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云
摘 要:在現階段的發展中,我國的中東部地區已經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開發,為了在今后的發展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同時從本質上改變經濟發展的形態,未來需要加強西部地區產業經濟生態化的路徑選擇。我國的西部地區不僅資源豐厚,而且自然生態環境非常好,未來的發展潛力是無限的。通過選擇合理的路徑,相信能夠將西部地區產業經濟生態化推向另一個高峰。
關鍵詞:西部;產業;路徑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形態比較多樣,無論是養殖業還是風力發電產業,都是建立在環保基礎上的生態產業,不僅達到了循環發展的效果,同時能夠切實的為當地百姓謀得較多的利益。我國是一個發展中國家,未來的發展潛力是很大的。通過提高西部地區產業經濟生態化,可以幫助我國在發展的過程中,獲得更大的助力,而合理的選擇發展路徑是重中之重。我們不僅要結合西部地區的優勢,同時還要與中東部加強聯系,利用先進的技術和設備來提高產業經濟的發展。本文就西部地區產業經濟生態化的途徑選擇進行一定的研究。
一、區域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的互動
對于西部地區來說,其最大的優勢在于生態環境良好,而且如果能夠充分利用,將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但是,其發展的難點也在這里,中東部地區之所以能夠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完全是建立在“先污染、后治理”的基礎之上。為了避免惡性循環,破壞先天具有的生態優勢,一定要合理的選擇發展路徑。中東部地區的經驗教訓要吸取,其技術設備也要引進,實現區域經濟增長與生態環境的互動才是一個絕佳的路徑。
(一)區域經濟生態化的本質
從客觀的角度來說,整個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生物系統,任何一種花草樹木都是生物系統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作為一個強大的群體,經歷多次大的變革之后,成為了自然界的主宰。現在,面對不斷加重的空氣污染問題以及資源枯竭問題,我們不得不向區域產業經濟生態化的方向努力,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可持續發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改善現階段越來越嚴重的環境問題。自然界的物質變換促進了自然生態系統的演化,為物種的生命延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源和能量,這也是我們發展西部地區產業經濟生態化的原因。 在自然界與社會經濟系統進行物質變換的同時,不但促進了社會財富的增加,也推動了社會經濟系統規模的演變。
(二)西部產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的相互制約
我國的西部地區是一個特殊的區域系統,該地區的自然生態系統通過物質和能量的交換將不斷促進其自然的進化,同時社會經濟系統中也在這種交換的過程中影響和促進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持續增長。從主觀的角度來分析,西部產業經濟的發展與中東部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西部地區在發展經濟產業的時候,一直都在利用自身唯一的優勢——生態良好。另一方面,所有的產業經濟都必須建立在環保的基礎上才有進行的可能。所以,西部產業經濟與生態環境的相互制約可以當做一種優勢來看待,只有保護好生態環境,才能讓產業經濟呈現良性循環的發展狀態。
二、西部地區產業經濟生態化的瓶頸
對于西部地區來說,雖然現階段是一個黃金的發展時期,但是產業經濟生態化的發展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簡單。現階段的社會是一個高度經濟化的社會,大部分的商人和企業都非常注重經濟效益,因此要在保護生態環境的基礎上來發展產業經濟,不僅見效慢、而且在很多的方面都沒有辦法達到商人和企業的要求。另一方面,國家雖然對西部地區產業經濟的生態化發展頒布了一系列的政策,但是在執行的過程中,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見效。綜合來看,西部地區產業經濟生態化的發展出現了瓶頸。
(一)生態貧困逐步顯現
人口與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關系密切,西部地區的產業經濟生態化建設的基本前提就是要解決好人口問題。但是,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卻是在朝著相反的方向進行,很多的家庭都是“兒女多,收入少”,在這種情況下,西部地區不可能對每個家庭都予以較大的援助,如果依靠發展地區產業經濟生態化,根本就是“遠水救不了近火”。這個問題是西部地區發展中的重要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一定會產生很大的阻力。
(二)生態系統日趨脆弱
受自然因素和人類不合理生產生活的綜合影響,我國西部地區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一直不見好轉,人口、資源、環境與區域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愈演愈烈。在今后的發展中,必須將這個方面的問題解決。從整體上的情況來看,需要在西部地區進駐一些大型的生態企業,這樣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護生態環境,同時能夠解決人們日常的一些生產和生活問題。但是,僅僅依靠生態企業并沒有辦法達到一個較好的效果,生態系統已經遭到了一定的破壞,西部地區的沙漠化逐漸嚴重,很多的綠洲已經消失。河流的年流量也在降低,降雨量也在減少,所有的問題都在反應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生態系統日趨脆弱。今后的產業經濟生態化發展,必須以強化生態系統為基點,將經濟效益放在次要地位。
三、西部地區產業生態化的選擇
西部地區雖然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了瓶頸,并且很多的問題都已經糾結在一起,讓人無從下手。但是,西部地區畢竟是我國的重點發展地區,而且自身的優勢是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的,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想將西部地區的產業經濟生態化發展到一個新的高度,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一)發展綠色食品工業
西部地區在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在不斷的積累生態化的優勢,雖然現階段的部分問題已經非常嚴重,但是憑借深厚的生態化功底,依然能夠“東山再起”。本文認為,發展綠色食品工業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從客觀的角度來說,綠色食品工業不僅能夠對當地的生產、生活產生較大的積極影響,同時還可以對整個社會的食品行業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現階段的食品工業處于農業產業鏈的上游,因此它的發展和壯大必然會帶動產業鏈中游和下游的農牧業、農產品流通業、副產品加工業的發展。由此可見,在未來的發展中,通過綠色食品功工業的發展,能夠達到一個較為理想的效果。并且在解決上述瓶頸問題的時候,也能夠產生較大的積極影響。
(二)發展潔凈能源工業
部分有實力的商人和企業之所以不愿意將資金和精力放在西部地區,原因之一在于他們認為在西部地區投入以后,產出達不到理想的效果,而且見效慢。從現階段的發展來看,這種觀點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想要收效快、持續發展,就需要在潔凈能源工業方面進行一定的努力。這樣一來不僅可以幫助企業獲得較高的經濟效益,而且能夠得到較大的社會效益。水能、太陽能、風能都是可再生的潔凈能源。比方說西藏是我國地熱資源儲量最豐富的地區,在該地區進行地熱能的開發會產生較高的經濟價值。
(三)發展中藥產業
在西部地區,產業經濟在生態化的發展方面具有多元化的趨勢。在一般人看來,西部地區應該是在花草樹木上或者養殖業方面努力,但是在現階段的發展中,只有抓住社會上的主要需求才能獲得較大的成就。本文認為,西部地區產業經濟生化的路徑可以在中藥產業上進行一定的努力。西部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天然中藥材產地,僅僅在四川省就分布有中藥材四千多種,如果整個西部地區大范圍的發展中藥產業,勢必會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獲得較大的經濟效益,同時充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四、總結
本文對西部地區產業經濟生態化的路徑選擇進行了一定的研究,從整體的情況來看,西部地區產業經濟生態化的發展具有很大的空間,在未來的工作中,需要充分利用生態資源上的優勢來發展產業經濟,絕對不能以“先污染、后治理”為發展策略,否則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較大的負面影響。
參考文獻:
[1]徐素環.對推進西部地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3(12).
[2]駱志芳,馬傳仁.西部大開發中幾種發展經濟學理論模式的選擇[J].重慶商學院學報,2000(04).
[3]袁久和.我國西部地區產業生態化的空間解析及其對策[J].價格與市場,2007(09).
[4]方發龍,周江.協調推進西部地區經濟增長與生態文明建設的思路與對策[J].經濟問題探索,2009(10).
[5]周麗華.關于西部地區金融發展與經濟增長關系定量研究的方法探析[J].時代金融,2008(02).
[6]張雪梅,郭志儀.西部地區產業發展與資源環境問題的實證分析[J].經濟問題探索,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