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憲波
摘 要:“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何況是孩子?孩子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所以孩子更需要別人的寬容,尤其是老師的寬容。
關鍵詞:改正;寬容;愛心
一、營造寬容的環境,讓孩子感受到關愛
學校是一個大家庭,教師的角色就是“家長”。在這個大家庭里,總有一些學習成績好的孩子,也有一些不太愛學習的孩子。一個有師德的教師應該善于營造一個愛的環境,讓所有的孩子,包括后進生都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在師德的字典里,沒有絕對的“后進生”,更沒有“容不下”的孩子。
記得我剛剛接這個班時,十八名學生中就有五名單親家庭的孩子,他們任性、懶散、我行我素、不愛學習。自習課不能遵守紀律,科任課搗亂,無理取鬧,搞得教師經常不能正常上課,還有的自卑,低調不上進,什么活動都不愿參加。面對這樣的一群學生,我很頭疼,也很憤懣。有一次英語課上,一名男生在課堂上搗亂,還跟教師動粗,無奈英語老師到辦公室找我,作為班主任,我當時真的很生氣,很想發火。可是,我看到他那臟兮兮的衣服,瘦瘦的小臉時,我不忍心了,我沒有發火,原諒了他,寬容了他。繼而耐心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努力發掘他的閃光點,給予表揚、鼓勵。在班集體中,我編排學習、生活小組在學習上幫助他們,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他們身上傾注教師更多的關愛,更多的諒解。由于為他們營造了一個寬松的環境,所以打破了他們原來的思維定式,提高了他們的自我約束、自我控制的能力,慢慢地他們與大家親密地融合在一起了。
二、善于忘記,給孩子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人不可能不犯錯誤,何況孩子,孩子犯錯誤是很正常的。而作為教師應該懂得“忘記”學生曾經犯過的錯誤,毫不虛偽地去關心學生,引導他們,把他們帶進寬容的世界。其實,教師在寬容學生的同時,也教會了學生如何寬容別人。只有寬容的教育氛圍才有利于學生的全面成長和個性發展。教師不會因為寬容而失去威信,平庸的教師也不會因為粗暴而平添尊嚴。
作為人師,我們應多給孩子一些尊重和寬容,善待孩子的“黑點”,并加以正確的引導。寬容的教師潤物無聲,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孩子文明的舉止和高尚的人格。讓我們擁有寬容,保持寬容吧,因為寬容是一種異樣的愛。
(作者單位 吉林省靖宇縣第一參場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