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楠
摘 要 在經濟管理工作中,會計作為重要的一環發揮著日益關鍵的作用。而改革開放以來,越來越多的會計工作者在職業道德問題上出現了偏差。鑒于此,本文重在論述會計工作者職業道德問題出現的系列原因和解決的措施辦法。
關鍵字 會計 職業道德 主要問題 防范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市場經濟不斷發展,而其中的一個不可或缺的環節就是會計。會計工作是每個單位的核心前沿,而會計的職業道德水平無疑會直接影響到單位的經濟周轉和信息安全等一系列問題。而《會計法》實施多年之后,社會上的一系列由會計引起的經濟問題乃至社會誠信問題仍然層出不窮,這就折射了當前會計行業的一系列不良現象——“潛規則”。如果不及時發現并制止此類問題,長此以往必然不利于建設和諧社會。
一、會計職業道德主要問題
(一)會計工作者的從眾心理
我國在經濟日益崛起的背景下,不少大中企業由于高額利潤的誘惑做假賬。即使高等教育體制下出來的會計工作者也是跟隨大流,職業道德信念動搖,最終因拜金心理誤入歧途,不慎成為企業的蛀蟲,甚至人民唾罵的過街老鼠。目前我國會計行業的現狀是部分會計工作者本身不具有高度的敬業精神和職業道德素質,同時在工作上缺乏公平分配原則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態度,導致無力抵制金錢物質享受等一系列誘惑,逐漸跟隨工作單位大環境或者身邊其他會計工作者一起參與偽造會計賬目等違法亂紀活動來換取當前的蠅頭小利,從而擾亂會計行業職業秩序。
(二)會計工作者法律意識不強
日益淡薄的法律意識使會計工作者職業道德嚴重喪失。作為長期跟金錢打交道的敏感職業,會計工作者本身決定了其對相關法律法規熟悉的必要性,更要敢于堅持自身的原則,將其與國家道德法律制度相結合,認真履行神圣職責。但現實卻恰恰相反不盡如人意。很多違法的操作模糊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很多會計工作者甚至對財會相關法規表示陌生;此外,會計工作由于從屬的職業關系,工作本身也有不穩定性,可以說是完全受制于其單位領導人的授意。
(三)會計工作者所受教育的弊端
中國教育長久的理念就是應試教育。從小學開始,校方更關注學生智育方面的發展,較多地致力于智育方面的教育,而對其他的方面培養顯得非常缺失,比如德育并不太重視,于是學生在人格方面的擁有越來越偏離正軌的缺陷。而日后走入社會,這就導致部分學生組成一個“有才無德”的群體。其進入經濟管理領域的更是難以將職業道德落實,他們雖然擁有豐富的專業技能以及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但是由于職業道德方面的缺失,致使他們無法堅定原則,堅守職業道德,在與金錢打交道時,很容易違法亂紀,偏離職業道德的正常軌道,這樣造成的問題無疑更加嚴重。
二、會計工作者職業道德問題的應對措施
(一)樹立相關工作的先進典型
我們可以大力宣傳先進典型來影響經濟管理工作領域相關工作者的職業道德風氣,使之達到公益廣告的宣傳和感染作用。為此,社會各界需要在各單位各行業以及各個崗位中選擇不同年齡段的榜樣進行立體化的示范,盡量有效地讓先進典型的行為和工作者進行精神思想的傳播。此外,我們還要抓反面典型,通過對其違反職業道德行為的揭露和曝光以及懲罰來警示其他廣大會計工作者,從而來達到強化其職業道德意識的作用。從而讓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不論身處什么級別的會計崗位,只要忽略職業道德、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職業道德水準,就一定會受到社會以及法律的嚴厲制裁。
(二)加大相關法律制裁力度
我們要通過現行的法律制度來約束會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在“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前提下,運用《會計法》和會計職業道德規范,雙管齊下來對會計工作者的思想以及行為進行引導和啟迪。除了對于那些不遵守法律的相關單位和個人已有的腐敗貪污等非法行徑實施行政處罰外,社會法制部門還要嚴厲打擊對違法亂紀行為隱瞞不報甚至狼狽為奸、同流合污的惡劣現象。即便違法行為不嚴重的行為,也要嚴抓狠打予以警示,并要對相關的會計工作者的法律責任進行深入追究,防微杜漸,切不可姑息養奸,任其小違法行為變成大違法行為。另外,我們還要加強普及法制教育,逐漸培養一種正確的觀念:即市場化的經濟在實質上是一種法制化的經濟。而在經濟管理部門的會計工作人員,則更應該融入法律和道德的行為規范,更應該身先士卒,做出榜樣,維持市場化經濟體制的良好秩序。
(三)加強會計工作者德育教育
因為目前許多職業,包括會計工作者等一系列職業都處在社會的大環境中,他們的職業道德會遭受來自其他各行各業的影響和干擾,這是毋庸置疑并且不可避免的。此前說過的學校重視智育而忽視德育是一個問題,因此我國教育行業應該充分認識到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建設,高度重視德育教育,從小培養并建立各行各業從業者的職業道德素養。而除在校學生外,社會還應通過德育再教育來規范會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盡可能使其深入會計工作者的思想并提高和深化他們的精神境界,最終確立符合和諧社會道德規范的職業道德以及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三、總結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在建設和諧社會、并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加強精神文明建設的大背景下,作為國家經濟命脈的咽喉,相關經濟管理部門和單位的會計工作者的職業道德所具有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會計人員職業道德是會計人員在會計工作中應當遵循的職業品質、工作作風和工作紀律的行為規范。加強會計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有利于規范各單位的會計行為,保證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有利于加強經濟管理和財務管理,提高經濟效益,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
現在是知識經濟的時代,人才更是尤為重要。會計工作行業所具有的特性要求從業人員必須認真遵守相關制度、依法履行相關義務。而在工作職業與道德底線發生不可避免的沖突時,從業人員更應堅守住自己和職業的道德底線,對自己和家庭負責,更要對國家、法律、社會和人民群眾負責。
參考文獻:
[1]齊軍.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現狀及解決途徑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 (19):61-62.
[2]左晨芳.小議如何提高會計從業人員職業道德水平[J].中國外資(上半月),2013, (3):84-85.
[3]王鐘平.試論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及存在問題[J].知識經濟,2012, (12):102-103.
[4]吳俊英.我國企業會計信息化的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中國商貿.2012,28(11):53-54.
(作者單位:長安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