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明星
研究性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策略。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知識經濟的產物,是素質教育的必然要求。“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研究性學習要求賦予素質教育嶄新的、更深刻的涵義和更為鮮明的時代特征。可以說研究性學習的應運而生是開展教育改革以來最具有革命性的教育改革,它不僅有利于學生的學習,甚至有利于學生終生發展,以回應素質教育的時代呼喚。它對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能力具有重要意義。由于是一種新的學習方式,特別是初次實施,如何在音樂研究性學習中,構建一種積極的、生動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已成為新一輪課程改革探討的熱點。如何開展音樂研究性學習?如何有效地解決研究性學習中的問題,是很值得探究的。
一、改變學習方式,培養音樂研究性學習的興趣
音樂研究性學習是在課堂教學中進行的,它不同于研究型課程,較為開放,較為自由。高中音樂畢竟有其教學大綱、內容與要求。所以,在具體的音樂教學中,要以研究性學習的觀念去處理課堂教學,把探究的理念滲透到教學活動中去。然而,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采用的“注入式”,使教師和學生形成了一種“權威”和“服從”?的關系。久而久之,造成學生對音樂學科產生另類思想的大有人在,大大地打擊了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如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二、改變學習方式,在合作學習中進行音樂研究性學習
音樂研究性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種學習方式是探究型合作學習。它是一種共同的、開放的、包容的學習,是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在音樂研究性學習過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信息的獲取與交流將是信息時代公民的生命,與他人的友好合作是信息時代發展的重要基礎。在研究學習中應提倡同學間的討論與交流、互相提問,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研究和探究中進行有效的合作學習,能使學生們意識到個人目標與小組之間是相互依賴的關系,能使學生明白只有在小組其他成員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獲得成功,每個學生必須在小組活動中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小組成員之間是“沉浮與共”的關系。學生在自主的討論和制定研究性學習方案、自覺的探究和實施研究性學習方案、自主的、自覺的發揮學生之間的互助精神的氛圍中,自然而然的形成探索生命奧秘的小集體。在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充當“管理者”、“促進者”、“咨詢者”、“顧問”和“參與者”等多種角色,目的是促進整個教學過程的發展,使學生與新知之間的矛盾得到解決。教師不要把自己視為工作者,而是合作者。
三、激勵評價學生音樂研究性學習的成果?
評價是研究性學習活動的最后一環,它決定著學生研究的方向和價值。所以,如何評價意義非常重大。評價的好壞關系到學生今后的學習興趣。
第一,我認為研究性學習的評價應重視形式上的評價,而輕總結性的評價;應重視對研究過程中,學生研究學習行為的積極性的評價,輕視在研究結束后進行過多的說教和評價,以不斷鼓勵學生以積極的心態參與研究活動。
第二,學生在音樂研究過程中表現出來的行為也許是最直接的,學生的學習行為出現偏差時,老師應當有正確的指導,不要隨意否定,應指導學生如何去做、如何去解決問題才對;
第三,學生在音樂研究性學習的探究過程和取得結果或總結時,指導教師要即時的給予鼓勵、表揚和肯定。這樣,能使學生保持獨立持續探究的興趣;能使每個學生都可積累親自參與、探索研究的積極經驗;?能激活學生的創新精神;能提高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使學生學會分享和合作。
四、音樂研究性學習初探小結與思考
(一)音樂研究性學習中應該防止學生們不積極的參與合作學習
研究性學習中的合作學習通常不以個人成績作為評價的依據,而是以各個小組在達成目標過程中的整體成績作為評價與獎勵的標準。這種機制可以把個人之間的競爭轉化為小組之間的競爭,從而促使小組內部合作,使學生各自在小組中盡其所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在研究性學習中,常常會出現學生們不積極參與合作學習的現象。因此,教師必須做好合作學習的前提工作,精心籌備小組應具備的合作條件。
(二)音樂研究性學習中應該防止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研究性學習是學生自己在教師指導下自主地發現問題、探究問題、獲得結論的過程。既不要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也不要片面強調學生的主體作用,而排斥教師的主導作用。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要重視學習過程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循循善誘。師生雙方始終保持平等民主的關系,師生雙方的活動都統一在共同體驗探索音樂的過程中,教師不再是科學知識的唯一傳授者,學生也可以在實踐的過程中體驗到多種學習方法,學到書本上沒有的東西,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將原有“權威——服從”的關系逐漸變成“指導——參與”的關系。這樣,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就可以形成有機的統一。
(三)音樂研究性學習中應該防止科學化與學科化的傾向
《課標》中闡述音樂與相關文化,是音樂課人文學科屬性的集中體現,是直接增進學生文化素養的學習領域。她有助于擴大學生音樂文化的視野,促進學生對音樂的體驗與感覺。它雖然在某些方面有自己相對獨立的教學內容,而在更多的情況下,蘊藏在音樂鑒賞、表現和創造活動之中。在學生共同研究課題的過程中,不僅能使學生的在欣賞音樂、掌握音樂和了解音樂的態度、習慣、審美創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提高,還能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獲取更多音樂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