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年來,“立城優城”戰略對固定資產投資、經濟發展、城鄉統籌、城市建設和改造等方面帶動作用明顯。
固定資產投資:實施“立城優城”戰略以來,成都市天府新區和“北改”片區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長快,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高,投資成效突出
截止2012年底,在成都市天府新區和“北改”片區內正在實施的投資項目共有1309個,投資總規模高達6845億元,全年累計完成投資近2000億元,達1984.83億元,占全市投資總量三分之一,為33.7%,同比增長44.9%,比全市投資增長高27.2個百分點,對全市投資增長的貢獻率接近七成,高達69.5%。
天府新區成都區域有在建項目908個,投資規模達4342億元,累計完成投資突破1400億元,為1400.02億元,同比增長48.8%,比全市投資增長高31.2個百分點,對全市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高達52.0%,是全市投資增長最快的熱點區域。同時,天府新區投資增長也明顯快于涉及區縣的投資增長,分別比高新區、龍泉驛區、雙流縣和新津縣高32.8個、21.9個、15.2個和23.1個百分點(見圖1)。
“北改”區域內有在建項目401個,投資規模達2503億元,累計完成投資達584.81億元,同比增長36.0%,比全市投資增長高18.3個百分點,對全市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17.5%,是全市投資增長的另一熱點區域。分類看,暢通工程投資增長迅猛,完成117.41億元,增長2.2倍;安居工程投資完成310.78億元,增長28.8%;商圈改造投資完成67.93億元,增長25.0%。同時,“北改”區域投資增長也明顯快于涉及區縣投資增長,分別比金牛區、成華區和新都區高17.3個、24.8個和16.0個百分點(見圖2)。
成都市天府新區與“北改”片區在完成投資量、投資增幅上均有明顯差異。2012年,完成投資量,天府新區是“北改”片區的2.4倍;投資增幅,天府新區比“北改”片區高12.9個百分點(見圖3)。
經濟發展:在立城優城戰略帶動下,天府新區建設加快、經濟增長加速、國際化步伐加大
2011年12月,隨著天府新區項目集中開工典禮的舉行,標志著天府新區建設的正式啟動。2012年以來,隨著天府新區內骨干道路“三縱一橫”等重大基礎設施項目的開工建設,不僅標志著天府新區建設的加速,也推動了天府新區經濟的加快增長。2012年,天府新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19.2億元,同比增長18.5%,比全市高5.5個百分點,也明顯高于涉及的龍泉驛區、雙流縣和新津縣的地區生產總值增長(見圖4)。2012年,新落戶全市天府新區的外資機構50家,世界500強企業51家,占全市已落戶世界500強企業總家數的五分之一強,達22.9%。
城市建設和改造: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繼續增加,“北改”片區改造加快,商圈、市場和貨運場站正按計劃調遷,城市環境得到迅速提升
據統計,2012年,成都市中心城區人均公園綠地面積繼續有所增加,已達13.15平方米,同比增長0.15%;擬啟動“北改”棚戶區改造項目33個,到10月底,已啟動實施22個,項目啟動實施率達66.7%;天府新區建成率為32.03%,其中:高新區域為51.91%,雙流區域為29.16%,龍泉區域為36.32%,新津區域為24.77%。
城鄉統籌:成都市城鄉統籌發展實現程度快速提高,天府新區城鄉統籌發展實現程度明顯高于全市,但提高程度卻慢于全市
從2011年數據看,全市城鄉統籌發展實現程度已達78.3%,比上年提高2.9個百分點;天府新區城鄉統籌發展實現程度已達83.1%,比全市高4.8個百分點,但因受高新區城鄉統籌發展實現程度很高的影響,其提高程度慢于全市,比上年提高2.4個百分點,比全市提高程度慢0.5個百分點。
科技創新:科技投入增長明顯快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長,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取得新成效
2012年,成都市成為首批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獲批建設國家科技成果轉化服務(成都)示范基地、國家級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全國專利保險試點城市;新增自主創新產品72個,組織申報國家、省級科技計劃747項,獲省級科技計劃項目立項457項,經費支持20343萬元,獲國家創新基金立項146項,支持經費9698萬元;全市發明專利申請量、企業專利申請量、技術合同登記項目數及技術交易金額等重要科技指標,均實現同比超50%的快速增長,“地奧心血康膠囊”成為我國第一個進入歐盟的中藥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