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愛華
摘 要:職高中所教授的內容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和針對性。在講解種植學科目時,要想提高教學效果,并且體現其內容的實用性,就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增加趣味性和實踐性,讓學生能夠切身了解和掌握種植學知識。針對種植學特點,提出了幾點關于提高種植教學趣味性和實踐性的措施。
關鍵詞:種植學;趣味性;實踐性
職高中所講述的種植學內容能夠體現我國科教興農的戰略,也能夠促進我國農業朝著更高的水平發展。要想提高教學的效果和實用性,必須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并做到學以致用,將種植學的知識和農業生產結合在一起。這樣既能夠提高教育教學的趣味性,也能夠提高教學的實踐性。
一、提高種植教學趣味性的策略
1.靈活地運用教材
教材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要載體,能夠幫助學生獲取種植知識。教材有科學性、思想性和邏輯性等主要特征。教師在講解種植課時,不能將課本作為唯一的講解依據,應該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這樣既便于學生記憶和理解,也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在農學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教材中的素材也呈現出多樣化趨勢,雖然教材中的內容較豐富,但真正能夠用到的知識并不多,大部分內容都不能在實際中得到應用。職高學校的教師不能只將講述課本內容作為主要任務,應該組織專業教師開展科學研究工作,對教材的精華部分進行提取,大膽地刪除不適合應用的內容,并在教學過程中加入實用性的教材內容,這樣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2.運用多種教學手段
在教學模式不斷完善的過程中,教學手段也在朝著多樣化和現代化的方向發展。在講解種植學內容時,如果只是運用說教式的教學方式,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這就需要使用實物教學和演示教學的手段來體現豐富的教學方式,從而使現代技術在教學中發揮其優勢和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色彩艷麗的掛圖、實物標本以及多媒體進行教學,這樣就能夠使原本抽象的教學內容變得直觀化,也能夠使復雜的教學內容變得簡單化,從而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學習和掌握種植學的相關知識。多媒體教學是現代教學觀念的最佳體現,也是發展現代教學模式的重要條件。農學涵蓋的內容較廣泛,要想在有限的教學時間中將大量的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并提高教學效果,就需要發揮多媒體的重要作用,這種方式不僅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能夠實現資源的共享。
二、提高種植教學實踐性的策略
1.建設實踐教學基地
校內實踐基地的建立能夠為應用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條件,學校要想提高種植教學的實踐性,就需要開辟具有一定規模的種植實踐基地,這樣才能滿足花卉、食品、林果和蔬菜等方面的教學需求。在建設管理方面,應該保證實踐基地和農學生產的一致性,盡量構建出真實的實踐環境,建立起提高學生技能的新型教學模式。學校還應該積極建設校外實踐基地,這樣才能對職高的種植課題和實踐項目進行完善,同時也能夠擴大實習品種的范圍。學校可以和生產單位構建對接關系,并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則來簽訂協定,從而為學生創造生產實踐的機會。這樣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生產實踐能力,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將理論知識充分運用到實踐活動中,實現實踐、知識和技能的統一。
2.合理安排實踐時間
種植專業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由于其研究的主要對象是作物,而作物的生長周期較長,北方地區在一年中只能種植一季作物,所以學生的實踐活動只能安排在作物的生長季中,由于作物從備耕、播種到收獲大約需要6個月,所以應該將學生的時間定為作物的一個生長周期。但在四年制的學習過程中不適合安排較長的實踐,所以可以將畢業生的實踐安排在春季,8周的時間就能夠完成春播生產的整個過程。其余的管理實踐過程可以在校內實踐基地完成,這樣就能完成作為整個生產周期的實踐過程。
3.完善實踐考核標準
要想完成實踐性的教學任務,就應該對實踐考核標準進行健全和完善。在針對植物保護專業的學生開展教學實踐課程時,需要學生將植物種好、管理好,還需要學生能夠準確地識別病蟲害以及發病的特征和規律,并做好控制措施。在開展實踐考核時,應該盡量呈現靈活性和多樣性,增加專業考核和過程考核的比重。將作物的試驗記錄、生產總結、病蟲試驗、種植管理和出勤率等作為考核的主要指標。
農業是促進我國經濟發展和國家穩定的重要保障,職高之所以開展種植學科目,是為了給我國農業發展輸送更多的人才。種植專業本身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枯燥性,如果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過程中增強教學的趣味性和實踐性,這樣既方便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聯系在一起,也能夠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宗玉美.種植課堂教學中的導入藝術[J].沙棘,2010(12).
[2]薛中華.如何提高種植教學的趣味性與實踐性[J].中華少年,2012(20).
(作者單位 江蘇省東臺第二職業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