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用
人才測評是科學測量、評價人才能力素質、業績貢獻的關鍵技術。作為選賢任能的一種科學方法和手段,建立科學的技術和評價體系,對人才的品德水平、能力結構、個性特點、發展潛能等素質進行綜合評價,為用人單位選拔、考核人才等提供科學的參考依據,同時也為人才的職業生涯發展提供咨詢,可以真正實現人適其事、事得其人、人事相宜,促進組織目標的實現。盡管目前在中國,人們對人才測評的認識還不夠深入,其應用和推廣的空間還受到某些限制,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才測評的社會價值將會被越來越多的組織所接受。
《達論:人才測評新體系——從理念到方法的探索》是一部由治學嚴謹的研究者撰寫的著作。該書具有顯著的理論創新性和實踐操作性,為熱心人才測評理論工作者和投身于人才測評實踐的實際工作者提供了較高學術品位和實踐品格的精神食糧。該書是在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文魁教授主持的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十五”規劃項目“人才測評指標體系建設研究”研究成果基礎上,前前后后歷經十年不斷修改、完善、充實而形成的。該書的主題在于系統探討基于“達論”的人才測評新體系,是人才測評理論與實踐研究的新認識、新成果。
該書提出了一種人才測評的新理念。該書第一作者文魁教授堅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和豐富的高校行政管理經驗為該書一系列理論創新提供了良好基礎。文魁教授在2004年提出了“達”的理念,并試圖以“達”的理念形成一種新的人才觀和測評方法。正如同書中所講,“達”的提出是想以最簡要的概念來概括各類人才的本質特征,便于人們理解和把握。所謂人才,作者認為就是能夠恰當地確立或明確一個目標,并能以自己特定的素質和能力,克服各種困難,有效實現既定目標,或為一個更大組織、一項更大事業的總目標,有效完成自己分擔的分目標或階段目標的人。通俗地說,就是“想干事、會謀事、能成事、不斷釋放正能量”的人。中文里的“達”字可以生動表達出這樣一個豐富的內涵,應當說這是一種與時俱進的人才測評新理念。
該書提出了一種人才測評的新體系。針對國內目前人才測評著作中介紹性、宣傳性較多,研究性、創新性較少的狀況,作者以問題為中心,大膽進行理論探索,提出了人才測評“達系”。從德魯克的目標管理概念得到啟發,作者認為對于人才的評價或者考核也可以測量他們(組織)的目標完成情況。人才的作用就是實現和超越組織的目標,即目標的“達成”。而目標是在資源約束條件下按照組織的性質、本質、使命、宗旨確定的,確保組織動態目標實現的能力就是“達力”,所有的“達力”便構成一個“達系”,進而作者提出了“達系”的層次結構,內部環境和外部環境的兩個環境、組織的使命和愿景兩個目標和包含德達、能達、績達、體達和識達五個要素。
該書介紹了目前常用的人才測評方法及其原理,探討了各種測評方法在管理實踐中的運用。既有系統地闡述人才與人才強國戰略,又有對我國人才測評及人才測評事業的介紹和評價,可以讓讀者對人才測評的歷史有明確的了解和認識。既簡明扼要地介紹了常用的人才測評方法、適用范圍以及操作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更詳細介紹了德達、能達、績達、體達和識達的人才測評“達系”及其測評方法,并對六類人才隊伍建立了各自的測評“達系”。在這里,理論的探討、經驗的概括和實踐的操作完全融為一體,對渴求人才測評理論知識及人才測評實踐者都大有裨益。
為投身于科學人才觀研究和服務于人才強國戰略而作的思路,決定了該書的行文思路與語言風格。書中古今中外思想家經典的人才及人才測評思想,黨的中央領導集體理論創新的人才思想,當代學術界人才測評理論思想精華的闡述與評述,大量新理念、新知識、新信息的匯聚,詳細的重要人才文件、人才評價內容摘編,以及作者簡明的語言、流暢的敘述,都會使讀者體會到研究的快樂和學習的豐收。讀者可把該書作為認真的學術探索來閱讀和質疑,分析人才測評“達系”理念的提出、體系構建、數據分析、研究范式和研究過程是否經得起推敲。同時,讀者或許也可以把本書作為一種方法論來閱讀,即使你可能不完全贊同人才測評“達系”要素指標及其指標體系的構成,但你可以關注和研究其人才測評方法和思路的可行性,從這些意義上講,本書都值得一讀。該書由文魁教授和譚永生博士合著,并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于2013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