巖石
5月15日,第12屆青島車展現場,一位車主當眾將自己的一輛瑪莎拉蒂車砸壞。
據青島當地媒體報道,青島車展開幕當天,一輛價值260萬元的黑色瑪莎拉蒂總裁停在會展中心南門外廣場,10時15分,4名男子手持鐵錘砸向這輛瑪莎拉蒂。車主朋友張先生表示,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經銷店故意用舊配件當做新配件用,而且收取了新配件的價格。被發現后,經銷商承認了錯誤,但拖了近1年的時間,事情仍未解決。
經過近1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已經取代美國和德國等汽車消費大國,一躍成為眾多頂級豪車品牌的全球第一大市場,大部分豪車品牌已在中國站穩腳跟,很多產量不超過50輛的設計師品牌頂級豪車也進入中國或在來中國的路上。仍在快速發展的中國豪車市場,面臨新一輪角逐,這種戰火已經延伸至中國二三線城市。
雖然國際豪車品牌在國內成績斐然,但是其服務卻沒有受到消費者認可。瑪莎拉蒂車主朋友張先生還向媒體出示了一張落款為“青島歐利行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并附有簽名的說明,上面稱“未經車主同意,我們公司私自將前中網風罩使用舊配件當新配件裝于客戶車上,按照新配件價格向客戶收費,后被車主發現。對于此事我們會盡快給車主答復,做出解決方案”。說明落款日期為2012年5月17日,張先生表示,數月來這件事一直沒有解決。
作為知名豪華品牌,瑪莎拉蒂在眾多中國消費者印象中,意味著高昂的價格、高品質的造車工藝、豪華的用車體驗。但事實上,車主砸瑪莎拉蒂車維權已經不是第一次,多次被媒體曝光似乎于事無補,甚至并沒有阻礙其在中國的快速發展。瑪莎拉蒂對中國消費者的傲慢和偏見,似乎是“中國特色”。在全球其他地區,它對待消費者的態度和對待中國消費者的態度差異明顯。同屬問題車,在中國市場的召回速度遠遠落后于其他國家。
瑪莎拉蒂持續不斷的事故總會重復上演的根本原因,表面原因在于對消費者的輕視。但深層次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國汽車相關法規不健全,或者執行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地方政府的保護之下,逐漸造成了這些企業始終采用搪塞的態度,來面對消費者的質疑和投訴。
地方政府和這些豪華車企站在一條線上,第一是因為自己的政績需要。這些大品牌銷量雖然并不一定是國內數一數二的,但每年貢獻的GDP都不容小覷。這對地方政府官員的政績至關重要。第二是有了GDP就有稅收,汽車企業都是繳稅的大戶,是政府經濟的來源,當然不能得罪。
可以想象,如果上述事情發生在德國或其他國家,瑪莎拉蒂會有怎樣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