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祥
檔案科技成果與檔案學術論文有一定的聯系,兩者都是通過論證和闡述的方法來表達學術觀點和學術研究成果的,無論是闡述的語言還是論證的方法都是相通的,但兩者之間也有著本質的區別。筆者認為,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 大與小的不同
1.1 研究題材內容大小不同。論文所闡述的題材內容一般相對較小,多是取材于某一具體問題,發表一下自己的意見、觀點,總結一下做法;而科技項目研究題材內容則相對較大,需要成立課題研究小組,有時甚至要發動整個單位的力量來完成。
1.2 影響程度大小不同。學術論文發表在雜志上,只有訂閱該雜志的人才能讀到,能夠產生一定的影響;科技項目則不同,尤其是重要的科技項目,通常研究結果會呈報領導審閱,為領導決策提供理論依據。有的研究成果轉化為規范性文件,成為檔案工作規范,影響一個地區檔案工作的發展。如“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情況調查研究”項目研究成果被河南省檔案局采用,形成指導性文件《河南省各級檔案館檔案安全評估標準》,指導全省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評估,對全省檔案安全管理工作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2 繁與簡的不同
2.1 完成過程繁簡不同。雖然論文與科研項目的完成過程基本是相同的,但繁簡不同。一篇論文從選題、資料搜集、調查研究等到論證寫出論文,其中有些過程可以簡化或合并或省略。如寫論文不需要立項。而科研項目則不同,其過程程序比較正規。首先要申請立項,經過主管部門批準才可以往下進行,項目完成過程中需要經過項目的選題、計劃、論證、資料搜集、調查研究、數據分析,最后形成研究報告。
2.2 審查程序繁簡不同。作為論文,投稿到雜志社,雜志社組織專家審查,經過初審、二審和會審,最后確定是否刊登,而有的雜志社只要審稿專家認為適合發表,發給總編,總編認為也合適,則直接刊登;檔案科技成果的評審則相對嚴格,它要經過課題結項審查、檔案部門推薦參加評審、對課題材料初步審核、評審會評審、評審結果公示、發文公布等程序。
3 多與少的不同
3.1 涉及內容多少不同。學術論文一般分為論點、論據、論證三部分的內容。即便有些變化形式大體上就是這些內容;而項目報告涉及的內容則相對較多,一般情況下項目報告分為工作報告、研究報告,技術類項目還要求有技術報告、測試報告等。
3.2 表現形式多少不同。論文形式單一,或公開發表在學術期刊上,或提交某專題研討會上交流。而科技成果形式多樣,既有對問題現象調查分析的調研報告,又有上升到理論層面的學術論文;既有來源于實踐,用于指導實踐的標準規范,又有實用創新的技術;既有來自學術、技術權威部門的技術鑒定,又有在實踐中實驗、應用的效果分析。
3.3 參與人員多少不同。論文作者大都是一人,合作者不多,即便有合作者,也是兩個作者合作者居多。而科研項目則不是一人能夠完成的,它需要成立課題組,課題組可以有三五人,也可以是十幾個人。
3.4 提交材料多少不同。作為學術論文,一般只需論文本身即可,不需要更多的附加材料??萍汲晒枰峤坏牟牧蟿t較多。除了項目推薦書、工作報告、研究報告以外,還要提交項目的推廣應用證明、計劃任務書、項目結題證書,技術類項目還要有項目技術報告、項目鑒定證書、項目測試報告、項目查新報告,等等。
4 長與短的不同
4.1 篇幅長短的不同。論文一般在4000字左右,少的2000字左右,6000字已經算多的了。項目研究報告則較長,有一定學術價值的項目至少在1萬字左右,多的幾萬字,一些重大研究項目甚至十幾萬字。例如,獲得“2013年度河南省檔案局優秀科技成果一等獎”的“轉變檔案行政管理職能研究”僅項目研究報告就達10萬字之多。
4.2 完成時間長短不同。學術論文從構思到完成少的可以十天半月,長的也可能是半年,再長的話無論從新意還是時效性上就有可能打折扣。而一個科技項目,從立項到完成,再經過推廣應用,至少需要一到兩年的時間,有的項目經歷時間會更長。例如,由河南省檔案局完成的“檔案安全保障體系建設情況調查研究”從2010年3月份立項到2012年12月份結題前后歷時將近三年。
4.3 影響時間長短不同。學術論文被報紙雜志刊登后,在一段時間內為讀者閱讀、檢索、借鑒,對讀者產生一定的影響。而科研項目大多根植于檔案實踐中,研究成果也應用于實踐工作,對檔案工作產生的影響通常會有幾年,有的則更長。
(指導老師:管先海 作者單位:河南省檔案局 來稿日期:2013-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