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正偉 唐英毅 唐瑜
摘 要:班級管理是高校學生管理中的基礎管理,本文從班級管理實踐情況出發,總結大學一年級和二年級班干選拔任用的方法途徑和經驗。
關鍵詞:差額式選舉;篩選性競選;班干選拔任用制度
班級做為學校組織的基本單位,是學生進行自我教育的、自我管理的基層群體,是大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高校班級管理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大學生得到學習質量和生活品質。
一、大學二年級面臨的新情況
高校大學生在大一和大二階段的發展不同,大一在各方面各方向均有所涉獵,各方面均有所參與,而大二學生主要是做出選擇,明確目標和自我的發展方向的關鍵時期。主要面臨三大方面不同的選擇,一是學習、科研方面的選擇;二是能力方面的選擇與發展,三是職業方向的定位。(一)學習、科研方面的選擇。大一的學習主要是基礎課程的學習,大二將開始學習專業課,因此大二的學生將面臨在專業方面的學習,甚至是發展科研方向的選擇。大二學生是否將課余時間和精力較多的花費在專業學習,科學研究方面,在專業方面深度學習與發展。(二)能力方面的選擇與發展。主要包括交際能力、特長發展,組織管理能力的鍛煉等。從高校學生組織的人員配備來講,部長和副部長等骨干主要以大二和大三為主,大二是高校學生組織主要干部的關鍵期。大二積極鍛煉自我的特長,在保證學習的前提下,提高自我的特長個性發展,交際能力的增強,組織管理能力的提高,大二學生進入完善自我,向全面發展的方向發展。(三)職業方向的定位。主要包括所學專業匹配的崗位、人民教師、公務員等職業方向。大二則開始對職業加深了解,對未來職業的定位逐漸明了,大二學生將從自身條件和職業愿望角度進行職業對號入座,確定職業努力方向。
二、大二班委的選拔任用及其制度的優化
大學班干部與中小學班干部的最大不同是工作空間的擴展和更大的工作自由度,需要有更強的工作主動性、創造性和更多的服務意識。面對大二與大一不同的新情況,大一班委選拔任用采取“差額”選舉方式,而大二在班干部選聘時應重點從公平性、民主性、擇優性等方面入手。在班干部的競聘過程中讓學生學會選擇,學會放棄和懂得行使應有的權利。
大二的班干換屆選舉的整個過程由班長主持,班長經過大一的鍛煉完全可以勝任此次會議的主持,使同學們意識到班級的管理與建設是自己的分內事,提高全班同學對班級發展與建設的重視程度,從而輔導員可以放手讓班長、團支書等班委做班級重要會議的主持者甚至是回憶方向的把持著。(一)“三次選擇”的班干部選拔任用的基本流程。競選采用提前報名形式,由組織委員在班級內提前做好動員工作,收集班級同學競選職位的信息情況并通過公平抽簽的方式排出競選順序,做到人人機會平等,為班級同學提供第一次選擇機會,給競選者充分的準備時間,同時做到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實行演講競選的方式進行職位競選,按抽簽順序競選完畢后,留出三分鐘作為自由競選環節,為臨時想競聘班干部的同學創造機會,再次做到人人機會平等,為同學們創造第二次選擇的機會。在所有同學競選完畢后,根據各個職位競選的實際情況,增加一個“微調”環節,對競選者本人之前的競選職位不滿意者或者因為某一班委職位競選壓力過大等原因而進行職位微調,為競選同學創造第三次選擇的機會。最后采用不記名的方式投票、公開唱票選出新一屆班委。(二)增設參謀長職位。現代思想政治教育認為,在面對的是民主意識增強、主體性空前覺醒的對象,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堅持以人為本,弘揚民主性、主體性;不認識民主性特點,不建構主體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便難以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弘揚民主性、主體性的原則在班委中設立參謀長職務。參謀長的主要職能是為班級建設出謀劃策,監督班干班級工作,進一步完善班級建設制度,定期向輔導員匯報班干的工作情況及其對班干部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參謀長職位的設立有利于班級開展各項管理工作,促進班級的良好建設;有利于促進班干部在工作中切實踐行公平、公正和有序;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發現問題的能力,參謀長可培養學生銳利的探索能力。參謀長在班級出現問題時及時向輔導員報告問題所在,輔導員可及時就問題給出解決方案,有利于輔導員科學的管理班級工作。
三、“差額式”選舉與“篩選性”競選的對比分析
大一建立班級同學的集體歸屬感對取消班主任實行專職輔導員制的高校的輔導員的班級管理工作尤為重要,直接決定了未來班級管理效果的好壞。大一班委選拔任用采取“差額”選舉方式,即采取不設職位按照票數的高低情況確定班委入圍名單,根據班級實際情況和入圍者的實際條件進行民主探討的方式確定最終班委的職位人選,此種班委的選拔方式整體競爭壓力較大,職位的競爭力相對較小。“差額”選舉方式由總票數的多少選出班委,排除了職位固定的干擾,體現班級同學對競聘者的信服度,大一剛進入大學,同學之間對彼此缺乏了解,此時個人的吸引力和號召能力格外重要,班干部的吸引力和號召力的強弱直接影響到班級工作的開展。因此大一的班干部的素質要求首先要在班級同學中有吸引力和號召力,能夠帶動班級同學,有利于班級工作的開展進行。充分挖掘具有較高積極性的活躍學生,在班級建立之初營造一種活潑積極向上的班級氛圍,加快班級同學之間的融合度,提高班集體歸屬感嗎,為今后輔導員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做好鋪墊。
大二時期班級集體已經成型,大二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和民主支持力則相對重要,因此大二的班委選拔任用采取固定職位的競選方式,即篩選性競選。該方式的結果是部分班干部職位競爭激烈,在眾多競爭者中采取優中選優的選拔方式,有利于選出最適合該職位的班干部,有利于競選成功后班干部激情的投入工作。面對競爭壓力,養成積極的參與競爭的意識;面對競選的成敗,養成樂觀面對成敗的人生態度,面對差距,養成發現自我不足,主動完善自我的意識。差額”選舉方式的劣勢是有些職位與競選者意愿不完全符合,可能影響日后班級工作的激情投入和工作能力的完全體現。固定職位的競選方式,因為某些班干部職位的競選人數不夠或幾位特別優秀的同學同時競爭同一個崗位,造成競爭力度不夠大或競爭過大,容易產生優秀人才的流失。因此在班干部選拔優化的過程中應積極將競選者的個人意愿和留住優秀人才等因素進行綜合考慮,提高班干部選拔的有效性和科學性。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鄭永廷、吳潛濤、駱郁廷等著,現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民出版社,2006年.
[2]馮剛主編,大學夢起飛的地方,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
[3]傅真放、鄧軍、吳佩杰等編著,高等學校學生管理,廣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作者簡介:許正偉,男,黑龍江虎林人,碩士,百色學院物理與電信工程系輔導員,研究方向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管理。
唐英毅,女,廣西容縣人,碩士,百色學院經濟管理系輔導員,研究方向民族地區思想政治教育。
唐瑜,女,全州人,百色學院物理與電信工程系2012級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