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菲菲
摘 要:英語兒歌一般都有優美動聽的旋律、輕松歡快的節奏,它們能夠激發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營造輕松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英語節奏感,培養學生的聽說能力。同時,唱英語兒歌對擴大詞匯量、復習鞏固語法知識結構、練習語音、調節小學生的學習情緒等有一定的作用。
關鍵詞:英語兒歌;課堂;教學
一、在組織教學中用兒歌
在課前兩分鐘內,教師組織全班學生唱英語歌,是組織教學的一種有效手段。唱英語歌既能促使學生作好上英語課的心理準備,又能使學生在優美的旋律中,無意地復習學過的單詞、句型和語音。劍橋少兒英語培訓材料中每單元的歌曲,都是本單元要掌握的重點單詞和句型。
二、在教學過程中唱兒歌
英語兒歌可以幫助引出新的授課內容。輕松的英語歌曲,能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與學習欲望。例如,在學習英語的第一天,首先教學生一首向人問候的歌Good morning,當正式學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Good night時,讓學生獻唱歌曲,唱到所要教的問候時,就用配有圖畫的單詞卡片展示出來,引出新教的問候語,隨后進行認讀教學。
在上鞏固操練課時,大部分教師都是對學生進行高密度、長時間、大運動量的反復訓練,這樣很容易引起學生的疲勞感和煩躁情緒,從而抑制他們的記憶。如果利用音樂來刺激大腦神經的興奮點,對鞏固記憶有一定的效果。例如,一周七天的名稱,對初學者來說比較難記,不僅要認讀每個單詞,還要知道指的是哪一天。一般說來,中學生在學這七個單詞時,把它們按時間順序說出來也需要較長一段時間的反復鞏固。我利用學生唱Monday,Tuesday,Wednesday這首歌,使學生在融洽而寬松的學習氣氛中,流暢地按順序說出七天的名稱,達到鞏固記憶的目的。
三、在調節學習情緒時唱兒歌
不少教師有這樣一種看法,好像只有多讀多記,才會念能說。于是在字母、單詞、長句或難句教學中,常用Read after me的形式,要求小學生作機械地、枯燥乏味地跟讀,結果學生成了“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根據心理學家的實驗,8歲到10歲的小學生能聚精會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穩定時間大約為15分鐘,若方法單一呆板,有意注意的時間會更短。如果把這些難以辨認的字母、單詞或句子放入熟悉的曲調中去唱,然后再教讀,教學效果就會明顯增加,而學習情緒也無意中得到調節。或者在教新內容約10分鐘左右,讓學生聽與本內容有關的英語歌曲來調節一下情緒,如在教學描述人物的形容詞時,聽歌曲Are you old?No!...調節學生的情緒,效果尤其好。
英語課首先要完成語言功能的訓練,唱英語兒歌僅僅是幫助完成這一教學任務的輔助手段。在使用英語兒歌的時候,要選擇適當的時機,發揮英語兒歌的正確作用,使學生保持對語言學習的極大熱情,讓他們不僅善學、樂學,而且學有成效。
(作者單位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呼圖壁縣種牛場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