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成都市3個圈層區(市)縣在“三圈一體”戰略實施中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如今,成都“雁陣”遞進排列、齊飛共進,各個區(市)縣融合發展,頭雁昂首而起,中雁緊隨其后,尾雁蓄勢待發。
“三圈一體”總體發展情況
總體評價:城鄉社會管理發展水平最高
2012年,成都市在城鄉規劃、城鄉產業發展、城鄉市場體制、城鄉基礎設施、城鄉公共服務和城鄉社會管理“六個一體化”的目標實現程度分別達93.3%、68.6%、73.3%、93.8%、82.3%和95.8%,分別比上年提高3.5、1.2、6.3、3.3、4.3和1.1個百分點。城鄉社會管理是目前發展水平最高的領域,2012年目標實現度達95.8%;城鄉產業發展水平最低,2012年目標實現度只有68.6%。2012年推進速度提高最快的是城鄉市場體制一體化領域,其綜合評價得分與上年相比提高6.3%。
分圈層評價:產業發展實現程度最不均衡
從三個圈層不同評價領域的統籌水平看,“六個一體化”在三個圈層的梯度分布特征顯著,其中三個圈層之間社會管理實現程度最均衡,產業發展實現程度最不均衡,依然是當前各圈層協調推進全市區域統籌發展水平的薄弱環節,特別是第三圈層,2012年目標實現程度只有56.6%,與全市的68.6%相比,相差12.0個百分點,今后在著重培植支柱產業的同時,要兼顧圈層之間的協調。
一圈層:“頭雁高飛”
青羊區、錦江區、武侯區、成華區、金牛區、高新區等中心城區6個區作為第一圈層,區位條件好,發展起步早,是市域經濟的“頭雁”。
經濟發展指標情況
2012年,一圈層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增長20.0%,高于全市1.1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0%,高于全市0.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地均額為每平方公里49555萬元,與上年相比增長13.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7.8%,高于全市1.8個百分點。
發展質量指標情況
2012年,按常住人口計算,一圈層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到76236元,與上年相比,增加11646元,增長12.4%;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7.3%,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服務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5.4%,高于全市16.3個百分點;服務業地均增加值由2011年的每平方公里47331萬元提高到2012年的57145萬元,同比增加9814萬元,增長20.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28893元,分別比第二和第三圈層高2281元和9452元;萬元地區生產總值綜合能耗下降4.1%。
經濟環境指標情況
2012年,由于地鐵2號線的正式營運,一圈層地鐵客運量為10307.6萬人次,與上年相比增幅高達86.4%;人均住房使用面積30.6平方米,與上年相比,增加3.3平方米;有233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成都,比上年增加了24家;舉辦國際性會議的次數為21次,比上年增加了6次;隨著基礎設施建設的增加,全年空氣質量與上年相比有所下降。
二圈層:“中雁競飛”
緊鄰中心城區雙流縣、龍泉驛區、青白江區、新都區、溫江區、郫縣的6個區縣作為第二圈層,區位條件適宜,發展勢頭強勁,是市域經濟的“中雁”。
經濟發展指標情況
2012年,二圈層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1%,高于全市1.1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增長23.3%,高于全市4.4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長16.5%,與全市持平;服務業增加值增長12.0%,高于全市0.5個百分點;貨運周轉量增長44.6%,高于全市29.2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3.0%,高于全市5.3個百分點。
發展質量指標情況
2012年,二圈層人均地區生產總值達61749元,比上年增加10045元,增長13.4%;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7.5%提高到2012年的7.7%,提高了0.2個百分點;工業集中發展區單位面積產業率為每畝150.32萬元,比上年增長15.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6612元,增長15.1%;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2318元,增長13.4%;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2011年的56.6%提高到2012年的57.8%,提高了1.2個百分點。
三圈層:“尾雁快飛”
金堂縣、都江堰市、彭州市、邛峽市、崇州市、大邑縣、蒲江縣、新津縣8個市縣是第三圈,區位條件相對較差,發展水平滯后,是市域經濟的“尾雁”。
經濟發展指標情況
2012年,三圈層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7%,高于全市0.7個百分點;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增長13.5%,低于全市5.4個百分點;農業增加值增長4.5%,高于全市0.7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增長18.9%,高于全市2.4個百分點;旅游業總收入增長28.0%,低于全市2.5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增長18.1%,高于全市0.4個百分點,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4.5%,高于全市0.3個百分點。
發展質量指標情況
2012年,三圈層地方公共財政收入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5%,比上年降低0.2個百分點;工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7.2%,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工業集中發展區單位面積產出率為每畝74.02萬元,比上年增長4.6%;單位耕地產出率為每畝2665元,比上年增長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9441元,增長15.9%;農民人均純收入為10183元,增長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