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登文
摘 要:在中職院校的素質教育中,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目前中職院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中普遍存在枯燥乏味、內容空洞的情況,這極大地影響了思想品德教育課程的實際成效。從中職院校思想品德教育途徑進行了探索,旨在尋找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途徑。
關鍵詞:中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新途徑
中等職業院校教育在我國教育體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學生同樣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建設者,中等職業院校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僅關系著學生個人的成長,更關系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能否順利推進。因此,為了適應新時期、新形勢和新任務的要求,中等職業院校需要對學生加強思想品德教育。
一、中職院校加強思想品德教育的意義
中等職業院校培養的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建設者,絕大部分中職院校的學生在畢業后會直接參加工作,融入社會。因此,中等職業院校學生的思想品德狀況不僅關系著學生的個人素質,更關系著我國社會從業者的整體素質,直接影響著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前景,具有重要意義。但是,由于當前社會對于中職教育工作普遍存在偏見,中職院校本身的工作重心是職業技能的培訓,對于學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問題重視程度不夠,這直接導致了中職院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現狀不容樂觀,中職院校的學生普遍存在缺乏政治熱情、法紀意識,學習目的不清、沒有明確的理想信念,言行舉止不雅、缺乏誠信等思想品德問題,因此中等職業院校加強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很有必要,對于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意義重大。
二、中職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新途徑
要想改變當前中職院校學生思想品德的現狀,就必須通過創建良好的社會環境供中職院校學生健康成長;對當前中職院校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和方式進行革新,加強中職院校與學生家庭、個人之間的聯系溝通三個方面來解決。
1.創建良好的社會環境
社會環境對于中職院校學生的成長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這不僅需要政府提供相應的法律政策營造健康的文化環境,更需要中職院校與社會建立聯系。中職院校教育的職責是對學生進行技能和品德的培養,只有中職院校與社會建立良好的聯系,建立適合中職院校學生尋找工作、參加工作的用人機制,才能保證中職院校學生畢業后能有合適的工作機會,促進形成正義公平的社會競爭制度,而不是讓中職學生誤以為工作一定要依靠家庭背景,從而端正中職學生對工作崗位的態度,促進中職學生在學習和工作中務實進取。
2.革新中職院校思想品德教育理念,建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
社會需要德才兼備的人才,有才無德和有德無才都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中職院校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也需要雙管齊下,同時推進職業技能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這需要從兩個方面著手:(1)提高對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的重視。在中職院校的德育工作中,要提高重視程度,堅持“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而不是空談。中職院??梢酝ㄟ^建立專門的德育工作組,對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進行合理規劃和安排,把德育工作的具體情況納入班級考察、學生個人考察和教師考察中,從而提高教師和學生對于德育工作的重視,并提高師生配合德育工作的積極性。(2)建立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對于任何教育工作而言,理論都不能脫離實際,尤其是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一旦脫離了具體實踐,就變成了一紙空談。因此,中職院校要積極建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把教學內容同校內校外的具體活動聯系起來,例如在校內舉辦德育辯論賽或者演講活動;利用校外實習,關注學生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處理生活中的具體問題。
3.加強中職院校與學生家庭、個人的聯系
思想品德教育工作不僅僅是中職院校應該重視的工作,也是家庭教育和個人素質培養的重要工作。中等職業院校的學生大多屬于留守少年,因而中職院校要特別關心學生的家庭情況,給予學生必要的關懷,加強與學生家庭的聯系,通過互相了解,引導家長提高對子女學習狀態和心理狀態的重視,加強雙方對學生的教育。除此之外,學校還可以加強對學生自身素質培養的引導,讓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通過加強中職院校與學生家庭、個人的聯系,加強三方的協調配合,把思想品德教育工作真正落實到各處。
當前,中等職業院校的思想品德教育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但是,只要加強有針對性的思想品德教育,大力推進中職院校思想品德教育途徑的革新,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思想品德教育結合起來,中職院校的思想品德教育現狀一定會得到改善,中職院校的學生也會得到全方位的培養,成為具有高素質的綜合型人才,從而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于泓.請留一點愛給中等生:淺談中等生的教育[J].民營科技,2009(03).
[2]劉俠.少數民族地區中職生職業思想現狀與教育對策:基于湘西地區中職生的調查研究[J].湖北經濟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07).
[3]向斌.淺談中職學生思想道德現狀及教育對策[J].華章,2010(21).
(作者單位 貴州省清鎮市清鎮職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