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娜
摘 要:語文教學主要任務是讓學生學習語文,獲得運用語文的能力,這一能力的獲得主要靠語文實踐。“綠色閱讀”體現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新的內涵,遵循了母語教學的規律性,摒棄了繁瑣的訓練、步驟教條式的教學方式,還閱讀以本來的面目。
關鍵詞:綠色閱讀;想象;文本
“綠色閱讀”,顧名思義就是注重學生情智的平衡,為學生一生的發展奠基的閱讀教學,它體現了《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新的內涵,遵循了母語教學的規律性,摒棄了那繁瑣的訓練、步驟教條式的教學方式,還閱讀以本來的面目。
那么,應該如何對學生播種“綠色閱讀”呢?對此,我談談自己的幾點看法及體會。
一、引生入文,與主人公同行
“綠色閱讀”律動著孩子生命的脈搏。如果說孩子不能展開想象的雙翼,那么,生命的樂曲中就不能再現課文美好的意境,課堂將不能成為孩子演繹課文的場所,語文課堂也就沒有生命綠色。所以,提倡“綠色閱讀”,就是要讓學生走進課文,與文中的主人公同行。
課本劇的表演就是一種富有創造性的“綠色閱讀”。小學語文教材就有許多不同體裁的課文,它們有著很強的故事性和形象性,符合兒童的想象力和表現欲。這種表演的基礎就是對課文文字的詮釋、解讀、研究。進行表演的過程就是在琢磨課文,推敲語言,體會情感并如何“形諸于行”的體驗過程。排演的過程雖得花費不少精力,但學生卻樂此不疲。記得我在教學奴隸英雄這篇課文時,為了使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奴隸主貴族的罪惡和奴隸制社會的黑暗以及學習斯巴達克的勇敢,我在課余時間指導學生排演該課本劇。為了創設一個良好的情境,我把班級布置成了一個“斗獸場”,在四周插滿小旗子,桌子排成正方形,并準備了獅子面具、紙做的標槍等一些道具。把重點放在指導學生讀好課文中的對白,至于動作方面的表演就讓學生自己去想象、創造、發揮。
在排演時,令我出乎意料的是學生如此全身心地投入,像模像樣,別有一番洞天。我班的一名學困生對表演課本劇情有獨鐘,他把奴隸英雄斯巴達克表演得淋漓盡致;平時在班上不敢舉手發言的一名膽小的學生只是飾演一個小角色,卻把課文人物內心表現得生動形象。這時一名對語文課不是很感興趣的學生看了,來了興致,便自告奮勇說:“我愿意當那只兇猛饑渴的大獅子。”表演時,他演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令我不禁嘆服。在座的學生看了來了勁兒,更是躍躍欲試,有的說:“我愿意飾演奴隸主貴族。”有的說:“我愿意飾演觀眾。”有的說:“我愿意飾演司令官。”……當時,我被這濃濃的氣氛感染了,熱情高漲,便請自愿表演的學生進行表演,班級立刻成了一個劇場,熱鬧非凡。排演完后,便利用班隊課組織學生進行演出,并請其他老師觀看。當時,學生的表演獲得了老師的好評與稱贊。學生高興極了,在學習語文中品嘗到了成功的喜悅。
一段時間的嘗試后,學生對學習語文的興趣更濃了,他們視學習語文為一種享受,因為他們明白了只有聽好課才能演得好。過后,學生又自動排演其他的課本劇。通過課本劇的排演,我和我的學生一樣受益匪淺。我深深地感觸到:閱讀課文的思想內涵和語言形式,已經能動地轉化為學生的親身經歷和自我認識,同時又促進了學生之間的理解與合作,促進了學生情感、認知和生理的全面發展。此時我明白了注入孩子生命的是什么?不是簡單的課文內容、不是簡單的課本劇而已,而是孩子的創造力在生根發芽,這是孩子的生命在放聲歌唱,孩子在快樂地學,幸福地學。這才是“綠色閱讀”的真諦,也就是我們閱讀教學的本來面目。
二、引生品文,與文本對話
“品嘗”課文如同“品嘗”美味的佳肴一樣,美味佳肴不品不嘗就會失去了“美味”,失去了作家的美意,失去了編者的美意,失去了小學語文教育的美意,失去了時代的美意,所以,課文要品嘗,會品嘗課文的學生才是真正會學語文的學生,所以“綠色閱讀”的奠基作用就不言而喻了。
例如,我在教學《林海》這篇課文時,為了讓學生“品嘗”到課文的味道,便按照課文的要求,設計了不同層次的朗讀。當學生讀到“興安嶺多會打扮自己啊,青松作杉白樺為裙,還穿著繡花鞋”這一句的時候,我趕緊說:“啊,好美啊!同學們,你們看見了嗎?好美的景色呀!”同學們見了,驚異極了,但卻興致勃勃的。我便露出喜悅的神色,興高采烈地說:“老師看見大興安嶺成了一位溫柔又美麗的姑娘了,她穿著碧綠的上衣,銀白色的裙子,五顏六色的繡花鞋,慢慢地向我走來了。”學生聽了,都不由自主地笑了。當學生讀到“興安嶺酒廠中所造的紅豆酒就是這些小野果釀成的,味道好極了”這一句時,我舔了舔嘴唇,說:“同學們,你們讀出滋味來了嗎?看,老師的口水都流出來了。”學生見了,都情不自禁地吧嗒吧嗒嘴,體味其中的滋味。此時,我趁熱打鐵:“現在,我們來盡情地讀一讀,看誰能把課文里嶺的‘多與‘溫柔讀出來?誰能把林間紛飛的落葉讀到我們的手心里面?誰能把興安嶺酒廠中的紅豆酒的滋味讀到自己的口中來?”學生一聽,眼里放著光,不服輸的勁頭來了,課堂里每個角落的學生都在認真地、有滋有味地練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此時的閱讀已成為學生的一種需要。有人說“需要是最好的老師”。這話說得太對了。那么,閱讀的過程就是學生創新實踐的過程,學生已經在自主地投入地學習。“綠色閱讀”的確使孩子們享受生命,享受生活,享受童年。
我相信,任何一種教學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時候,必然能綻放出朵朵教學奇葩。“綠色閱讀”就是一種自然的、情不自禁的感悟、誦讀、積累,是一種樸素而又簡單的閱讀過程。“綠色閱讀”就是在創設情境,創造機會,采取多種方法讓學生充分讀書。播種“綠色閱讀”就是讓我們教師無時無刻記著還閱讀本來的面目,讓學生的生命在“綠色閱讀”中熠熠閃光,讓學生在“綠色閱讀”中充滿歡笑,播種“綠色閱讀”吧!讓我們的課堂成為學生放飛希望的沃土吧!
(作者單位 福建省石獅市鳳里街道寬仁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