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鶯
摘 要:瀆職罪是我國《刑法》規定的一類重要的犯罪形式。作者將談談對瀆職罪的概念、立法目的、特征及常見的瀆職罪類型進行介紹。只有認真研究瀆職罪,才能在現實中避免瀆職犯罪,減少瀆職犯罪對社會的危害。
關鍵詞:瀆職罪;立法;特征
一、瀆職罪的概念及立法目的
1.瀆職罪的概念。瀆職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公務活動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妨害
國家管理活動,致使公共財產或者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2013年1月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瀆職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發布,釋放出從嚴懲處瀆職犯罪的信號,致死1人以上應定罪 。
2.瀆職罪的立法目的。刑法規定瀆職罪是為了保護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以及公眾對國家機關工作 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與公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密切關聯。國家機關的活動是指各級國家機關執行國家職能、貫徹國家的法律、法規與政策的活動。 這種活動除了必須具有合法性之外,還必須具有客觀公正性,故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實際上是指合法、客觀公正地執行國家機關職能的活動。國家機關的活動由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具體實施,所以公眾信賴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的客觀公正性,這種信賴又有利于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客觀公正地從事職務活動。但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所犯的瀆職罪,從內部侵犯了國家機關的正常活動,也侵犯了公眾對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職務活動客觀公正性的信賴。因此,刑法將瀆職罪規定為侵犯國家法益的犯罪。
二、瀆職罪的特征
1.瀆職罪的犯罪客體是國家機關的正常管理活動。
2.瀆職罪的犯罪客觀方面表現為實施了在公務活動中,濫用職權、玩忽職守、徇私舞弊,妨害國家管理活動,致使公共財產或者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3.瀆職罪的犯罪主體是特殊主體,以負有一定的職責為必要條件。但《刑法》第398條規定的故意泄露國家秘密罪和過失泄露國家秘密罪除外。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2002年12月28日通過的《關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九章瀆職罪主體適用問題的解釋》,在依照法律、法規規定行使或者在受國家機關委托代表國家機關行使職權的組織中從事公務的人員,或者雖未列入國家機關人員編制但在國家機關中從事公務的人員,在代表國家機關行使 職權時,也可以成為瀆職罪的主體。
4.瀆職罪的犯罪主觀方面一般是故意,但有的罪可以由過失構成。
三、瀆職罪的內容
瀆職類犯罪其中,有九個罪名最為常見:
1.濫用職權罪。濫用職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 犯濫用職權罪的,依照《刑法》第397條的規定,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因徇私舞弊犯濫用職權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
2.玩忽職守罪。玩忽職守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不履行或者不認真履行職責,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犯玩忽職守罪的,依照《刑法》第397條的規定,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犯玩忽職守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規定的,依照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騙購外匯、逃匯和非法買賣外匯犯罪的規定》還規定海關、外匯管理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大量外匯被騙或者逃匯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照《刑法》第397條的規定定罪處罰。
3.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罪。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罪是指海關、商檢、外匯管理等國家機關的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定,在提供出口貨物報關單、出口外匯核銷單等出口退稅憑證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犯違法提供出口退稅憑證罪的,依照《刑法》第405條的規定,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5年以上有期徒刑。
4.國家機關工作八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因嚴重不負責任被詐騙,致使國家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犯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的,依照《刑法》第406條的規定,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5.環境監管失職罪。環境監管失職罪是指負有環境保護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導致發生重大環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財產遭受重大損失或者造成人身傷亡的嚴重后果的行為。犯環境監管失職罪的,依照《刑法》第408條的規定,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6.傳染病防治失職罪。傳染病防治失職罪是指從事傳染病防治的政府衛生行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嚴重不負責任,導致傳染病傳播或者流行,情節嚴重的行為。犯傳染病防治失職罪的,依照《刑法》第409條的規定,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7.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罪。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違反土地管理法規,濫用職權,非法批準土地征用、占用土地,情節嚴重的行為。犯非法批準征用、占用土地罪的,依照《刑法》第410條的規定,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或者集體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8.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是指國家機關工作人員徇私舞弊,違反土地管理法規,濫用職權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情節嚴重的行為。犯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的,依照《刑法》第410條的規定,處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國家或者集體利益遭受特別重大損失的,處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
9.食品監管瀆職罪。食品監管瀆職罪是指負有食品安全監督管理職責的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導致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或者造成其他嚴重后果的行為。犯食品監管瀆職罪的,處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造成特別嚴重后果的,處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徇私舞弊犯此罪的,從重處罰。
參考文獻:
[1]儲槐植.魏穎華.瀆職罪因果關系的判斷[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08/01.
[2]周光權.瀆職犯罪疑難問題研究[J].人民檢察,2011(19).
[3]王作富.刑法(第5版)[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