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崢
一、個人獨資企業概述
所謂個人獨資企業(soleproprietorship),是指由個人出資經營、歸個人所有和控制、由個人承擔經營風險和享有全部經營收益的企業。自然人企業。個人獨資企業是最古老、最簡單的一種企業組織形式。主要盛行于零售業、手工業、農業、林業、漁業、服務業和家庭作坊等。
個人獨資企業具有以下特點:(1)企業的建立與解散程序簡單。(2)經營管理靈活自由。企業主可以完全根據個人的意志確定經營策略,進行管理決策。(3)業主對企業的債務負無限責任。當企業的資產不足以清償其債務時,業主以其個人財產償付企業債務。有利于保護債權人利益,但獨資企業不適宜風險大的行業。(4)企業的規模有限。獨資企業有限的經營所得、企業主有限的個人財產、企業主一人有限的工作精力和管理水平等都制約著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5)企業的存在缺乏可靠性。獨資企業的存續完全取決于企業主個人的得失安危,企業的壽命有限。在現代經濟社會中,獨資企業發揮著重要作用。
我國《個人獨資企業法》中規定:“國家依法保護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和其他合法權益”。下面談談對個人獨資企業的合法權益保護的理解。
二、個人獨資企業合法權益的體現
個人獨資企業即是獨立市場主體,也是獨立的權益主體。個人獨資企業依法設立,其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個人獨資企業合法權益主要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個人獨資企業的名稱權
即確定企業名稱和使用企業名稱的權利。企業的名稱是本企業與其他企業相互區別的標志,依法經注冊登記,即取得專用權,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不得冒用。但是個人獨資企業行使名稱權要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個人獨資企業的名稱應當與其責任形式及所從事的營業相符合,不得使用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禁止使用的名字和文字。
2.個人獨資企業的人事權
即企業的用人權。個人獨資企業根據經營管理的實際需要,有權自行決定企業內部的機構設置和人員編制,有權決定員工的工資、任免和獎懲事項。但是個人獨資企業招用職工必須遵守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得招用未滿16周歲的未成年人。
3.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權
即占有、使用和處分企業財產的權利。由于個人獨資企業由公民(自然人)個人投資設立,財產為投資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因此,個人獨資企業的財產與其投資人的財產是不可分割的。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有權自行決定企業財產的使用管理和資金調度。但是行使財產權不得拖欠和克扣職工工資。
4.個人獨資企業的決策權
即決定個人獨資企業經營管理的權利。個人獨資企業作為依法設立的獨立的經營實體,根據參與市場競爭和自身發展的需要,就企業的經營方向、管理目標、業務范圍、對外投資、解散等,自行作出決定,自主經營、自負盈虧。但是行使決策權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不得從事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經營的業務,不得超出核定的業務范圍從事經營活動,不得從事假冒偽劣商品的生產和經營等。
5.個人獨資企業的收益權
即企業依法獲取經營收益的權利。個人獨資企業依法從事經營或者提供服務,有權就所從事的經營或者提供的服務獲取應得合法收入。但是,個人獨資企業行使收益權,要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照章納稅。
6.個人獨資企業的其他合法權益
如申請商標注冊,依法取得商標專用權;提出專利申請,依法取得專利權;以及依法設立或者撤銷分支機構的權利等。
三、相關法律對個人獨資企業合法權益保護的規定
法律對企業的合法權益作了相應的保護的規定,國家依法保護個人獨資企業的合法權益。
1.民法通則規定,企業的名稱權、名譽權和榮譽權受到侵害,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
2.商標法規定,企業的注冊商標受到侵犯的,有權向縣級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要求處理,有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有權責令侵權人立即停止侵權行為,賠償損失;情節嚴重的,可以處以罰款。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15天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有關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可以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行。被侵權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侵權行為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3.專利法規定,企業的專利權受到侵犯的,可以請求專利管理機關進行處理,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訴。專利管理機關處理時,有權責令停止侵權行為,并賠償損失;當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之日起三個月內向人民法院起訴;期滿不起訴又不履行的,專利管理機關可以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假冒他人專利,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4.個人獨資企業法規定,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可以自行管理企業事務,也可以委托或者聘用其他具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負責企業的事務管理。投資人委托或者聘用的管理個人獨資企業事務的人員不得利用職務或者工作之便侵占企業的財產;不得挪用企業的資金歸個人使用或者借貸給他人;不得擅自將企業的資金以個人名義或者他人名義開立帳戶存儲;不得擅自以企業的財產為自己或者他人提供擔保;不得未經投資人同意,從事與本企業相互競爭的業務;不得未經投資人同意,同本企業訂立合同或者進行交易;不得未經投資人同意,擅自將企業的商標或者其他知識產權轉讓給他人使用;不得泄露本企業的商業秘密以及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行為。投資人委托或者聘用的人員違反本法規定,侵犯個人獨資企業財產權益的,責令退還侵占的財產;給企業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5.個人獨資企業法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以任何方式強制個人獨資企業提供財力、物力、人力;對于違法強制提供財力、物力、人力的行為,除個人獨資企業有權拒絕外,可以按照有關法律、行政法規予以處罰,并追究有關責任人員的責任。
四、個人獨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的維權途徑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國家改革的目標之一是建立法治國家。依據我國憲法規定,企業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有經營管理的自主權。憲法和法律為個人獨資企業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提供了依據,個人獨資企業要學會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各級政府、監督管理機構應當維護個人獨資企業的合法權益。個人獨資企業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個人獨資企業可以通過申請行政復議或者訴訟的方式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