編者按:
為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深入推進減負工作的方向和著力點,2013年5月,北京市教委基礎教育一處和北京市教育學會初中教育研究分會在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初中部聯合舉辦“初中減負工作校長論壇”,全市初中校校長代表200余人參加了研討交流活動。
論壇旨在從學校管理和教育教學活動各方面和各環節總結經驗,探索減負工作新做法、新思路。論壇主旨發言均選自各區縣推薦的初中減負工作典型學校代表。本期所刊登的九位校長的文章分別從關注差異、構建不選擇學生的教育、精細教學管理、學科減負、“學困生”幫扶、加強教研、提高教師專業能力和中小銜接等不同方面,交流了學校減負工作的真招和實效。
北京市教委副主任羅潔高度肯定了全市初中校減負工作的探索和實踐,并對進一步推進初中減負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努力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過重課業負擔,北京市教委本著“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工作原則,將減負工作作為系統工程來抓,在工作規范上,制定出臺了《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的通知》,明確提出了減負工作八項具體要求;在工作思路上,堅持“三個結合”,即減負與增效相結合、調查研究與實踐改進相結合、規范管理與積極引導相結合;在實施策略上,堅持育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著眼于學生快樂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不斷加大減負工作力度,引導區縣和學校結合實際創新實踐,使減負工作不斷深化。
今年4月,北京市教委在朝陽實驗小學召開了“向幸福出發”減負工作主題現場交流會。現在,我們又在這里召開初中減負工作校長專題論壇。9位校長的主題發言,使我很受啟發,同時也高興地看到市教委頒布減負“八項規定”后,各個區縣和學校針對實際情況,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推進工作。可以肯定地說,我市中小學減負工作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
減負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工作,無論是社會觀念還是教育觀念都需要進一步更新,教師隊伍建設也需要進一步加強。今后,減負工作推進要重在行動,“行于教育過程優化,成于教育品質的提升”。
怎樣優化教育過程?一是要始于教育原點。教育的原點關注的不僅是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全的人格、個性的張揚及學生的主體和差異化教育,而且也要關注學校的教育實際,即學校的教育環境、教師隊伍和學校管理水平等。二是要基于標準。要認真執行國家的教育教學標準和實施的課程標準。因為這是國家指令,是經過嚴格科學論證的。三是要體現教育的價值追求。教師應為學生發展而教,學生應為發展而學。在此基礎上,我們更要把學生喜歡上學、喜歡老師、喜歡學校,教師喜歡學生、喜歡課堂作為更高的教育追求。四是要創設和諧教育。學校和教師的教育行為要把關注學生的全面、健康、可持續發展和個性化和差異化教育作為教育追求。
怎樣理解“成于教育品質的提升”?就是說減負工作要落在實處,著眼于教育品質的提升,著重在制度創新、隊伍建設、經驗借鑒、成果轉化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積極實踐并不斷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