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科技的飛速發展,不斷為教育提供更多、更新的技術支持,尤其是對英語課堂教學提供了極大的方便。本文就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某一方面——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課程中的應用進行以下幾方面的論述。
關鍵詞:信息技術;英語課堂教學;應用
一、信息技術在我國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作用
社會生活的信息化和經濟的全球化,使英語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許多國家在基礎教育發展戰略中,都把英語教育作為公民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作為學習的工具,能以生動、直觀、形象、新穎等特點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突出體現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并且課堂教學容量大、節奏快、效率高。只有把信息技術與課程改革有機地結合起來,新課程才能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上推進。只有實現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信息技術才不再僅僅是一種技術手段,而是一種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才能優化英語課堂教學,激活學生的思維。
二、對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認識
教育信息化絕不能變成游離于現代教育學過程之外的一種投資行為和硬件。設施建設更不能僅僅把教科書和黑板搬到屏幕和網絡上,強化灌輸知識和標準化考試的現行教學模式,而必須能夠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對現行教育體系進行全方位改造,創造一個全新的教育時空,培養學生在信息的海洋里創造性學習的能力,從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質量和效益。 所謂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就是以英語學科為中心,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從根本上改變傳統教和學的觀念以及相應的學習目標、方法和評價手段。在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的實踐活動中,教師應以人為本的課程理念和教學思想為導向,通過教學設計,以符合學科特點和學生學習需求的方式高效益地應用信息技術,追求信息技術在促進教學、學習和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的實效性。
三、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的整合
在眾多學科的教學中,英語課程的教學有其自身的特點。其重要目標,就是要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全方位的語言交際能力。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從教學內容、教學策略、教學方法、教學步驟,甚至學生的作業都是教師事先安排好的,學生只能被動地參與這個過程,即處于被灌輸的狀態。而在多媒體這樣的交互式學習的環境中,學生則可以按照自己的學習基礎、學習興趣來選擇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還可以選擇適合自己水平的練習。如果教學軟件編得好,連教學模式也可以選擇。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可以從以下兩個方面研究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
1.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構建網絡環境下主體式創新教學模式,實現課堂教學效率的最優化。在英語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校園網、互聯網上的網絡教學資源,構建多媒體電子備課流程,創造交互式的網絡課堂環境,實現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質疑、探究問題,通過合作學習、交流討論、感悟、反饋等自主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使學生學會學習,形成扎實的基礎學力和良好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個性思維品質和創新能力,促進課堂教學多維關系生成,爭取師生花費最少必要時間,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學效果。
1)利用多媒體技術的交互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樂學。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強大動力,因此,要激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求知欲望,讓學生帶著一種高昂的主動情緒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利用多媒體這一集圖形、圖像、聲音、動畫、文字于一體的現代技術,從不同的感官刺激學生,能激發和保持學生的學習興趣,營造語言氛圍,活躍課堂氣氛。
2)利用多媒體網絡創造多方位的交際環境,更突出語言的交際功能。設置靜音,以畫面人物的說話動作來促使學生開口交流,通過點擊畫面達到培訓學生聽說能力的目標,學生不用另尋合作伙伴,學生每人可根據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選擇操練秩序,能夠毫無顧忌的根據自己的薄弱環節實現人機對話,對學生實施個別輔導,便全體學生都能在較短時間內進行大量的操練,提高教學效果。
3)利用多媒體網絡豐富閱讀素材,激活學生閱讀興趣,培養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同時,也要加強課外閱讀的訓練,拓寬學生視野。閱讀材料獲取的一種最佳途徑就是多媒體網絡輔助教學,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閱讀網上英文材料正在成為外語教學的一部分,它和我們的課堂教學相輔相存,緊密相連,這些大量的隨手取用的材料使得課堂閱讀更加生動有趣,效果明顯。
2.信息技術與學習方式——構建以“IT”作為認知工具的學習模式,使學生具有良好的信息適應能力和信息活用能力。 可以預見,基于因特網為基礎載體的各種信息將成為未來知識的主體,而信息存儲、信息交換、創造電子商務等各種活動均逐漸網絡化,而信息社會化的發展促使我們培養學生的信息適應 能力、信息活用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使學生初步具有信息判斷、選擇、整理、處理、創造、傳遞的能力。
運用網絡進行立體教學。網絡化的英語課堂教學,是指教師課前制作好教學軟件,讓學生在與計算機進行人機交互的過程中進行個性化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以網絡為工具,從以下的幾個方面培養學生的信息化自學方式:
1)網上討論:在網絡教室開展在線教學討論交流,課后學生利用校園網、互聯網進行多維互動討論。
2)網上自學式:學生充分利用課件資源、網站資源、多媒體電子教材等,自我學習,自我輔導課堂教學內容,解決疑難問題,并進行拓展探索。
3)網上沖浪式:學生在網絡教室進行網上漫游,查找所需的信息資源,擴大知識面,并進行超媒體英語閱讀,有效地與世界接軌。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多媒體網絡信息技術作為學習的工具,能以生動、直觀、形象、新穎等特點優化英語課堂教學,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語言實踐機會, 突出體現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容量大、節奏快、效率高。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和資源構建在網絡環境下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實現教育觀念的更新,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根本變革,這是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所追求的目標,也是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突出強調的問題,只有把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新課程才能在一個比較高的水準上推進。
參考文獻:
[1]趙雄, 吳新華. 英語教學中多媒體運用的前景[M] .上海: 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 2010 .
[2]黃若妤. 對大學英語多媒體教學改革的探索[J]. 外語界, 2010, (1).
[3]張純. 論信息技術與英語課程整合的社會建構主義理論基礎[J] . 教育信息化, 2013, (2).
作者簡介:肖瓊,湖北省襄陽,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助理講師,郵編:4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