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丹



【摘 要】本文采用文獻計量學研究方法,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的論文(1999-2013年)進行統計分析,統計結果表明:①我國創業教育研究的文獻數量呈逐年增長的趨勢;②創業教育研究的作者群和發表期刊分布比較分散,核心作者群還沒有形成;③研究方法單一,多是理論分析法,其他研究方法很少用到。
【關鍵詞】大學生;創業教育;綜述
1 引言
自1989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面向21世紀教育國際研究會”上首次提出創業教育的概念,便在國外掀起了關于“創業教育”的研究熱潮,理論成果也慢慢被中國學者所接受。在我國,創業教育理念的提出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計劃》,其中提到要“加強對教師和學生的創業教育,鼓勵他們自主創辦高新技術企業”。同年,由團中央牽頭組織了首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創業計劃大賽。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明確提出了鼓勵高等學校畢業生自主創業。2010頒布的《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也明確要求高校要大力推進和加強創業教育,把培養一大批國家急需的創新創業型人才作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務。
創業教育是指進行創辦企業所需要的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及其相應實踐活動的教育。根據目前中國的國情,開展創業教育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對社會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對提高高校的教育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將有助于提高高校大學生的發展。
本文通過對中國知網“學術文獻總庫”收錄的1999—2013年間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論文的定量分析,探討該領域15年來的基本狀況,并得出相關結論,以期對未來“創業教育”的研究提供全面可靠的文字資料,推進大學生創業教育的進一步深入研究。
2 研究方法
2.1 數據來源
在中國知網期刊全文數據庫,中國博士學位論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和中國重要會議論文數據庫中以“大學生創業教育”為檢索詞進行篇名路徑檢索,發現最早有關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論文發表于1999年。在1999-2013年期間,收錄了有關“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論文共計2193篇( 剔除一稿多投、文摘,由于系統的時效性,2013年的論文統計可能不夠全面)。
2.2 分析類目與單元
在參考相關文獻計量學基礎上確定以下4個分析單元:發表論文的數量和年代分布、發表論文期刊種類和分布、研究角度、研究方法。
2.3 統計方法
文獻計量法,以頻次、百分比統計方法為主。
3 結果及分析
3.1 從發文量及年代分布來看
某研究領域一定時間內的論文成果可以大體反映其該時間段的研究水平和進展情況。我國學術界關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起步于1999年,論文數量的年代分布呈現出遞增趨勢和階段特征,如圖1所示: ①1999-2001年為研究的初始階段, 國內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初露端倪,共發表論文僅11篇,占文獻量的0.5%,說明雖然國內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早在上世紀末就已經開始,但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②2002-2006年為快速增長階段,共發表論文224篇,占文獻量的10.2%,此階段研究論文以年均44.8篇的速度增長,說明國內開始重視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③2007-2012年為激增階段,相關研究論文數量激增,6年間發表論文1814篇,占文獻量的82.7%,說明大學生創業教育正被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
從圖1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的幾個特點:①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正在逐年升溫;②對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期刊論文的發表上,說明對于此項的研究目前還主要在初級階段,集中于學術領域;③碩士、博士論文及重要會議論文鮮有涉及,說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可研究潛力巨大。④從學術研究的角度分析, 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研究開始逐漸向高層次發展。
3.2從作者發文量和研究論文期刊種類﹑分布來看
3.2.1作者發文量分析
本文以第一作者為基準統計作者發文數量,在所研究的2193篇學術論文中,涉及第一作者1893人。作者發文數量分布在1-7篇,發表論文僅為一篇的為1486人,占發文總量的67.76%。根據洛特卡定律①,寫一篇論文作者的數量約占所有作者數量的60%,創業教育研究領域發文一篇的作者占發文作者總數的78.50%,比例遠遠高于60%。結果表明創業教育研究的作者群比較分散且不穩定,研究隊伍尚不成熟。
3.2.2研究論文期刊種類與期刊分布分析
對研究論文所發表刊物的種類、分布進行統計后發現,以篇名途徑檢索到的2193篇有關大學生創業教育的論文,主要發表在7類期刊上,其中956篇發表于大學學報,占43.59%,位列第一;658篇發表于教育學期刊,占30.00%,位列第二;332篇發表于科技類期刊,占15.14%,位列第三。關于大學生創業教育的發文期刊分布較分散,其中發文最多的期刊為《教育與職業》, 共發文27篇;《中國大學生就業》發表20篇,排第二;排第三的是《中國成人教育》發表17篇;發文2篇以上的期刊共22種, 具體見下表。
3.3從研究方法來看
筆者通過對文獻的篇名進行分析、歸納,選擇了教育學研究中最常使用的6種研究方法,分別是理論分析法、調查研究法、比較分析法、文獻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和歷史研究法。筆者以這些研究方法的定義為標準,對所選論文的歸類統計。需要指出的是,由于論文的研究方法十分復雜,對于無法確切判斷其研究方法的論文歸入“其他”一類 。另外,有的文章運用的研究方法可能不止一種,筆者為了統計方便,僅統計每篇論文所采用的主要研究方法。
在1999—2013年間的2139篇文獻中,絕大部分采用理論分析法,以敘述性說明為主,通過文字來描述現象的定性研究占82.9%,采用案例研究方法、文獻分析法、調查研究法、比較分析法、歷史研究法的論文分別為93篇﹑16篇、42篇、58篇、7篇。調查法中僅涉及到問卷調查,其他調查方法沒有用到。運用比較分析法的論文是比較兩個國家創業教育的異同,從中汲取的經驗和得到有關啟示。不難看出,我國創業教育的研究中最常使用的方法是理性分析法。重理論,輕實證,多是以淺析、介紹、評論的定性研究,而其他研究方法很少運用。因此從研究方法上看,我國的創業教育模式研究仍然是處于初期,總體還停留在對這一問題的定性描述上。
4 結語
我國創業教育起步較晚,目前仍處于發展階段,通過對大學生創業教育研究的文獻計量學分析發現:
第一,有關創業教育的研究逐年受到重視,發文量逐年增加;第二,創業教育的研究隊伍正在形成,但不穩定,發文期刊分布也比較分散;第三,研究方法單一。研究者主要是運用理論研究方法進行理論探討,實證研究方法極少,實驗研究方法幾乎沒有。
筆者基于以上分析對創業教育的研究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加強合作研究,尤其是跨學科,跨研究機構的合作應不斷加強,同時不僅要加強內部合作,更要注重外部合作乃至國際合作研究。
第二,增強理論創新意識。跳出現有研究模式、框架,有創造性地進行研究。
第三,研究方法的發展方向應是多元化,選擇不同角度和視角研究同一問題以及不同內容選擇與其適切的研究方法,都有助于理論的升華和質量的提高。
第四,應拓展研究內容,而不僅限于對創業教育的介紹,總結經驗式的內容。在創業理論研究層面上, 原創性內容缺乏,多是借鑒國外的經驗之談,我國研究創業教育的學者應立足于本國實際情況,形成有自己特色的創業教育理論。隨著創業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入,相信會對教育引起新的思考,而不單單是為了解決就業。
注釋:
①洛特卡定律是由美國學者 A.J. 洛特卡在本世紀 20 年代率先提出的描述科學生產率的經驗規律,又稱“倒數平方定律”.洛特卡定律的數學表達式為 F(Y)=C/Xn.式中:C、n 參數的理論值分別為C=0.6079;n=2.
參考文獻:
[1]陳希.將創新創業教育貫穿于高校人才培養全過程[J].中國高等教育.2010( 12):4-6
[2] 胡庭勝、侯永雄 .不同類型高校創業教育的比較分析[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 .2010(11):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