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榮東
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實現地理課堂的有效教學是地理教師的追求。而“學習生活中的地理”、“學習對學生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是本次地理課程改革的理念,如何貫徹落實這一理念,有效提高課堂效率呢?
一、聯系生活實際,創設生活化情景
《地理課程標準》指出: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聯系實際安排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從現實生活的經歷與體驗出發,激發學生對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地理學習能力,鼓勵積極探究,使學生了解地理知識的功能與價值,形成主動學習態度。所以教師要善于挖掘教學內容,讓地理知識貼近生活,讓學生感悟到地理問題的存在,引起一種學習需求,這樣學生學習的興趣主動性就會馬上高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討論就會自然與和諧。學生對地理知識的感知與理解就更加深刻。
二、利用虛擬情境,創設生活化情景
虛擬假設,即在思考問題時能假設一個情境,可以用人、地、事、物、時來創設,要立足教材,面向生活。把教材內容與生活有機結合,把那些不知與已知、淺知與深知之類的需要帶到一定情境中去,讓學生通過思考、揮究,實現知識的遷移,如中國杭州天堂傘業有限公司有批傘準備外銷,有南亞、非洲北部、歐洲西部幾個地區共選擇……中國溫州某羽絨服制造廠有大批羽絨服希望外銷,有印度尼西亞和瑞典兩地供選擇……,假如你是這企業的銷售部經理,你會怎樣選擇銷售地點?請說出你的理由。
上述生活情景是虛擬的,但問題是完全可能是現實的。通過了解銷售目的地的氣候類型,并分析這些氣候類型具有的特征,同學們就找到了答案。學生對銷售部經理這個職位很感興趣,增強了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三、巧妙聯系古語,創設生活化情景
有些故事、詩歌、歌訣、諺語、對聯等對學生來說是富有吸引力的,他們往往與地理知識緊密地聯系在一起,要求教師利用他們與地理知識與生活常識三者之間的聯系找到結合點,不僅會讓學生覺得興趣盎然,而且還可以讓學生在擴大視野的同時,拓展了學生的思維,活躍了教學的氛圍,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使地理課堂產生無窮的魅力。
例如小華在暑假游記中寫道:那天我終于看到“美麗的草原,風吹草低遍地花”的美景,這讓我想起了我家鄉的一番景象:“一年四季綠樹常青,禾田稻花正飄香”。該游記中描繪的兩個地區分別是( )
A.西北地區、南方地區 B.南方地區、青藏地區
C.北方地區、南方地區 D.西北地區、青藏地區
讓學生在如詩如畫的意境中既學了知識,又體驗了祖國的大好河山、多樣的人文美景,獲得熱愛祖國的情感熏陶,同時又了解區域的自然特征。
四、結合熱點事件,創設生活化情景
當今世界新變、新事物、新事件、新問題層出不窮,新教材中盡管增加了大量的現代信息,但仍不能滿足當代學生發展的需要。為此,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征、心理特點認知規律及新地理教材注重人文地理的特點,及時將熱點事件引入課堂,并且要將學生對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這些熱點焦點事件進行深入思考、認真分析,從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從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
材料:據市氣象臺消息,今年第7號超強臺風“蘇力”11時中心位于北緯22.2度,東經130.3度,就是在臺灣省花蓮縣東偏南方約91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氣壓935百帕,近中心最大風力16級(52米/秒),未來超強臺風中心以每小時約20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緩慢移動,逐漸向臺灣省北部沿海靠近。受超強臺風外圍影響,12日全市多云,傍晚起轉陣雨或雷陣雨,降水強度逐漸增強;我市沿海12日白天東北風5到6級,陣風7到8級,并有繼續增強的趨勢。請有關方面注意防范!
教師可以設置下列情景:①臺風發生時間、典型地區?②臺風與颶風的關系?③目前,對臺風災害最重要的監測手段是什么?④臺風造成的影響?⑤為什么我國強臺風大多出現在浙江、廣東、福建沿海,而超強臺風浙江機率最大?(或從地理位置、大氣環流的角度加以分析)……
聯系時事熱點、焦點的問題往往比較復雜,思維空間較大,而臺風就發生我們的學生身邊的一種自然災害,學生對它較熟悉,我們創設學生身邊情景,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同時也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活躍。有些熱點、焦點問題常常不能在有限的課堂上完成和生成,學生可在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過程中繼續加以關注和探究,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終身學習。
五、利用地理實驗,創設生活化情景
實驗法是國內外比較流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它是由老師提出命題或創設條件,學生圍繞教師的命題進行假設、實驗證明;或利用教師創設的條件,進行開放性實驗,從中發現新現象,找到新規律的教學方法。實驗探究法主要是指老師在課堂上展示相關的實驗,或讓學生經過動手實驗學習知識、培養探究能力,使學生獲得直觀經驗,促進其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地理課程知識涉及世間各種自然、人文景象,學生經驗有限,加上想象和聯想都有待發展,用簡易操作的小實驗,讓學生獲得直觀體驗,既能增加課堂趣味性,又可以獲得科學研究的經驗,培養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上述地理實驗源于生活,貼近生活,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簡單、原理清晰、效果明顯的特點。學生通過自己動手、動眼、動腦構建的知識,記得牢、理解得透,學生的學習也就變得愉快而輕松,課堂的效率無形之中就會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