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學完善的職業指導不僅能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還能引導他們形成完善的擇業觀和職業觀,更有利于社會和諧和國家穩定。本文結合現狀提出了具體的對策和措施。
關鍵詞:職業指導;大學生就業;對策
當前,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工作更關乎社會和諧和國家穩定,充分肯定和重視職業指導,對于促進大學生就業、實現大學生職業發展和推進高等教育邁上新臺階等都具有重要意義。
一、提升對職業指導的認識,打造科學合理的職業指導服務系統
職業指導是貫穿于整個學校教育自始至終的連續的教育過程,不應視其為一個階段性的任務。反觀我國職業指導現狀,因長期受計劃分配工作機制的影響,認為畢業生就業是最后一個學期的事。直至現在,仍然將職業指導工作排在整個教學計劃中最后一學年,稱其為“畢業生就業指導”,和就業相關的事宜都是和應屆畢業生相關的,而和其他年級的學生毫不相關。其實,學生職業意識的啟發,對職業世界的認識,職業觀的形成及職業生涯的設計都離不開學校教育中有計劃的、連續的、系統的職業指導。同時努力打造科學合理的職業指導服務系統,主要是指打造相互協調、相互配合的五個系統:一是學校的指導服務系統,二是行政服務系統,三是志愿服務系統,四是市場服務系統,五是用人單位的自我服務系統。順利地開展職業指導工作并取得預期的成效,還必須依靠一個規范、成熟的市場運行機制來保障其正常、健康的運作,這就需要我們加強相關政策、法規的研究,建設法治化的市場,以此來維護就業市場的公平、誠信和競爭的原則,從而實現人力資源的合理流動。 我們必須提高認識,更新觀念,構建全方位、多元化,結構合理、功能齊全的畢業生就業指導、支援和服務體系。
二、開發適合國情的職業指導教材,完善職業指導工作體系
職業指導體系應當包括就業創業指導課程、職業生涯規劃輔導、職業咨詢和求職應聘技巧等。可從以下幾方面較為全面和系統的對學生開展職業指導:
(1)指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職業觀;
(2)指導學生全面認識自己;
(3)指導學生全面認識社會;
(4 )指導學生全面認識職業;
(5)就業政策指導;
(6)就業信息指導;
(7)就業技能指導;
(8)職業道德指導;
(9)溝通與團隊合作指導;
(10)創業指導;
(11)職業生涯指導;
(12)心理調適指導。
三、培養專業化的師資隊伍
為了更好地開展職業指導工作,各高等學校應該設置專門的職能部門,組建一支專門從事大學生職業指導的高素質指導師隊伍,這也是職業指導工作專業化的必然要求和基礎保障。學校應實行校內定期培訓與校外學習鑒定相結合的方式來進行職業指導師資培訓,不斷提高職業指導師的業務能力。面對職業市場的不斷變化,還應聘請企業人事部經理、社會知名人士、資深學者等作為兼職教師,充實職業指導師隊伍,更好地對大學生進行職業指導。同時,加強與企業的合作,聘請企業(教育單位)導師,從大一開始,由校外導師、大學導師與學科教師在職業指導中共同合作和發揮。他們可以幫助學生掌握課程和全面的了解,他們就特定的職業要求提供真正的情境生涯指導的有效途徑。他們將職業生涯規劃融入日常教學活動課,為學生提供了許多的提問機會,并分享他們在一個社會群體的關切和經驗。
四、創新職業指導方法,提高職業指導工作的實效性
隨著人類知識的更新和社會環境的日益變化,職業指導的服務對象也在不斷發生著變化,大學生的成才意識、擇業觀念趨向多樣化,新問題、新情況層出不窮,這就需要職業指導從業人員不斷加強實踐探索和理論研究,積累先進的職業指導技術和方法,在職業指導工作上力求實踐性、科學性和系統性的統一,突出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切實增強針對性,注重實效。在不斷改革和完善已有的職業指導模式上,探索多樣化的職業指導方法, 在開展職業指導的過程中,可運用以下一些方法或措施,以達到職業指導的顯著效果:模塊規劃法、課堂教學法、系列講座法、討論辯論法、情景模擬法、案例分析法、教育實踐法、個案咨詢法、素質測評法和網絡服務法等等 ,這樣很能激發學生學習和成才的主動性和參與性。同時,在團體指導的基礎上,重視加強個性化職業指導。每個大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具有獨立的成長背景、經歷、認知、情感和風格。在開展職業指導工作時應堅持普遍性與特殊性相結合的原則,重視加強個性化職業指導,切忌采取一刀切的指導方式,以提高職業指導工作的效果和質量。
五、有效利用新媒體工具創新大學生職業指導
新媒體的形式多樣,主要有專題網站、BBS、博客、微博、微信、手機媒體、聊天工具、QQ、飛信、數字雜志、數字報紙等。相對于報刊、廣播、電視、信件等傳統意義上的媒體形式,新媒體在傳播速度、范圍上有其不可比擬的優勢。在新媒體環境下,有效利用新媒體工具創新大學生職業指導是亟待研究和解決的課題。
高等學校要完善就業指導服務信息系統,加強建設就業網站,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可靠、快捷的信息服務。就業網站應與人才市場、校企合作單位及其他高等學校建立鏈接,豐富網站資源,及時發布招聘信息。讓用人單位通過就業網了解學校專業設置及生源情況等;讓學生利用就業網了解就業政策、進行職業生涯輔導;更為關鍵的是要讓學生通過網絡測評等正確分析自己的優劣勢,從而科學合理地確定自己的就業目標和選擇就業崗位。 同時加大新媒體工作隊伍的建設,大學生職業指導新媒體工作者需要分工配合,職業指導教師、心理咨詢師、網絡工作者參與其中,優勢互補,形成大學生職業指導新媒體工作隊伍合力。
大學生就業工作事關每個家庭的切身利益,值得引起我們充分的注意。當前大學生就業工作還有許多難點需要我們去一一突破,為了進一步提高大學生的職業素質,提高他們的職業競爭力,在高校中開展高質量的職業指導工作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瞿振元.大學生就業指導[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2]張小建.就業技能的基礎指導[M],中國勞動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袁德棟(1981.03-),男,漢族,河南潢川人,研究生學歷,廣西師范學院師園學院專任教師,主要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和就業指導方面的工作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