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軍
摘 要:伴隨著我國信息化與經濟化社會進程的發展,以及《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的指導下,全面貫徹與落實“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強調教師教學職能的多元化、素質化以及知識化,主張教師教學設計精心化、教學結構合理化、教學內容綜合化,以鼓勵學生個性發展與學習興趣為主導,構建一個自主、合作與探究性學習的情境化教學課堂,從而提升現階段高中語文教學效率。
關鍵詞:高中語文;情境化教學;多媒體
一、高中語文情境化教學的概念及其特點
伴隨著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其教材編排上有了很大的革新與優化,利用插圖、文字說明、多媒體動畫等輔助教學,一般情況下,教師便結合教材文本內容上所展示的插圖或者內容情境,進行新穎化、知識化以及生活化的多媒體情境圖片、視頻或改編情境短劇等,使得教學內容還原成可視化、生動與形象化的教學文本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逐漸養成高中語文的學習興趣。如此教學,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其青少年時期強烈的表現欲,啟迪其思維的創新能力,擴展其學習范圍,開發其智力等。除此之外,基于筆者近些年來的教學實踐,對于高中語文情境化教學的特點,初步概況為三點:(1)形象逼真;(2)情深意長;(3)知、情、意、行融為一體。
二、簡述多媒體情境化教學
新課改下的高中語文教學,在教學方式的運用上,往往強調多種教學方式的混合式教學,使得其教學過程更具系統化,教學內容更全面化,學習興趣更多元化,從而提升其高中語文教學效率。
多媒體教學,其本身屬于信息技術教學的范疇之一,是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師的基本職業技能之一,是衡量一個高中教師基本素養的重要指標。根據新課標的規定,強調教師應運用信息技術下的多媒體教材、軟件以及設備,進行其教學文本的輔助與擴展,從而使其教學更具高效化。
在多媒體情境化教學過程中,筆者認為,音樂、圖片、視頻等信息傳播三元素缺一不可,力求把三元素有機地綜合在一起,相輔相成,促進學生對于教學內容的學習、理解以及深層次的感受。例如,在《竇娥冤》教學過程中,在進行文本教學之前,教師可播放《竇娥冤》的音樂劇、戲劇、相關插圖等,切記教學時間拿捏到位,如此,借以其生動與形象化的多媒體情境,促進高中生的語文學習心境,激發其學習語文的興趣,更好地為接下來的文本教學創造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最終實現高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蘇麟.高中語文情境教學模式探討[J].神州,2012(10).
[2]谷明明.高中語文悲劇性作品審美教學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2(05).
(作者單位 湖南省懷化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