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利平
去臺灣,是計劃外的產物,對我來說,是無心插柳,卻栽出了心中的一片綠。2013年5月7日9時,我隨福建省全民終身教育促進會,乘坐海峽號客輪,從平潭島出發,橫跨臺灣海峽,近3小時后,抵達臺中港,曾經遙遠的寶島,在眼前徐徐展開,7天的臺灣之旅開始了。
在臺期間,考察團先后參訪嘉義市社區大學、新楊平社區大學和新竹婦女社區大學。在社區大學里,充分地感受臺灣民眾學習熱情,社大在提升居民素養,促進社會和諧上功不可沒:
一、辦學方式。臺灣社大采取公辦民營的方式辦學,由社大所在地政府通過公開招投標選取承辦者。臺灣各級政府對社大辦學扶持力度較大,嘉義社大地處嘉義市繁華地段,嘉義市政府將一所閑置小學校園的部分給社大使用:新竹婦女社區大學宴請考察團時,新竹市長許明財到場,并為在場女士慶祝母親節。
二、評鑒方法。臺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委托臺灣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對全臺社大進行評鑒,該評鑒結果系臺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以及社大所在地政府對社大撥付經費的依據。據臺灣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理事長黃富順教授介紹,新楊平社區大學系全臺辦得最好的社區大學。
三、師資力量。臺灣社大一般聘請本社區有專長者擔任社大教師,教師中有大學講師或教授,有精通木工的師傅,有擅長農耕的專家等等。社大應向任課教師支付相應報酬。為促進社大師資水平提升,臺灣教育行政主管部門鼓勵社大所在地政府舉辦成人教育師資培訓班,社大將是否有參加成人教育師資培訓班作為聘任教師的重要依據,臺灣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也將社大教師參與成人教育師資培訓班人數多少作為評鑒社大一個重要指標。
四、學員構成。臺灣社大學員年齡上沒有上限,但必須滿18周歲。社大向學員收取一定學費,學員到一定年齡可免學費。在參訪嘉義社區大學時,我們聽到了一對八九十歲的伉儷攜手走進社大學習的佳話,再次感受“終身學習,學無止境”。這10余年來,臺灣社大學員從1998年的數百人,增至目前的26萬人次,其中女學員數量較多并成增長之勢。社大已成為臺灣最重要成人學習機制。
五、課程設置。臺灣社大課程設置跨度較廣,內容豐富,注重實用性。在參訪嘉義市社區大學時,我瀏覽了該社大2013年第13屆公民素養市民講座(免費),其中包括健康、金融、文化、文藝、環保、法律、宗教等等。臺灣社大在課程設置時,充分考慮本社區特點。新楊平社區大學所在地是客家人較為集中的地方,為此,新楊平社區大學專門開設與客家文化有關的課程,并編寫專門教材。同時,鑒于臺灣本島情況,許多社區大學都開設了與農業有關的課程。
六、公共參與。臺灣社大在引導學員公共參與上起了重要作用。在臺灣社大,每一個學期有一周停上其它課程,專門用來討論本社區公共問題。在臺灣社大,有各種各樣的協會,協會就本社區一些公共問題進行研究探討,并形成相關建議反饋地政府。在臺灣,社大已成為凝聚和表達民意的重要場所。
在南投縣埔里鎮桃米社區,社區發展協會總干事鐘云暖女士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在臺灣9·21大地震中,社區內的桃源國民小學被毀,重建共花去6000萬臺幣,當地政府負擔1000萬臺幣,慈濟功德會捐資5000萬,而桃源國民小學共有學生數僅30人。當地政府沒有把教育當作產業,沒有用投入產出比來衡量教育。據說,這所小學培養出來的學生都特別懂得感恩,時常回到學校做義工。
參觀福智教育園區時,考察團為其教育理念震撼。據工作人員介紹,福智教育園區創辦人日常老和尚認為:“教育是人類社會的樞紐。完整的心靈教育必須在一個良好的教育環境才能實現。”校園里有一大片農田,正值下午時分,學生正在田地里耕作,觀察農作物生長。
在阿里山上,見到了臺灣海拔最高的小學,即阿里山香林國民小學。據介紹,臺灣國民教育資源分布較為均衡,任何一所小學的師資和設施都非常完備,基本一致,為鼓勵師范畢業生到邊遠山區從教,并給以較為優厚的薪酬。我想,臺灣家長們一定不會因孩子擇校問題傷透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