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美玲 王利云
摘 要:教育是愛的事業,愛是托起教育的基石,是教育必備的道德情感品質,是教師教育的靈魂。技術學校的學生需要更多的愛。
關鍵詞:樹立目標;感化;實踐活動;凝聚力
教育是愛的事業。“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是著名教育家夏丏尊先生的至理名言;“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是陶行知先生對教育之愛的理解。著名教育藝術家李燕杰教授曾深有感觸地說:“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教育藝術都產生于教師對學生無比的摯愛之中,愛是教育的靈魂。”
一、愛學生,就要幫助他們樹立明確的學習目標
作為跨入技術學校大門的學生來說,大多表現得不自信、目標模糊、生活信念不明確。開學之初,我就通過講優秀畢業生的事例來鼓舞學生,讓他們懂得條條大路通羅馬的道理。讓每個學生在心中定一個目標,或是和初中同學比一比,三年后誰的人生更有價值、人生閱歷更豐富;十年后誰為社會做的貢獻更大;心中明確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的道理,抓住寶貴的學習機會和時間,使自己變得更強大、更有實力,更能經得起社會的考驗。
班上的魏琦同學到校一個多月后,課余時間經常在網吧玩游戲,很少和同學交流,也幾乎不參加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我了解到他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也沒什么文化,靠開一家小店維持一家人的生活。可魏琦卻拿著上千元的手機,每月零花錢遠比同學超出好多。很明顯,魏琦同學沒有學習、生活的目標。對此我找他談心,告訴他作為即將成人的男子漢來說要有一種責任和使命,以及走向社會歷練的勇氣。靠什么?不是父母的供養和網吧游戲的虛無縹緲,而是腳踏實地的做人做事,是在集體生活中點點滴滴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經驗,那么此時要做的就是學習。師生之間沒有嚴厲的批評、沒有嚴肅的話題,我只是幫助他分析清自己的現狀,以及當下自己該怎么做。幸福快樂的人生是靠雙手創造的,不勞而獲的人生是可悲的。經過那次談話后魏琦同學的轉變很大,同學們多了一名親密的伙伴,他父母高興地打電話來說孩子長大了、懂事了。教育不是什么輝煌的篇章,而是流入人內心深處的清泉,只有讓人心里溫暖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二、愛學生,就要用父母般的愛感化他們
在平時的工作中,雖然班級事務多,教學工作頭緒多而雜,但我堅持每天找一名學生談話,起初是有針對性地找學習、生活以及人際關系都處理得不太好的學生去談,以多種形式幫助教育他們,以慈母般的愛心去感化他們,舉一些名人成功的故事及班級里有特大進步的同學的事例去引導他們。由此取得學生的信任,他們就會明白教師的良苦用心。后來將談話擴大,和平常一向就表現不錯的學生談,讓優秀的孩子更加優秀,所以學生都很尊重我。
有時,我發現班里的反常現象,只要一個眼神,學生立刻就明白了我的意思,進而對自己嚴格起來。
三、愛學生,就要在實踐活動中拉近彼此的距離
豐富多彩、健康、活潑的集體活動是班集體凝聚力的添加劑,它對形成正確的班級輿論、加強班級精神文明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技術學校的學習也不是特別緊張,學校組織了大量的社團活動或各種文娛比賽活動。我發現在每一次的活動中只要有班主任的組織和參加,學生積極性都特別高,而且效果好,不但能給更多的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機會,還可以增強班級凝聚力,拉近大家心與心之間的距離,真是一舉多得。
記得在開學初,“美化班級”活動中,我將班級成員分成六個小組,每組由一位學生負責,幾位組長開會統一了班級布置主題,便著手開始了準備,每一位學生都能盡其所能,有的畫畫,有的寫字,有的出新點子,學生之間既開始了競爭,又必須配合完成任務,短短一周時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將教室面貌煥然一新,在評比中,我們班當之無愧被評為“優勝班級”。因為都是學生親自布置的教室,所以墻壁上的每一張紙都被愛護的“毫發無損”,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一次的集體凝聚力,之后,班級活動開展了很多,有教育型的主題班會“春暉是我家”“明真理,做真人”;有娛樂型的“校園文化藝術節”“歌詠比賽”等。在活動中學生獻計獻策,組織得非常好,因此,在活動中我們的班級總能獲獎,也使大家更團結了。
愛是托起教育事業的基石,是教師必備的道德情感品質,也是教師教育的靈魂。在教育過程中,愛是潤滑劑、是催化劑,它能加快教育的進程,提高教育的效果,教師應向學生傾注更多的愛,讓學生在沐浴著愛的情感中,接受教育,健康成長,而作為技術學校的學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愛。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成功的靈魂。”
愿每位教師愛心永駐。
參考文獻:
[1]周明星,連凌云.成功班主任全書:中.人民日報出版社,2000.
[2]陶行知.陶行知文集.江蘇教育出版社,20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