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潔
現行的教材內容,有相當一部分作品,特別是有些器樂曲,冗長且沒有特點,離當今學生生活時代相距甚遠。學生為了理解他們要學習很多與之相關的時代背景知識,而這些,尤其是關于外國十七、十八世紀的歷史、經濟、政治、社會甚至宗教等等文化背景,往往是任憑這些十五六歲孩子想破頭腦也無法理解。加之音樂教師又不是歷史老師,無法也沒充足時間為他們做更多更詳細的解釋,他們怎能愛聽?以本人多年的教學經驗來說,現實音樂課堂狀況很多時候常常是這樣的:教師越是做詳盡的分析講解,學生越是表現出決不愛聽的狀態來。有些膽大的學生干脆大聲抗議說:“老師啊,能不能講些別的,我們聽得頭都大了?聽些近期的,離我們生活不太遠的,當代流行的不行啊?”他們的話反映了大多數學生的心聲,因此每每換來更多的支持聲。教得久了,聽得多了,我也暗暗反思,難道真的就不能嘗試一下嗎?所謂有“需要才有市場,存在即是合理的”。在考慮如何在完成課本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做個大膽的嘗試,讓流行音樂走進高中音樂課堂。
一、端正態度,正確認識流行音樂
作為音樂一種形式的流行音樂有它自身的特點:節奏簡潔明快,歌詞語言生活化,易于被聽眾接受。流行音樂雖然不具高雅音樂的生命力強,但是其表達了青少年們內心的真實情感,這些都是讓青少年學生對其熱衷的原因。對音樂教師而言,重要的是在于將流行音樂結合到音樂課堂中時,如何引導學生正確對待流行音樂。這首先需要教師對流行音樂有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引導好學生對于流行音樂的態度。
二、 關注學生發展,了解學生心聲
正確認識和把握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是引導學生能夠正確對待流行音樂的關鍵。作為音樂教師,首先應清楚中學階段是青少年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特殊階段,他們的自我意識行為增強,對異性充滿好奇,對朦朧的愛情開始向往。同時,青少年的心里發育程度還不夠完善,自我控制能力也必然相對薄弱,對生活、人生的思考也不成熟,向往與異性交往。流行音樂大部分體現了現實的感情生活,其節奏簡潔明快,能符合青少年尚未淺薄的欣賞觀和愛情觀,所以他們對于流行音樂情有獨鐘。相反,課本上的欣賞歌曲在他們看來就覺得枯燥乏味,沒有情趣了。然而事實卻是課本上所選的歌曲都是經過仔細推敲和篩選的,所以音樂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精心備課,上好每一節課。
三、結合學生興趣點,指導學生專題鑒賞
在新課改的教材中將通俗音樂、大眾音樂設置為一個獨立的章節。這樣,教師可以再音樂課堂上設計若干個學生引導學生進行音樂鑒賞。中學生具有強烈的求知欲,而且總是緊跟潮流時代的步伐,如果只是單單的聽一些音樂,幾首歌肯定是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的。本人認為,可以針對學生的興趣愛好點,結合實際,選取優秀的音樂作品讓學生鑒賞,并引導他們深入學習音樂知識。
例如,教師可以安排在課堂上欣賞爵士樂,爵士樂由美國黑人創造,是具有獨特的旋律和節奏的通俗類音樂。教師在學生欣賞完,對之有一定了解之后,加以引導和講解,使學生對于國外其它風格的流行樂也進行一定的了解。在上課前,我首先播放了一首周杰倫的歌,聽到這歌,學生們立即興奮了起來,還有很多人跟著唱。當我問學生周杰倫歌曲的風格時,學生們便說出 “R&B”、“Hip-Hop”、“Rap”此類的詞。由于大家對這些都很是出息,我就問學生這些詞到底是什么意思?學生們一聽到這歌問題立即答不上來了,于是我用音樂術語給他們一一解釋,對音樂的節奏特點進行分析。然后再聽一遍歌曲,這次學生總結出了音樂中的R&B風格。隨后,我又選了一首后街男孩的歌,讓學生將兩種音樂對比,分析總結出同異點:R&B音樂源自美國,所以其風格濃郁、鮮明,周杰倫的中文流行歌曲是借鑒了美國的R&B曲風,在借鑒國外音樂風格的同時沒有全部照搬,而且加入中國的音樂元素,如歌詞、音樂伴奏旋律等,都是更適合中國人鑒賞口味的。所以,周杰倫的歌曲是有中國特色的R&B風格歌曲。
這節課以學生熱捧的周杰倫歌曲為切點,使學生能夠對美國的R&B音樂風格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時,可以引導學生對自己喜歡的東西有更加多的了解,在對其音樂有一定了解的基礎上,再進行客觀的評價。
四、借助輔助鑒賞,拓寬學生欣賞視野
除了流行音樂的鑒賞專題歪,也可以在音樂課堂中加入符合主題的優秀的音樂作品作為補充,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對教學的內容有更加深入的了解,一方面也可以拓寬學生們的欣賞視野,讓他們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線上感受音樂內容,同時還可以調節課堂的氣氛。
總而言之,流行音樂的發展時與社會的發展相適宜的,體現著這個時代的一些特點。因此,不同時代的流行歌曲的風格和內容都有所不同。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流行音樂是一本教科書,而且更為生動,更能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從音樂中感受生活,熱愛生活,并終能改造生活,這樣的音樂教育才是我們如今大力提倡的素質教育。
參考文獻:
[1]何祥翠.淺談如何讓流行音樂走進高中音樂課堂[J]. 中小學教育. 2011(3):15
[2]呂芹珍.高中音樂課滲透流行音樂欣賞的實踐與思考[J]. 中學教學參考. 2012(6):84-85
[3]周國歧.流行音樂與高中音樂課的親密接觸[J]. 考試周刊. 2011(75):22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