晁向春
摘 要: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半壁江山,如何讓學生寫出文質兼美的文章,應是語文教師探索的一個重要課題。關注學生生命體驗、心路歷程,讓學生通過自主寫作充實自我精神,提升人生境界,是新課程標準對作文教學的重點要求。
關鍵詞:情感;個性化;蓄足水源
寫作能力是語文素養的綜合體現,《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指出寫作的總目標:“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達自己的意思。能根據日常的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我認為語文教師可從以下幾方面來實現這一目標。
一、培養學生情感態度
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寫作的情感態度目標的實現,教學的重點應放在寫作的興趣和自信的培養上,讓學生愿意寫作,熱愛寫作,將被動的“要我寫”轉變為主動的“我要寫”,使學生對寫作有興趣,進而樂于書面表達。把寫作教學的情感態度目標重點放在興趣、自信、習慣的培養上,這是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的。因為寫作的興趣和自信,是一種內驅力,來源于寫作的合作和交流中所產生的成就感,而這一點在過去是被忽略的。
二、激發學生個性化表達
作文是一種表達,一種交流,是學生精神生活的反映。作文應是學生的自我升華,在作文里他們不斷審視自己,校正自己精神的航向,從而使自己的精神健康發展。作文是學生自己的“精神家園”,是自己的人生的“史記”。因此,在作文中要求學生說真話,抒真情,把作文當作學做真人的一種歷練。在強調真實的同時,鼓勵自由表達,個性表達,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
三、培養適應社會實際需要的寫作能力
“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議論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重視作文教學的實用性與社會需要,“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這些要求都是為了使學生“能根據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在寫作方面還重視過程和方法、知識和能力的融合。在初中階段,還提出了具有實踐性的綜合要求:“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應抓住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讓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這一切都可以看出寫作教學有注重培養適應社會實際需要的寫作能力的要求。
四、培養學生獨立寫作意識
教師在寫作教學中,應引導學生認識到,寫作是一種自我表達、與世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一種生命的活動,精神的活動。自己是寫作的主人,寫作是自己的事情,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獨立完成,別人只能給予指導,而不能越俎代庖。為此,所有與寫作有關的事,都應該自己去做。素材自己去積累,角度自己去斟酌,主題自己去提煉,形式自己去選擇……要事必躬親,一切都要獨立完成。
“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還意味著要養成自主寫作的習慣。在日常生活學習中,學生要留心觀察周圍事物,善于思考有關問題。有了有意義的題材,要能夠及時地記錄下來;有了新的感受、體驗,要能夠立刻付諸筆端。久而久之,學生就會自覺自愿地完成寫作任務,養成自主寫作的習慣。
五、強化對學生寫作興趣的培養
怎樣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呢?首先,要讓學生認識到寫作是自我表達和人際交流的需要,是每個人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其次,在寫作訓練時要創造一種民主、寬松、和諧的教學環境和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寫作,允許學生大膽設想,敢于質疑,鼓勵創新思維,激發不同觀點的碰撞。再次,要提倡學生寫有個性的文章,要表達他們的氣質和特點,在立意、謀篇、造句等方面擁有自己的特色,不要隨大流。最后,教師要采取激勵措施,關注拔尖的個體,也要顧及其他人,尤其是弱勢群體;既要善于發現文章的整體美,又要能夠及時挖掘文章的閃光點,及時給予褒揚,以此激發學生對寫作“有興趣”的熱情,從而樂于表達。
六、拓展寫作空間,鼓勵自由表達
語文教師要積極鼓勵學生走出課堂,走進社會生活。盡可能放開對學生寫作的束縛,減少命題寫作,提倡學生自主擬題。鼓勵學生寫觀察筆記、生活練筆、讀書筆記,讓學生自由自在地寫自己喜歡寫的內容。即使是命題作文,也要注意切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和認知水平,使學生有發揮的余地。可以多出幾個題目,讓學生有選擇余地;也可以只劃定一個范圍,讓學生自擬標題、自由立意、自由選材。教師要盡最大可能減少對學生的統一要求,可以不限文體,不限時間,不限內容,不限字數……總之,讓學生在開放的寫作空間里,放飛他們想象的翅膀,馳騁他們思維的快車。
七、豐富閱讀,蓄足水源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本是學生學好寫作的最好的老師,大量的閱讀有助于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擴大閱讀,要重視向課外擴展,鼓勵學生主動熱情地閱讀圖書、報紙、雜志,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內容。書刊的經典性、思想性、基礎性、批判性符合學生各方面素質發展的需要。可以組織一些閱讀興趣小組,讓學生交流讀書的心得體會;也可以以講故事、開辯論會的形式鍛煉學生的口才……
寫作,是各種知識的綜合運用,沒有豐厚的知識積淀,很難寫出思想深刻、內容豐富、新穎別致的好文章來。之所以有不少學生寫作時咬筆頭,即使寫了,也是干巴巴的,其主要原因就是他們肚子里沒內容,無話可說。因此,通過廣泛閱讀,學生既可以從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的詩文中汲取健康的思想和藝術的精粹,同時又積累了大量詞匯和第二手寫作材料。通過閱讀,學生的視野開闊了,信息增加了,知識豐富了,思維活躍了,再不會為“無米之炊”而苦惱。
參考文獻:
[1]周成平.中國著名特級教師課堂魅力經典解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2]于永正.于永正語文教學精品錄.徐州:中國礦大出版社,2002.
[3]李鎮西.追求“語文—生活—人格”的和諧統一.語文教學通訊,2000.
(作者單位 江蘇省泗陽縣盧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