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燕春
摘 要: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的良性發展,可以提高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推動革命老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并為學生提供自我發展與逐漸社會化的平臺。筆者通過對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和非理論社團在發展中呈現的異同進行比較,探討理論社團的良性發展。
關鍵詞:理論社團;非理論社團;發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3)21-0321-02
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的可持續發展,可以提高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為傳承革命精神培養一支充滿活力的青年隊伍,推動革命老區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并為學生提供自我發展與逐漸社會化的平臺。筆者通過對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和非理論社團在發展中呈現的異同進行比較,探討理論社團的良性發展。
一、概念界定
學生社團是大學校園里一種特殊形式的大學生組織,即學生自愿組成,為實現會員的共同愿望,按照其章程開展活動的非盈利性群眾組織[1]。學生社團對豐富校園文化、促進大學生身心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是大學生健康成長不可缺少的渠道。
學生社團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各具特色,根據不同的標準可以將社團作不同的分類,教育部、共青團中央《關于加強和改進大學生社團工作的意見》(中青聯發2005〔5〕號)中,把學生社團分為“理論學習型社團、學術科技型社團、興趣愛好型社團和社會公益型社團”[2]。
高校大學生理論學習型社團(簡稱理論社團)是在高校黨團組織指導下由學生自發組織起來的學生學習、研究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相關理論為主,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生社團[3]。理論社團以學習、研究、宣傳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理論為宗旨,力圖通過學習、研究、宣傳和實踐黨的理論學說,提升社團成員的理論水平,堅定其馬克思主義信仰,并在學校營造良好的理論學習氛圍。
二、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與非理論社團在發展中呈現的異同
(一)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與非理論社團在發展中存在的共性
1.社團數量逐漸增加。隨著社會各工廠、企業越來越青睞有經驗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意識到,參加學生社團可以積累一定的社會經驗,對于將來盡快適應社會非常重要。此外,學生參與到社團活動中,一方面可以相互交流學習,鍛煉處世能力和休閑娛樂,另一方面可以展示才華,提高自己的聲譽和地位等。出于這些原因和目的,很多學生樂于參加各種類型的學生社團。因此,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和非理論社團的數量都有所增加。
2.社團活動與實踐緊密相連。注重實踐是學生社團生存和發展的根本保障。音樂協會開辦音樂會,書法協會舉辦書法展,體育協會開展體育競技,青年志愿者協會開展志愿服務,馬克思主義理論協會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實踐項目……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滲透著各個學生社團的宗旨和信念。從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可以看出,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與非理論社團的生存和發展都與實踐緊密相連。
3.功能作用相同。從學校層面來說,學生社團是大學校園文化的重要組織者和參與者,不論是理論社團還是非理論社團,它們都為校園文化的繁榮做出過貢獻。從學生層面來說,多層次、多內容的社團活動的開展,為學生提供了一個更為廣闊的人生舞臺,既陶冶了生活情趣,又提高了自身交往能力;既培養了競爭和合作的精神,又培養了他們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既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又提高了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總的來說,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和非理論社團對服務同學生活和豐富校園文化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4.活動經費不足。不論是理論社團還是非理論社團,社團的招新、宣傳和活動的開展,都需要經費。學生社團的經費主要來源于三方面:會員費、學校撥款和商業贊助。據調查,百色高職院校學生社團的活動經費普遍不足:第一,出于對學生承受能力的考慮,社團一般對社團成員收取的會員費很低甚至沒有,所以社團的會員費收入有限甚至為零;第二,百色的高職院校都是剛成立幾年的院校,學校自身建設資金不足,對學生社團的資金支持可以說是杯水車薪;第三,百色的企事業單位不是很多,加上學生的經驗和精力有限,學生社團拉贊助帶有很多的不確定性。總體來講,百色高職院校的理論社團和非理論社團都存在活動經費緊缺的情況。活動經費緊缺,使得社團活動的強度和質量都得不到保證,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社團的健康發展。
(二)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與非理論社團在發展中存在的差異性
1.發展速度不同。雖然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和目的,越來越多的學生樂于參加各種類型的學生社團,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和非理論社團的數量都有所增加,但是由于理論社團發展起步比較晚,很多學生并不十分了解理論社團,其發展速度最慢。從社團的個數來看,理論社團的個數遠遠低于其他三種類型的社團個數;從社團的人數來看,理論社團的社團成員人數也少過其他三種類型的社團人數。總之,百色高職院校的學生社團呈現出以興趣愛好型社團為主體,理論學習型社團發展最慢的局面。
2.內容指向性不同。近年來,百色高職院校的理論社團與非理論社團在校園內外開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樣的活動,社團活動內容日趨豐富、形式日趨靈活,其影響力也在逐步增強。相較理論社團與非理論社團各自開展的活動,不難發現它們的活動內容的終極指向存在差異。許多非理論社團要求十分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例如英語協會、音樂協會、科技協會等等,它們開展的各項活動都指向具體的各個專業。而理論社團不論開展什么活動,都必須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以宣傳和實踐這些理論為目的,它們的社團活動都具有鮮明的政治色彩。
3.規范程度不同。非理論社團的成立往往由一位同學或幾位同學的倡議建立,它完全來自同學們自發的熱情。理論社團雖然也是自發組織起來的學生社團,但它必須在學校相關組織部門進行注冊登記,活動必須在憲法和法律范圍內,并且要與學校保持一致。另外,非理論社團的內部管理、活動范圍和發展方向等一般由該社團的同學自主決定,團委等分管部門很少對其內部事務進行干預。相反,理論社團的組建、活動的開展均受到學校的約束和指導。較之非理論社團,理論社團更具有規范性。
三、分析利弊,尋求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良性發展之路
通過對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和非理論社團在發展中呈現出來的異同進行比較,進一步分析理論社團在可持續發展道路中面臨的不利因素和有利條件,尋求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良性發展之路。
(一)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發展中的不利因素
1.經濟因素:除了學校對理論社團的經濟撥款外,社團經費最主要的還是來自社會的商業贊助。一方面,由于廣西百色革命老區高職院校理論社團起步比較晚,還沒有積淀厚實的社團文化,其影響力極為有限;另一方面,理論社團由于高度重視思想性而開展活動的形式枯燥單調,也不大可能獲得企業的贊助。這樣貧乏的經濟狀況致使理論社團的長效發展受到制約。
2.文化心理因素:百色高職院的學生大多數是理科生,他們普遍重技能輕理論,對理論類的東西不大感興趣。所以這些學生更樂忠于參加文藝、體育、環保、志愿服務等傳統意義上的社團,因而關注理論社團的學生人數普遍偏少,有部分學生甚至沒有聽說過理論社團。學生的這種心理因素也限制著理論社團規模的擴大和發展。
3.管理體制因素:理論社團對百色高職院校的師生來說屬于新興的社團,所以社團的內部管理體制大多是模仿和套用其他非理論社團的規章制度,這些規則制度不能有效地管理社團成員以及指導社團活動。即社團管理體制尚未達到“量體裁衣”的境界。
(二)百色高職院理論社團發展中的有利條件
1.百色高職院理論社團和非理論社團都與實踐緊密相連,這為兩者的合作提供了契機。通過與非理論社團的合作,一方面,理論社團可以克服難以獲得社會贊助而造成資金困難的窘境;另一方面,可以透過其他社團成員的合作參與而擴大理論社團的紅色影響力度,讓更多的人接受紅色理念,并吸引更多的學生加入理論社團。此外,通過與其他非理論社團的合作共同營造高質量的社團活動可以提高社團聲譽,增加社團凝聚力。
2.百色高職院理論社團的紅色作用,更易獲得學校在物質和人員上的優先支持。胡錦濤指出:“馬克思主義政黨只有贏得青年,才能贏得未來”。“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對大學生進行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的任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4]從這個角度出發,百色各高職院校雖然建設資金緊缺,但必然會給予理論社團必要的物質和資金支持,另外,學校會優先安排理論社團的指導老師,一個好的指導老師又能給社團帶來巨大的生機和活力。
3.百色市地處廣西西部,是一片灑滿先烈鮮血的熱土,是一座英雄的城市。這里積淀著濃郁的紅色文化,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這為百色革命老區高職院理論社團開展紅色活動帶來了很多便利。
(三)百色高職院理論社團良性發展之路
百色高職院理論社團良性發展之路涉及社團在當前和今后要干什么和怎么干這兩個大方面的問題。干什么,就是要定好位;怎么干,就是要制定好具體的戰略措施。
1.理論社團的定位。定位就是要解決好百色革命老區高職院理論社團發展的中心、特色和目標。理論社團要以學習、研究、宣傳和實踐馬克思主義理論為中心,以打造蘊含百色革命老區紅色文化底蘊的社團品牌活動為特色,以打造成為精品社團為目標。
2.具體的戰略措施。一是健全和完善社團管理體制。成功的社團背后一定有規范性與創新性的社團管理制度在支撐。百色革命老區高職院理論社團首先要積極變通現有借鑒過來的管理機制,建立完善一系列符合自身特性的管理制度。二是打造社團精品文化。優秀的社團文化可以給社團成員提高精神食糧,也可以提高社團的凝聚力。社團的成功需要內外兼修,百色高職院校理論社團要良性發展需要不斷在發展中要積淀優秀的社團文化,拋棄一些媚俗的文化。三是實施品牌戰略。理論社團在開展社團的活動時要盡量實現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境地。四是多方合作,提升社團影響力度。理論社團要與校內外其他類型的學生社團、企業合作,在合作中取他人所長,補自己所短,不斷提升自己的影響力度。
參考文獻:
[1]學生社團,http://baike.baidu.com/view/141534.htm?pid=baike.box
[2]薛偉芳,劉金新.高校紅色社團與馬克思主義大眾化[J].安順學院學報,2011,(2).
[3]羅妍妍.新時期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模式創新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0.
[4]李靜靜,湯子瓊.高校推動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思考[J].經濟師,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