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
【摘 要】高中數學課程改革不僅帶來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方法,而且也為教師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指明了方向。新課程標準中倡導學生創新意識、數學精神的培養,強調了數學應用價值和文化育人功能,通過數學教學著力于改進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的能力,有利于促進高中生全面協調發展。基于此點,本文對高中數學新課改的探索與實踐進行反思和淺談。
【關鍵詞】高中;數學;新課改
新課改下,高中數學教學全面落實素質教育理念,重視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有利于培養學生綜合數學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
一、根據生源特點,做好初高中數學教學銜接工作
我校學生數學基礎差、底子薄,因此我們首先通過入學教育提高學生對初高中銜接重要性的認識,增強緊迫感,消除松懈情緒。這一環節主要做好三項工作:一是給學生講清高一數學在整個中學數學中所占的位置和作用;二是結合實例,采取與初中對比的方法,給學生講清高中數學內容體系特點和課堂教學特點;三是結合實例給學生講明初高中數學在學法上存在的本質區別,并向學生介紹一些優秀學法,指出注意事項。
二、轉變傳統教學觀念
高中數學新課標中明確指出,高中數學課程追求的基本理念是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改進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重視對概念、技能、結論的記憶和接受,還必須積極開展動手實踐、獨立思考、合作交流、自主探索和閱讀自學等活動。針對這一教學目標,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起他們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與此同時,讓學生得到情感體驗和教育。教學觀念的轉變要求教師必須正確認識自己在課堂教學中所處于的地位以及應當發揮的作用,將自身視為引導者、組織者,重視對學生探索精神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索,找尋數學規律,歸納總結出數學結論。
三、重視學生數學能力的培養
(一)關注學生學習態度、方法和價值觀的培養
新課標改變了注重理論知識傳輸的教學習慣,將重點轉變為對學生經驗、學科知識和社會發展三個方面的內容整合。高中數學新課改下,要著力培養學生數學知識和技能,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幫助學生掌握數學方法,提高數學解題能力。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親身體會。通過制定過程性學習目標,來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參與實踐、合作探究的積極性。同時,還要培養學生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讓學生通過自主獲取信息來增強自學能力。
(二)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高中數學教師要在充分領會新課改教學大綱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要求的基礎上,大力開展素質教育,提高學生利用所學知識構建學習模式的能力,并增強學生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培養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
新課改要求高中數學教學應當從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將抽象的數學模型聯系到實際生活問題中來。通過數學教學,加深學生對數學問題的理解,促進學生情感態度、思維能力和價值觀念的整體提升。教師應當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和身心發展規律,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將教學融于學生的生活中,使學生感受到數學問題無處不在,從而激發學生發展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新課改后,高中數學教材中增加了許多研究性題型,有利于轉變傳統一問一答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應當充分利用研究性題型,開展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讓學生獨立思維問題,集思廣益、積極討論,進而形成思維上的互補,共同探究問題的答案。
四、優化教師知識結構
高中數學教師是 實施數學課程改革的核心力量和實驗者 ,他們在長期的數學教育實踐中已形成了自己的課程觀、教學 觀、價觀。這些觀念有些與新課改是吻合的 ,有些 是不合理甚至錯誤的。高中數學新課改與教育形勢和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縱觀數學新教材,重點加強了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在體例論證、觀點闡述、內容銜接上較之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了極大地改進。教師應當深入研究教材,開展開放性教學,轉變學生被動學習的地位,讓學生重新認知自身的知識結構,將終身學習轉變為自學行為。同時,教師也要加強自身知識的積累,精研教材,探尋新舊知識的橫向和縱向聯系,及時掌握數學教學的新理念,把握住學科發展的前沿動態,并在教學過程中實現與多學科的溝通和融合。
五、不斷豐富教學手段
新課改的實施,為高中數學教學指明了方向,符合新時代人才的培養需求。所以,教師的教學手段也應當隨著新課改的開展而不斷加以豐富,廣泛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把信息技術引進課堂教學,不僅有利于加強教學的時代性,競爭性和開拓性,也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形成新思想、新觀念、新方法,對他們今后成長為高素質的人才起著積極的作用。眾所周知,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學非常復雜和抽象,學生難以真正地理解和記憶,針對這一教學現狀,教師可以制作輔助教學軟件,利用先進的計算機技術或投影儀器進行輔助教學。
六、結束語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教學要立足課本,面向全體學生,重點問題重點講,常考問題反復練,合理選用單元復習分層教學,因材施教提高學生學習效率和自信心。從培養創造性人才的實際出發,由平時分層指導尖子學生完成,教學中數學思想的感悟,突出創新思維訓練,提高尖子學生創新意識和能力。同時,兼顧學法指導,重點是消化解決曾經錯的題目,爭取不犯重復性錯誤。面臨新課改的挑戰,高中數學教師應當給予充分的關注與重視,在認真研究新課程標準要求的基礎上,對新教材進行精研探索,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不僅要豐富自身的知識結構,提高教學能力,更要著重于學生綜合數學能力的培養,全面將素質教育落實到實處。
參考文獻:
[1]李雷.新課改中的高中數學教學反思[J].沙棘(教育縱橫).2010(12)
[2]柴靜.淺論對高中數學新課改的認識[J].中學生數理化:學研版.2012(1)
[3]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研制組編寫.《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實驗)》解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4
[4]王尚志,理解與實踐高中數學新課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