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林昭
摘 要:從三個方面介紹了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鼓勵學生每天練筆,模仿課文寫,從自己的所見所聞中獲取素材。
關鍵詞:學生;作文能力;多寫
游泳冠軍是“游”出來的,作家是“寫”出來的。學生的寫作能力怎樣才能提高呢?我認為多“寫”是辦法之一。為此,我平時就很注重學生練筆。那么怎樣練呢?我的辦法是“三寫”。
一、天天寫,養成習慣,培養興趣
俗話說:拳不離手,曲不離口。魯迅也說,寫作沒有什么秘訣,唯一的辦法是多看多寫。每當我接手新一屆學生,我對學生提出的第一個要求就是:準備兩個筆記本,一個是“五句話作文”本,一個是“好詞好句”本。從開學第一天起,要求學生一日一篇作文。有時是命題作文,有時是自由作文。篇幅可長可短。一句話、兩句話……都行,所以叫五句話作文。開始那些作文水平中下等的學生很怕天天寫,老寫不長,經過半個月、一個月的堅持之后,開始見了成效,中等生作文的篇幅開始長了起來,下等水平的學生,一次也能寫出一二百字了。到后來,人人都喜歡作文了,也不畏懼作文了。
為了鼓勵他們,提高寫作興趣,我準備了一個五角星圖章,每天的作文我都要進行星級評價。一顆五角星代表一個方面。如,第一顆代表詞語用得好,第二顆代表開頭結尾好,第三顆代表中心突出等等。每次五句話作文本發下去了之后,學生看到自己的作文打了三顆、五顆紅五角星時,高興得歡呼雀躍。到學期結束,看誰的五角星多,按名次發獎,更加激發了學生作文的興趣。
二、讀了課文模仿寫
大家知道學習繪畫有個重要的方法是臨摹。我認為學習寫作文,也需要“臨摹”——就是仿寫。課文是最好的范本,有的課文語言優美,有的課文語言嚴謹,有的主題好。我就仿照課文的特點,指導學生進行一一仿寫。如,學了《窮人》這一課,我就要求學生仿照課文,通過心理描寫,反映人物品質。學了《桂林三水》就仿照這篇課文的結構特點,寫家鄉的景物。現在課本中的文章都是按一定的主題編排的,如,學完一組反映母愛父愛的課文后,就結合實際,寫父愛母愛的文章。學了開頭結尾照應的文章,就模仿寫。通過不斷的仿寫,學生漸漸摸到了作文的門道。
三、寫所見、所聞、所經歷的事
小學生生活面窄,尤其是農村小學生生活面更窄。學校生活、家庭生活幾乎構成了學生生活的全部。然而,只要認真指導,認真觀察,也有取之不盡的素材。如,在學校里,學生每次參加一項活動后,我便立即要求學生寫下來。如,開學典禮、莊嚴的升旗儀式、熱鬧的運動會、逃生演練自救等等。抓住機會,不放過練筆的機會。除此以外,還有發生在食堂里的事、宿舍里的事、教室里的事、同學之間的事、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事都可以寫。回到家里,要求學生認真收看自己喜歡的電視節目、觀察家里的親人、積極參加家務勞動。回到學校后,再把所見所聞寫成文章,或記人或寫事或寫成觀后感等等。一學期結束,學生少則寫了一萬多字,多則寫了三萬多字的習作。
最終通過“三寫”,絕大多數的學生作文有了本質的提高,由不敢寫到敢寫了,由寫不長、寫不具體,到寫長、寫具體了,由不會用詞到會用詞了,學生的作文思路開闊了,想象豐富了。
(作者單位 湖北省鐘祥市舊口鎮高集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