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庚
家庭文化是群眾文化的一個分支,是隨著社會的進步而逐漸產生并成為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什么是家庭文化呢?家庭文化是指一個家庭為滿足其家庭成員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以家庭成員為主體所進行的業余性質的精神文化現象。
家庭文化具有如下特點:
一是娛樂性。家庭文化活動主要是滿足家庭成員精神文化生活需要為目的的,是家庭成員自己進行文化活動,從而達到自我娛樂、自我教育、自我表現、自我熏陶的目的。二是業余。家庭文化是家庭成員從事本職工作以外的社會活動的組成部分,是在閑暇時間進行的,家庭文化是閑暇文化的一部分。三是多樣性。由于家庭文化是以家庭成員為主體所進行的精神文化活動。因此,必然受到其家庭的民俗習慣、道德修養、文化素質、興趣愛好、宗教信仰及經濟狀況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從而使家庭文化從內容到形式上呈現多樣性。四是隨意性。因為家庭文化是閑暇時間在家庭內部進行的活動,只要是健康有益,不影響他人,不妨礙社會風氣的,一般不受外界干擾和制約。因此,具有隨意性和自發性。五是社會性。文化是一種社會形態,家庭文化不但是家庭政治經濟的反應,從整體上講,也是一定社會政治經濟的反應。社會的政治經濟、科學文化的發展勢必帶來家庭文化在形式上和內容上的發展變化。因此,家庭文化又具有一定的社會性,隨社會的發展變化而變化。
家庭文化是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有家庭就必然產生家庭文化。家庭文化在日常生活中將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而且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它的作用將不可估量。
首先,家庭文化起到了精神調節作用。在結束了一天緊張工作之后,回到家里,一家人聚在一起說說笑笑,看看電視,聽聽廣播,有條件的唱唱卡拉ok等。人們在說說笑笑唱唱同時即消除了緊張的情緒,心情隨之變得愉快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新的工作中去。
其次起到自我娛樂的作用。在業余時間開展豐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動,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從而使身心得到陶冶。
家庭文化還有助于調節家庭氣氛,促進家庭關系和睦,家庭文化活動可以使家庭成員在娛樂的同時交流思想,溝通感情,使家庭成員的關系融洽、和睦。
家庭文化還有利于獲取知識和技能。通過看書、讀報、看電視、電影等獲取知識,提高素質,通過琴棋書畫的練習可獲得某種技能,有利于人的全面發展。
由以上可以看出,家庭文化在日常生活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從我個人的觀點出發,將家庭文化的作用歸結為對人們的素質培養,即家庭文化直接作用于人,而人的素質首先形成于家庭氛圍,即家庭文化中。家庭文化的主體是家庭成員,家庭成員或直接參與家庭文化活動或受到家庭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最終結果勢必影響到家庭成員的素質。
我們提倡的是積極健康的家庭文化。那么積極健康的家庭文化如何提高人的素質?此問題可就家庭文化的不同類型來分門別類的進行探討。家庭文化大體可分為四種類型:欣賞型、娛樂型、學習型、消遣性。
首先,就欣賞型而言,多指對電影、電視節目、音樂會、畫展等的欣賞。家庭成員在欣賞藝術作品的同時,滿足了他們對藝術,對美的渴求,提高了審美觀和藝術修養,使心靈得到凈化,思想得到啟迪,而這些恰恰是為人良好素質的一部分,或者說這些能使一個人具有一定的藝術修養并為今后投身群眾文化事業提供了先決條件。
第二種為娛樂型。指自娛自樂、自演自唱的參與型文化活動,家庭成員即是參與者又是欣賞者。隨著社會的發展,這種類型的文化活動形式和內容正在向多樣化、現代化發展。如家庭卡拉OK、家庭舞會、家庭體育比賽等。家庭成員在參與此類活動時,首先增強了參與意識,其次鍛煉了人們的參與能力,為其在社會活動中自如的發揮個人能力提供了鍛煉的機會。其中這種個人能力同樣是個人良好素質的重要組成。
第三種學習型。是以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專業技術而進行的家庭文化活動。這種文化活動能在家庭中造成一種濃濃的學習氣氛,這種氣氛對家庭每個成員,特別對子女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他可是家庭每個成員養成愛讀書愛學習的良好習慣。這種習慣可使一個人一生受益無窮。一般來說“書香門地”熏陶出來的人具有一種書倦氣,比較有學識。當然我們不能說書倦氣十足的人一定能成才,一定有大作為,但可以肯定地說,家庭中具有濃濃的學習氛圍對于培養知識分子將起到一定的作用。而知識分子又是科學技術發展、社會進步的主力軍。
第四種消遣型。如逛公園、郊游、旅游等。這種家庭文化具有隨意型,家庭成員在一同外出游玩的過程中,一方面增進了感情,有利于家庭和睦,另一方面,人們投身于大自然中,可盡情享受自然美景,使身心在美妙的風景中得到陶冶,使人心胸更加開闊,心情變得愉快。這對于塑造一個優秀的人可起到一定作用。
健康有益的家庭文化可造就高素質的人,反過來,優秀的人才對于發展整個社會的群眾文化事業將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其中,對于改善家庭文化,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乃至對下一代素質的提高,他們的作用將更直觀。
我們黨提出的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學文化素質是當前擺在我們面前的首要任務。為適應社會發展,人類進步的需要,作為一名文化工作者,應積極開展素質教育即應從開展積極健康家庭文化入手,把家庭文化活動搞得積極向上、豐富多彩。使家庭成為素質教育的基地,使家庭文化成為素質教育先導。
那么如何正確引導、組織健康的家庭文化呢?
首先要提高認識,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家庭文化已開辟了更為廣泛的領域和天地,文化部門有必要對家庭文化進行理論與實踐的研究,應該認識到家庭文化對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提高全民素質以及在大力倡導家庭美德中的重要作用,從而積極地致力于家庭文化建設,把家庭文化推向更高層次。其次要發展積極健康的家庭文化,反對一切低級庸俗的家庭文化。如有些家庭收看黃色錄像,閱讀低級下流書刊、小報、搞封建迷信,賭博等活動,這些內容對人們的身心健康起到不容忽視的消極作用。這些是應該極力抵制和反對的。第三,提高現有文藝作品的層次。提倡高雅文化,各級電臺、電視臺、出版社、編輯部等部門都應嚴格把關,保證廣播節目、電視節目、書刊、報紙的內容好,質量優,以真正達到鼓舞人的目的。因為當今社會廣播、電視、書、報,直接進入每個家庭,聽廣播、看電視、讀書、看報是家庭文化的主要內容,是影響人的素質直接因素。第四,充分發揮各級文化部門的職能作用,市文化館、文化站成為各種類型家庭文化的組織中心、培訓中心,進一步挖掘家庭文化的新內容、新形勢。并積極組織以家庭為單位的各種文化活動。如家庭攝影比賽、家庭卡拉OK比賽,家庭運動會等等。這些活動對于家庭間的交往、和睦相處,增進友情也起到積極作用。
以上是我個人關于家庭文化影響素質教育的粗淺的看法,家庭文化的作用決非只影響素質教育方面,他對于社會群眾文化的發展,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都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家庭文化作為一種特殊的群眾文化,隨著社會文明程度的提高,它的魅力將吸引更多的人們來研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