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利
摘 要:提高我國重工機械電子業競爭力的關鍵手段就是科技創新思考,我國重工機械電子業面臨著對傳統機械電子行業改造力度不足、技術應用水平較低、企業研發投入較少、科技研發能力薄弱、自動化水平不高等諸多問題,為了能夠更好解決這些問題,應通過加強產業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保護知識產權、扶持中小企業等措施來實現。在新技術與新產品開發、研究的各個環節中,企業應具有強烈的專利意識。
關鍵詞:科技創新;機械電子;系統
機械電子又稱之為機電一體化,是自動化與機械工程的一種。微電子技術向機械工業轉型時所形成的概念是為機電一體化,將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機械技術等多門技術學科以系統的觀點出發,在系統工程的基礎上有機結合、互相滲透并逐漸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型技術學科。從微型計算機和大規模集成電路為代表的微電子技術開始,迅速建立起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工業領域,在結合了現代工業的基礎上,機械電子技術綜合應用了軟件編程技術、信號變換技術、接口技術、電力電子技術、傳感測試技術、自動控制技術、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機械技術等等群體技術,根據優化組織結構目標以及系統功能目標,從系統的觀點來看,以感知、運動、結構、動力、智能等組成的要素為前提,并科學、合理配置布局銜接結構、傳輸單元、生產、處理、加工、分析、微電子信息的接受、傳感測試元件、動力驅動單元、執行機構、機械本體等硬件要素,對個組成要素之間的能量變換機理、物質運動、運動傳遞、接口耦合、信息處理等進行了分析與研究,促使整體系統達到綜合集成和有機融合,最終形成能量和物質有序的規則運動在低能耗、高精度、高可靠性、高質量、高功能等方面實現了具有功能價值的系統工程技術。
一、開拓創新
因為所生產的產品由國家包銷,企業只負責生產,僅是單純的生產部門,因此,企業缺乏創新動力,很少、甚至沒有市場意識。在競爭日趨激烈的市場經濟形勢下,企業要向生存、發展下去,只能選擇推出市場所接收的產品。企業花費了很大的經歷從客戶和市場處獲得老產品的改造和新產品開發的信息,對市場進行研究、分析,開拓市場,以研發出于客戶需求和市場競爭相適應的產品,開展技術創新研究和產品創新開發,規劃好產品,從而增強企業競爭能力、發展后勁、企業實力。
二、創新技術開發手段
傳統產品設計手段較為落后,絕大多數是經驗設計或者模仿,而應用觸及CAD,主要在編制明細表、改圖、計算機繪圖等方面,而在工程機械產品研發過程中,信息與電子技術、可靠性設計、優化設計、有限元分析、三維CAD設計等現代設計理論方法依然很少應用,這就是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缺乏,造成了機械產品結構陳舊、品種單一,最終降低了企業經濟效益,要想解決該問題,增強技術創新能力,只有增強和提高企業產品技術的開發手段是最為有效的方法。在產品開發中,伴隨以CAD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不斷應用與深入,設計了新型的產品開發模式,在組織形式、設計方法、設計觀念上都迎來了全面的創新。
三、創新資源
產品創新開發的基本保證通過高水平人才、信息、資金得以實現。開展可以開發并取得產業化成果的前提、保證就是必要的資金。第一,應不斷增加科技投入的力度,采取多種的措施和方法,資金需求應跟得上企業技術開發以及獲得產業化成果等。第二,產品創新設計的基礎和來源是法規、經濟、技術、市場,在新產品、新工藝、新技術層出不窮、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當今社會,加速產品創新開發的助推器就是現代信息技術。第三,影響產品創新設計的關鍵就是人力資源。有創新勇氣、戰略眼光,懂管理、經營、科技的復合型高級管理人才以及懂經營、懂技術、掌握高科技訣竅、有創新的復合型高級專業人才是目前企業最需要的兩種復合型人才。企業應對人才進行精選、并開展重點培訓,這樣才能留住和引進這些人才,并將技術人員的創造能力充分發揮出來。吸引高技術人才、培養高素質人才,合理培養和使用高層次技術人才,可建立相應的技術開發體系,并在技術開發的經費方面給予支持。
四、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利用
創新、開發企業產品應以專利的形式來確定對創新成果的保護,要體現和應用自身專有技術。在新技術與新產品開發、研究的各個環節中,企業應具有強烈的專利意識。在確定決策技術開發方向的同時,還應對國內外專利發展動態給予足夠的關注及了解。為了確保項目具有先進水平,應提高創新開發起點。在對新產品和新技術進行開發、研究的過程中應及時申請專利,應合理運用保密技術,可以更好對企業知識產權進行保護。應利用以專利技術為首的新技術,在新產品的開發過程中,為企業提供更完備的服務。
五、結束語
我國的經濟形勢對各個行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例如:重型機電制造企業等等。國際機電市場以高技術裝配的中檔、。低價格機電產品推向國內市場,著對于我國機電企業而言也是一個不小的挑戰。雖然我國機電產品的開發也獲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新技術的研發較為緩慢,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新型技術的研發還具有著一定的差距,機械電子行業技術水平的不足還在科技成果市場轉化率方面得以體現。機械電子又稱之為機電一體化,是自動化與機械工程的一種。微電子技術向機械工業轉型時所形成的概念是為機電一體化,將信息技術、微電子技術、機械技術等多門技術學科以系統的觀點出發,在系統工程的基礎上有機結合、互相滲透并逐漸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型技術學科。我國重工機械電子業面臨著對傳統機械電子行業改造力度不足、技術應用水平較低、企業研發投入較少、科技研發能力薄弱、自動化水平不高等諸多問題,為了能夠更好解決這些問題,應通過加強產業融合、提高科技成果轉化率、保護知識產權、扶持中小企業等措施來實現。
參考文獻:
[1]張坤. 重型機械科技文獻特色數據庫建設的實踐與思索——以太原科技大學圖書館為例[J]. 河北科技圖苑,2012(6).
[2]范軍紅,沈曉蕓. 細節締造精品 創新成就偉業——軟包裝設備制造領域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廣州帕克機械科技有限公司橡塑展驚艷亮相[J]. 廣東包裝,2011(4).
[3]李紅彩. 工程機械科技創新企業行——徐工篇(上)[J]. 建筑機械:上半月,2012(12).
[4]楊德貴. 科技電子政務數據庫的建設與數據挖掘分析[J]. 消費電子,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