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利用垃圾填埋場氣體發電
由于能源價格上漲,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轉向綠色可替代能源。根據美國環保署(EPA)的數據,在美國已有425個垃圾填埋場實施了LFGTE項目(埋地沼氣產能設施),產生的電能可以滿足100多萬個家庭的用電需求。環保署預計,未來還將有約570個垃圾堆填場有能力開展LFGTE項目,屆時填埋氣體發電量將增加一倍多,從現在的1180兆瓦增加到2500兆瓦以上,整個美國將擁有大量新可再生能源。
WM公司正與全球領先的氣體和工程公司合作在阿爾塔蒙特填埋場建設全球最大的填埋氣轉液化天然氣設施,將填埋氣轉化為清潔的汽車燃料。在設施正式運行的第一年,預計每日將收集13000加侖的液化天然氣,每年將減少3萬噸溫室氣體排放。產生的液化天然氣用于供給垃圾填埋場運輸車,從而完成了垃圾填埋場的能源“閉環”管理。
(來源:www.treehugger.com)
韓國:食物垃圾資源大變身
韓國的家庭和餐廳等餐飲場所響應國家號召,將食物垃圾精細化分類收集,但是分類后的食物垃圾如何再利用成為一個盲區。為此,韓國環境部聯合韓國飲食公司、廢棄資源物流協會于2013年9月10日在世宗特別自治市的政府綜合大樓食堂舉辦了“食物垃圾再利用成果展”,讓國人免費品嘗由食物垃圾合成飼料飼養而成豬肉和雞蛋等農副產品。
舉辦單位向國民詳細講解食物垃圾分類、飼料合成等再利用過程,同時還收集了本次參與者品嘗后剩下的食物殘渣,現場向國民演示食物垃圾分類、回收、再利用的整個過程。食品垃圾經過分類回收后被運至全國各地的加工廠,經過堆肥和飼料加工后再利用率可以達到95%,除了不可作為肉牛飼料之外,皆可充當豬、雞、鴨等禽畜的食物飼料。環境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以此活動為契機,讓國民全面了解食物垃圾的資源價值,從而提高國民對資源回收的認知度,提高國家在食品垃圾回收領域的經濟效益。
(來源:www.me.go.kr)
奧克蘭:廢棄物分類回收辦法
2012年6月奧克蘭市政府批準了《廢棄物管理和最少化計劃》,計劃為減少垃圾填埋場所的垃圾量設定了一幅藍圖,到2040年實現廢棄物“零排放”的長遠目標。2012年10月底政府制定了與該計劃實施配套的垃圾回收方式、垃圾收費等廢棄物規章制度。
從2015年起,每個家庭每年將為可回收垃圾、有機垃圾、大件垃圾回收服務以及其他垃圾相關服務支付約150-160紐元(新西蘭元)。家庭垃圾的回收頻率為每兩周一次,若是垃圾桶未滿,居民可不必將垃圾箱推出,從而節省垃圾清理費用。
計劃還推出了以下具體垃圾減量措施:
創建一項社區補助金計劃,每年50萬紐元用于鼓勵減少廢棄物;與廢棄物處理行業、綠色廢棄物、建筑和拆建等行業合作,減少私營機構的垃圾填埋量;設立能源回收網絡(Resource Recovery Network),提供危險廢棄物、建筑材料和可回收利用物品與材料的處理設施;倡導引入產品管理方案,把廢棄物回收、利用和處理的主要責任從地方政府轉移到私營行業,將成本納入到產品價格中;推出全面的廢棄物最少化和社區發展計劃,支持廢棄物回收系統改革等。
(來源:www.aucklandcouncil.govt.nz)
溫哥華:綠色垃圾桶計劃成果顯著
溫哥華市于2013年春季開始實施綠色垃圾桶(即廚余垃圾桶)計劃。
綠色垃圾桶計劃指定了新的垃圾收集時間表,除了綠色垃圾桶和藍色垃圾盒(放置各種玻璃、塑料和金屬容器)為每周清空一次,其他垃圾桶均為隔一周清空一次。初期結果表明,執行新時間表的區域已迅速增加并還將持續增長,參與人數比預期目標高出60%。預計溫哥華居民在食物殘渣回收上的努力將大大減少廢棄物填埋數量。
市長Gregor Robertson表示,初期結果令人鼓舞,溫哥華市向最綠城市目標又邁進了一步。垃圾填埋場的垃圾中有近40%是食物殘渣,綠色垃圾桶計劃每年將為垃圾填埋場減少2萬噸食物殘渣,每年減排3000噸二氧化碳。
(來源:vancouver.ca)
(責任編輯:李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