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燃
教師的教和學共同構筑著課堂教學,二者缺一不可。傳統教學是以教師和書本為主的教學,這種教學日漸淡出人們的視線。隨著建構主義和情境認知理論的發展,教學情境作為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日益受到學者和教師的廣泛關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轉變為教學情境的創設者、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和引導者。教師通過創設真實生動的教學情境,作用于學生的學習心理,使其產生積極的內在體驗,激勵學生積極探索和大膽創新,使課堂教學活動充滿生機和活力。我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注意創設情境,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活了課堂教學,下面淺談一下我的幾點做法。
一、運用人性化和幽默化的語言創設情境
在教學情境創設中人性化的語言有助于促進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這種情感互動能優化教學情境,改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成效。課堂中,我常用一些“人性化”語言,加入一些讓學生感到平等、親切的稱謂和禮貌用語。如“please ”、“lets……”。這些小細節可使學生有一種親切感和相互尊重感。語言盡量避免學術化傾向,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愉悅的情境。如學生回答問題時鼓勵學生說“Dont be nervous”。當學生回答不上問題來時,不是批評他,而是和同學們說“Lets help her”。當學生問題答對時說“He is perfect. lets encourage him ”。同學們并鼓掌表示鼓勵。這種充滿“人性化”的的語言,貫穿于教學活動的始終,建立起一種平等、信任、理解的新型師生關系,營造出民主、和諧、寬松、自由的課堂教學氣氛,為教學創設了各諧的教學氛圍,學生學習熱情高漲,大膽想象、質疑。主動發現和提出問題,提高了教學的效果。
二、運用問題創設情境
用問題創設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好奇心,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和主動探索。問題情境的創設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一系列的問題組,按照一定的規律設計的有層次有重點的問題。同時情境一定是學生感興趣的,這樣,教師在逐步的引導中為學生開啟科學之門。比如,我在教虛擬條件句時正是教師節前。結合實際情況我巧妙的設計如下問題“when is Teachers day?”。學生答“September 10th”。然后我問了學生們都感興趣的問題“If we have a day off ,I will go to the zoo with my daughter. What will you do if we have a day off that day ?”學生們積極回答,“I will relax at home ”“I will go fishing”…..學生回答問題積極踴躍,且答案各不相同。因為教師節通常學生放假一天,所以這個問題是條件狀語從句。緊接著我問了學生“What would you do if we had three days off on Teachers Day ?”。學生們對此問題更是感興趣,答案更是多樣,有的甚至答“I would stay on the moon for three days ”。這樣的問題學生不僅感興趣,更是自然由條件狀語從句過渡到了虛擬條件句。學生在老師的引導下從實際生活中走入課堂教學中。通過大家對問題的探討,將學生置于有趣的問題情境中,激起學生參與討論、解決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對英語濃厚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學生的情緒完全被調到“我要學”的狀態。
三、運用形式多樣的多媒體教學創設情境
多媒體教學情境包括圖像、聲音、影像及互聯網技術和課件。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利用最少的時間創設適合本學科內容和學生特點的教學情境并達到預定的教學目標。多媒體技術是創設課堂教學情境的重要手段,在優化課堂教學效率、擴充和延伸教學內容、革新學習方式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優秀的多媒體外語輔助教學軟件可以在計算機上模擬外語環境,并附有生動的圖像、解釋,使學生在計算機上學習理論知識,還能參與趣味性的情景訓練。多媒體教學大大促進了課堂教學。
四、運用游戲創設情境
游戲活動具有啟真、啟善、啟美的功能。適當運用游戲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符合學生好奇、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心理特點。游戲教學為學生動手、動腦,讓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提供了平臺,能極大地發揮學生的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也就是說,游戲活動能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里,用心體驗英語,不僅獲得了必要的英語知識和應用英語知識的能力,也獲得了極大的快樂,樹立了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我在教學數字時,和學生做了一個認領鑰匙的游戲。讓學生給自己的鑰匙編上號,然后用腦迅速地記住,老師把寫好編號的鑰匙收集起來,讓一學生到老師這念這些編號 ,學生聽到自己鑰匙編號時過來認領他們自己的鑰匙。學生們在這個過程中精力非常集中,不僅練習了聽力,而且數字讀的非常流利,學英語的興趣也提高了。
創設教學情境,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習更為有效。但創設情境不能流于表面形式,僅僅是為了創設情境創設,更不能與生活想脫離。創設情境必須目的明確,緊緊圍繞教學目標,為教學服務,如果只是為了“情境”而“情境”,這樣的情境就失去了應有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