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偉
摘 要:寫作在語文學習中占據重要位置,它是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良好學習習慣重要方式之一。因此,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做好寫作培養教學工作,不斷培養學生學習習慣。本文基于自主學習在策略學習中進行講解,闡述自主學習策略應用效果。
關鍵字:自主學習策略;高中語文寫作;教學效果
一、定義自主學習和語文寫作
學生自主學習指的是,學生一切學習時間、學習內容由自己掌握,這是一種靈活性較強的學習方式之一。自主學習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學生會提前將課堂涉及到的知識,對其進行重新安排。
第二,學生會對自己所學知識有清晰的計劃,并且根據計劃開展學習。他們會合理處理評價和監察間關系,會合理安排時間。
第三,學生會根據自己所學的知識重新編排,全新定義知識。因此,教師應該明確學生自主學習應該著重培養自身的個性化,教師傳輸知識時,不僅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還需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學生從語文學習中,尋找到合適的學習方法,真正成為學習主人。
只有這樣,學生學習才會更上一層樓,才能提升寫作水平。應試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當前課改需求,學生學習語文也不再是應付性學習。高中語文,是一個滋養學生情懷,能夠提升學生語文素養的學科,該學科需要教師使用科學的方式進行教學,需要學生具備語文學習興趣。因此,教師進行教學時,教師應該給學生制定出一套符合學生發展的教學體系,開展針對性教學。課堂教學效率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會逐漸提升,教師教學目的實現,是當前進行素質教育必然之路。
二、自主學習與高中語文寫作教學的融合策略
(一)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相結合
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入,語文編排教學逐漸呈現“人性化”教學趨勢。尤其是高中教材中,很多情景加入圖像,使得學生更加深入課堂學習,加深對知識理解。隨著課改深入,教材內容逐漸趨向多樣化方向發展,相對枯燥的內容被摒棄。而課改對學生學習需求比較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需要得到提升。從教學實踐中發現,教材知識無法滿足學生對知識需求,學生渴望獲得更多課外知識補充。因此,教師進行教學時,應該善于利用課外知識,提升學生閱讀興趣。
(二)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提升寫作亮點
高中學生性格基本被確定下來,已經被定型。定型的性格會存在個體差異性明顯,學生的思維方式、個性差異化較大。在進入語文寫作環節時,學生展現出強烈的個性差異,寫作是學生表現自我一種全新方式,也是學生思想情緒表述之一。因此,高中語文老師要根據學生存在的個性差異制定出針對性的教學方案。教學方案凸顯學生個性差異化,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學生進行訓練。
第一,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教師規定以周期為單位,每周要求學生上交一篇隨筆文章。隨筆內容和文章不受限制,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進行創作,可以將內心的情感通過文字形式展現出來。通過該教學方式,學生寫作激情會被激發出來。這樣的寫作方式,能夠激發學生創作激情,學生會積極投入寫作中,在創作中提升語文寫作興趣。
第二,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心境,擁有了心境之后,學生才能全身心投入寫作中,通過文字展現出個人獨特見解。
第三,教師不能強制性要求學生,應該給學生充足的寫作空間,學生保持積極上進的學習情境,在寫作上才能一氣呵成,提升寫作水平。
(三)注重教學評價
教師要明白,教學對象是學生,教師寫作出發點以及落腳點也應是學生。因此,教師進行教學時,應該關注每位學生學習情況,關注學生發展狀態。堅持持之以恒教學模式,學生通過自主學習,開展有效教學模式。教師進行教學時,應該堅持以人為本教學理念。對學生的評價要全面且科學,進行評價時,應該重視學生全面發展,應該著重培養學生寫作能力。這是進行語文教學重要方式之一,需要注意的是,學生進行創作時,教師要做好評價標準。教師重視學生寫作教學,使用科學的評價標準對學生進行評價,這能減輕學生學習壓力,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興趣。教師開展評價活動時,應該淡化傳統選拔問題,將注意力放置于反饋信息處理上,每個學生應該主動參與評價,進而發揮出評價實際作用。評價活動將重點放置關注學生個體差異性上,推動學生不斷發展,保障學生學習樂趣。教師可以將學生的各科成績進行比較,掌握學生興趣點,從而不斷挖掘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潛能,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及主動性被調動。
(四)寫作構思
學生進入寫作課堂時,他們會對文章整體結構進行構思,相信每位學生會有大量情感需要得到表述。然而,學生時常出現該問題,提起了筆卻不知道如何下手。這對教師教學要求比較高,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進行創作。而學生自主學習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學生通過自行學習,積累一定的生活經驗,進行創作時,學生會從表象問題聯系到更深層次的知識。學生寫作內容被豐富,提高寫作效率。另外,還需注意,新課標已經詳細地明確高中語文學習方向,進行創作時,學生應該將現實生活和實踐相結合。通過實踐發現,那些寫作水平高的學生,他們進行創作時,最關鍵學生會將日常生活同寫作聯系在一起,將生活中發生的事件當成創作靈魂。教師通過這些文章,能夠觀看到每個學生內心變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隨著課改不斷深入,高中語文閱讀形勢越來越嚴峻,教師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培養,注意使用全新的手段進行教學。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運用靈活的教學方式,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在語文浩瀚的知識海洋內,學生的內心將得到凈化,提升語文學習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小東.三思語文課堂中的教學對話——以省初中語文優質觀摩課為例[J].語文建設,2013年4期.
[2]彭新有,沙振坤.細讀經典激活語文——論邊疆高校大學語文教改可持續發展的思路[J].德宏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2013年1期.
[3]史潔.新疆民語委啟動“新疆公共服務領域用語維吾爾文譯寫規范語料庫建設”項目[J].語言與翻譯,2013年1期.
[4]羅珺.讓美在課堂中流動——關于高中語文新教材課堂教學的一點感想[J].新課程學習:下,2013年1期.
[5]崔國明.是什么讓語文課變得如此“面目可憎” ?——以高中語文課堂為例[J].中小學教師培訓,2013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