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勝攀
摘 要:現在的孩子需要什么?需要快樂,需要寬容,需要良好的習慣。
關鍵詞:孩子的需要;快樂;寬容;習慣
時下,在課堂上,教師總是要求孩子要把雙手規矩地放在桌子上,端正地坐著,稍微有什么異動就會大聲地訓斥;中午,本應該是孩子們玩耍緩解疲勞的時候,教師卻總是要留那么多的中午作業;在家里,家長總是抱怨自己孩子的分數太低、太低,買了一大堆課外資料覺得還不夠,還要孩子去參加各種補習班……
在減負的口號喊了這么多年的今天,孩子的書包卻還是鼓鼓的,他們被教師和家長強加在身上的課業負擔壓得喘不過氣來。而作為“給予者”們,卻總是“一廂情愿”地要求孩子這樣做或是那樣做,從未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這些是孩子們所需要的嗎?我們的孩子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呢?下面,筆者想就三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我們的孩子需要快樂
快樂應是小學階段孩子的主要特征,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一個重要的因素,學生只有感受到了快樂,樂觀、開朗、自信等性格才會形成。因此,孩子在學校學習和生活首先應該是快樂的。作為教師,應帶給孩子快樂。這就要求教師少給孩子一些束縛,取消過多的課業負擔;多讓孩子參加一些活動,讓他們在活動中得到鍛煉;要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多和孩子做游戲,交朋友。作為家長,要少一點“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理,尊重孩子意愿,平等對待孩子,和和氣氣地與孩子進行溝通。這樣,我們的孩子就會快樂地成長。
二、我們的孩子需要寬容
孩子是純真的,什么都不懂,在成長的過程中,難免要犯錯。孩子就是在犯錯與成長的交替中最終成才。不管是教師或家長,都要善待孩子的錯誤。具體來說,要少一些冷眼相對,多一些關愛;少一些懷疑,多一些信任;少一些指責,多一些引導;少一些懲戒,多一些信任。寬容是一劑良藥,可以撫平孩子心靈的創傷;寬容是一滴雨露,可以滋潤孩子茁壯成長。
三、我們的孩子需要良好的習慣
有人說,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成就人生。在學校,教師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習慣,除了培養孩子良好的衛生習慣,還應培養孩子好的讀書習慣、寫字習慣、思考習慣、作業習慣等。不僅要教會孩子怎樣去學習,還要教會孩子怎樣去做人。在家里,要讓孩子學會尊老愛幼、孝敬父母,做一名懂得感恩社會、知恩圖報的好孩子。
總之,我們的孩子需要關愛。愛就是教育,沒有愛便沒有教育。偉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說“愛滿天下”。給予孩子快樂,寬容對待孩子,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把愛毫不吝嗇地撒給孩子,讓他們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從而快樂、健康地成長。想孩子所想,予孩子所需,才是我們每位教師和家長應該做的事情。
(作者單位 重慶市酉陽縣桃花源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