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良曉
一、現代人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和特征
現代人應具備什么樣的素質和特征呢?英克爾斯在《走向現代化》一書中列舉了十二個方面。我國社會學者也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許多見解。現綜合歸納如下:
1.現代人應具有強烈的競爭意識,公正精神和開拓能力;
2.準備和樂于接受他未經歷過的新的生活經驗、新的思想觀念、新的行為方式;
3.思路廣闊、頭腦開放、尊重并愿意考慮各方面的不同意見,而不盲從于權威;
4.具有強烈的個人效能感,對人和社會都能充滿信心,辦事講究效率,守時、惜時;
5計劃自己的現在和未來,熱心探索未知的領域,尊重知識。
二、體育在培養“現代人素質”方面的作用
體育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特別是由于體育的固有特點和功能,在現代教育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多功能的作用。對此,已有許多文章作了精辟的論述。本文只談談體育對培養“現代人素質”方面的作用。
1.體育運動成績的客觀評定和高競爭培養了現代人所需要的公正精神,進取精神和開拓能力,以及尊重并愿意考慮各方面的不同意見、看法,而不盲從于權威的觀念
眾所周知,體育運動尤其是競技體育在運動成績的評定中一般都采用一些天然尺度(如時間、距離)來進行評定,并且在統一規則下進行。運動員的訓練水平和勞動績效在客觀的評定尺度和人人平等的規則面前皆能得到公正準確的鑒別。因而人們在這種令人愉快、充滿公正精神的情況下從事運動,通過耳濡目染和親身體驗而產生的公正精神和情感內化,潛移默化地使人們在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的自我評價以及對他人的評價中尊重客觀事實和奉行公正原則。另外,體育運動是在公正精神下體現高競爭,人們站在平等的起跑線上參加角逐,自然會表現為尊重并愿意考慮各方面的不同意見、看法,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能力而不是按照權威的意念按圖索驥。
2.體育運動表現的尤為明顯的能力至上培養了現代人所需要的強烈的個人效能感,對人和社會的能力充滿信心,以及愿意根據技術水平高低來領取不同報酬的心理基礎
很明顯,體育運動既不承認裙帶關系,“好人”哲學,也不承認所謂的“群眾關系”或“思想態度好”,體育運動唯一承認的是實實在在的能用客觀標準鑒別的能力大小。所以,從事體育運動的人,無論是以運動成績為目的的專業運動員,還是以健身、消遣、娛樂為目的的大眾體育的熱心者,都必須要從運動時間的支出和運動績效取得比例關系上去追求最大的體育效用。而這種追求的自然結果必將是強烈的個人效能感的形成;同時,參加體育運動鍛煉的人一般都能體驗到,他所用的努力和他從體育運動中得到的報償是成正比的,這不但能增強他對自己能力的信心,也會促成他對別人和社會能力充滿信心。因為一個人往往是在發展自己擁有能力的同時,更大限度地發現了他人的能力和社會的能力,肯定他人和社會能力以及強烈的個人效能感的形成,他們也會逐漸形成一種愿意根據技術水平,勞動績效的大小來領取不同報酬的心理基礎。
3.運動技術和運動方式的高置換率以及體育運動的科學化能促成人們準備和樂于接受他未經歷過的生活經驗,新的思想觀念和新的行為方式的心理基礎
體育運動的參加者一般總是根據自己所追求的目標來選擇和使用運動技術和運動方式,同時為了使自己所追求的目標能盡快地實現,他必然會不斷地創造和改造現己使用的運動技術和運動方式,以得到功能和效用的最佳。這就表現出運動技術方式的高置換率。然而正是由于這種高置換率使得體育運動的參加者有了一個不斷順應新的生理和心理體驗以及新的行為方式的機會,并且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一個可貴的準備和樂于接受他未經歷過的生活經驗,新的思想觀念和新的行為方式的心理基礎。
4.體育運動對人類感情巨大的凝聚力,以及對參加者情感的高度融通性和智慧的對話性,能建立人與人之間的依賴性、信任感、尊重和自尊,同時促成人思路廣闊和頭腦開放
在大眾體育中,人們都是在松散結構的群體中參加鍛煉,但他們的志趣和追求目標都是大致相同的,所以在這種心靈溝通沒有障礙的情況下,通過肌肉運動很容易建立起人與人之間的可依賴性、信任感、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在競技體育中,運動員一般是在組織嚴密的社會團體中從事運動,運動員在這一社會團體中除了不斷接受團體內運動員、教練員和領隊的情感融通。并且后一種情感交流更為重要,它直接影響競技體育功能目標的實現。顯然,如果一個團體中運動員與運動員,運動員與教練員之間不能進行情感的高度交換,那么競技體育目標將無法實現;然而,正是由于競技體育社會團體具有情感交流的多源性以及目標實現對情感交流要求的不可替代性,因而這一團體也最容易在人與人之間建立起可依賴性、信任感和相互了解,尊重與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