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偉


“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福州的多數文創園都是利用廢舊廠房進行重新包裝,自身的運營成本并不高,但出于逐利的心態,招商時缺乏嚴格把關,各種企業混搭,導致園區定位混亂,園區發展也缺乏清晰的主線。”
目前僅在福州地區,已經形成一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十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還有一些小規模的文創園分散在城市四處,低調生長。
2010年年初,福州市下發《關于推進四城區工業企業優化布局提升改造的若干意見》,采取“搬遷一批、關閉一批、保留一批”的方式,分批搬遷鼓樓、臺江、倉山、晉安四城區非工業園區內的工業企業,向八縣工業園區轉移,只在城區保留創意產業及低碳企業。老廠房的搬遷,為創意產業園的開發帶來了機遇。芍園壹號、福百祥1958、榕都318等創意產業園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時隔三年,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新鮮勁早已退潮了。如今在福州,無論是向來充滿文藝氣息的白馬路,還是悠悠閩江邊,還是五四北的僻靜處,人們都可以覓得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身影。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僅在福州地區,已經形成一個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和十個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還有一些小規模的文創園分散在城市四處,低調生長。
但距離近了,文創園的面目卻模糊了,酒吧、咖啡廳、露天餐吧,似乎餐飲和娛樂成了不少文創園的主角,文創企業難以在其間找到立足之地。原本說好的主題文創園招商無奈,到后期干脆來者都是客,統統收留。2013年7月某日的仲夏夜,由海金俱樂部和福建省海峽文化創意產業協會聯合主辦的沙龍,在榕都318文創園建發酒業醇醉酒莊舉辦。20多位來自文創業、金融業、地產業的朋友就“文創園如何與文創企業共贏”這個主題展開了智慧碰撞和交流。
你給文創園打幾分?
沙龍伊始,主辦方便誠摯地發出調查表,邀請大家來找茬。共有十六家文創企業代表參與了調查,僅有兩家企業表示已經人駐文創園,其中一家企業表示文創園未能達到期望值,但這兩家企業都表示文創園還是有一定的潛力,未來會留守。
十四家沒有入駐的文創企業給出的不入駐理由如下:有八家是認為文創園區普遍地理偏僻不好辦公,有兩家認為文創園區的租金也不便宜,有一家表示文創園區沒有預想中的藝術氛圍,有一家表示已經人駐其他園區,也有分別考慮到園區缺乏配套服務、停車不便、行業不合適等原因,而放棄了人駐。
當然,在文創企業的心目中,文創園還是有自己的獨特魅力的。兩家企業表示喜歡文創園的氛圍,三家表示人園容易獲得上下游相關環節的配套,兩家表示園區能夠幫助協調一些資源,一家表示扎堆有助于發揮產業集群效應,另有八家企業不置可否。值得一提的是,在園區能否幫助文創企業獲得投資上,沒有一家文創企業對現有的園區點贊。
業內人士對文創園按照運營模式的不同劃分為四個層次,分別為靠賺取租金差額的二房東園區、二房東為主業兼帶部分經紀服務的園區、主題明確產業鏈配套完善的園區、帶有孵化功能的主題園區。調查發現,絕大多數的福州文創園都在過著二房東的幸福生活。
二房東是如何養成的?
房客最不愿意遇到的恐怕就是二房東了,在沙龍上,大家對二房東吐槽之余,也客觀分析著二房東成堆的原因。
廈門大學經濟學院EDP中心福州負責人陳文贊:
“在政府政策的扶持下,福州的多數文創園都是利用廢舊廠房進行重新包裝,自身的運營成本并不高,但出于逐利的心態,招商時缺乏嚴格把關,各種企業混搭,導致園區定位混亂,園區發展也缺乏清晰的主線。”
九鼎創投投資總監孫健:
“福州一些文創園被人詬病較多,主要源于其投資人大多不懂運營,與文創企業缺乏結交途徑,同時出于成本考慮,也不愿意引入專業團隊來操辦。從根本上說,不少文創園的投資人還是過于強調盈利,希望通過短平快的方式收回成本,自然當二地主賺地租就成了最安全和最快的選擇,把大量的文創企業擯除在外,不斷吸納承租能力較強的餐飲和娛樂商家,也就成了最終的選擇。”福建省海峽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會長、福建省新聞工
作者協會名譽主席黃詩筠:
“之所以我們的文創園出現這么多問題,我想主要有如下三個方面的原因:一、美英國家是在第二產業發展到比較成熟的時候,自然催生了文創產業。福建省目前在經濟文化方面的積累還顯得不足,大家對文創業的內涵理解也存在差異,容易歪嘴和尚念錯經。二、很多能低價租賃到園區土地的企業家,有熱情有資金但不懂文創業,不懂運作文創園。三、福建存在各地一哄而上盲目發展的現象,以影視城為例,瞅著橫店影視城賺到錢了就想跟風,從武夷山、永泰、長樂到漳州,福建各地都在上馬影視城項目,殊不知橫店影視城發展至今吃了多少苦頭。”
重在“產業”二字
如何破除二房東現象呢?文創企業和文創園之間如何擦出那朵火花?
蔚藍集團事業拓展中心總經理陳世峰:
“大家剛才都談到文創園的商業昧道太濃,但是橫看成嶺側成峰,我個人恰恰認為現在文創園商業味道太淡了。‘文化創意產業六個字已經向我們詮釋了精髓,壓底的‘產業二字是關鍵。文創業作為一門產業,要滿足人的需求,要對應一種商業模式,才能有動力推動人們去從事文創業,文創園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目前也正在打造一些園區項目。6月份,蔚藍集團配合飛毛腿公司,將‘數字福建落地長樂,項目用地達800畝。飛毛腿公司承諾將引入不低于一百家的IT企業入駐該園區,目前已經引入了包括中國聯通后臺處理中心、數家銀行在內的大機構,逐步完善園區綜合服務能力,向人駐企業提供各種便利。現在該園區已經有包括臺灣企業在內的60多家企業遞交了申請書,積極人駐。通過有主題地構建IT業的生態圈,該園區實現了內部產業協作和循環,同時帶動了度假、旅游、酒店等配套服務業。我們認為每個項目都要接地氣,要結合消費基礎和經濟文化基礎,不要盲目拷貝,在某個領域做到專業,這也是文創園區要健康發展需要跨出的一步。”
福州數字前沿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彭素梅:
“我們企業主要從事微電影的拍攝,目前人駐了海峽世紀影視創意產業園。園區隸屬于國企海峽世紀文化有限公司,圍繞電影產業鏈建設,沒有存在二房東現象。企業拍片,從導演、編劇、發行到設備提供,園區都能給予鼎力支持,園區也形成了從院線、制片到經紀的閉環服務,形成了內部分工。目前,這個園區已經滿負荷運作了。”
福建省凱豐里藝術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陳上:
“我來自古典工藝之都—仙游,自己企業主營的也是紅木家具。仙游當地有著龐大的紅木產業集群,但還沒有出現比較讓人滿意的文創園區。我們特別希望仙游出現能夠接地氣,能自主生存下去,又能把當地的產業往前推動的園區出現。我覺得,福建很多又特色文化產業的地區,都特別需要該類型的文創園區。”
福建省海峽文化創意產業協會會長、福建省新聞工作者協會名譽主席黃詩筠:
“我們要做文創園區,首先要搞懂什么叫文化創意產業,不然園區沒法和文創產業做結合。其次,園區運營者要懂得企業運作,很多文化人懂文化,但是不懂經營。目前既懂得文化產品,又懂得企業運作的復合型人才十分緊俏,這也是文創園在二房東之路上越走越遠的原因之一。”
“其次,定位。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產業園區能否成功,定位十分關鍵。剛才大家提到一句話,接地氣。福建省什么東西能排到前列呢?我認為首推手工藝。福建的漆畫、石雕、木雕、玉雕、漆線雕等手工技藝,在全國都走在前列。之前協會調查得知,福州市目前從事雕刻業從業者有4萬多人,結果絕大多數是農民出身,文化程度較低,沒有經過系統的美學訓練,往往進行的是破壞性的雕刻。福建的文化創意企業可以和這些行業相互合作,幫助其提升價值。臺灣業界就將工藝品的觀賞性和實用性完美結合,極大提升了產品附加值。作為一個產業,陽春白雪是很難贏利的,和大眾需求結合,則市場廣闊。”
“第三、體驗經濟是當下的發展趨勢,也是文創園和文創業結合的好機會。臺灣在發展創意產業經濟時,十分注意體驗,將文創業與旅游觀光相結合,在臺灣琉璃廠參觀可以親自動手做紀念品,廢舊酒廠改造的文創園內有專人教游人敲鼓。還是以壽山石為例,如果壽山石文化產業能建立一個鏈條,從展示、雕刻到貿易、鑒賞,來福州的游客相信也會很有興趣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