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煙


在經歷了“億元時代”短暫的爆棚之后,內地藝術品市場持續低幅波動,其發展呈現出復雜、多元、不可預估的態勢。為了維護市場的良性發展,拍賣行和買家,買賣雙方都做了不同尋常的努力。
時至八月,國內藝術品春拍大幕已然落下。綜觀本輪春拍情況,高價拍品減少,各大拍賣公司均沒有出現過億元成交的拍品,而中低等價位的拍品市場形勢較好,例如,嘉德拍賣10萬元到100萬元價格區間內成交的拍品數量最多,占成交總數的62.92%。市場表現出更多理性與平穩,不再一味追求拍品的虛高價格,而是更多注重拍品的傳承、流傳脈絡。整體行情呈謹慎狀態,適度上漲。
中低端市場崛起
雖然本季春拍拍賣成總交額下跌,但大拍賣行的業績保持穩健。記者觀察到雅昌網提供的數據顯示,2013年春拍,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總成交額為265億元人民幣,同比2012年春拍下跌16億元。但在整體資金看跌的情況下,國內的大拍賣行卻表現出色。中國嘉德2013春季拍賣會(除香港拍賣之外)總成交額為26億元,比2012年同期增長了5億元。北京匡時2013年春拍以14.12億元收錘,比2012年增收2億元,作為小眾收藏的古代書法專場吸引了眾多藏家的蒞臨,總成交額達1.55億元;佛造像專場成交率達100%,成交額2524.8萬元。華辰歷時8年培育的影像專場總成交額取得過千萬元的成績。朵云軒2013年春拍總額和2012年比增長了近1/4。與此相反,北京老牌企業翰海拍賣在今年春拍的首場拍賣會上以46.58%的成交率創下歷史新低。對此,有買家認為,這是由于翰海今年的拍品質量普遍降低了一些,而保質保真、中低價位的拍品才是目前市場上的香餑餑。而北京保利八周年春季拍賣總成交額為28.3億元,亦和20l2年同期的業績不相伯仲。其中,由顧景舟制的“寒汀石瓢壺”以1495萬元成交,創造顧景舟單把紫砂壺的世界紀錄;一件“清乾隆紫檀高浮雕九龍西番蓮紋頂箱式大四件柜”以9315萬元成交,刷新中國古董家具的世界紀錄“燕閑清賞——翦淞閣文房古器錄”專場、“小萬柳堂劇跡扇畫夜場”100%成交。而由于沒有藏家愿意交付2000萬元的保證金,被視為今春最貴拍品的傅抱石《云中君與大司命》未能在拍場露面。
在本次春季拍賣中,拍場上億元拍品稀缺和中端拍品大熱,也是一個顯著的特點。與高價位拍品相比,中低檔價位拍品越來越受到藏家青睞。從今年的春拍市場上可以看到,很多超出估價幾倍甚至十幾倍的拍品雖不是“創紀錄”級別的,但卻依然憑借理性的評價和估價受到了藏家的追捧,如嘉德的文房、扇面、金石篆刻等專場,北京華辰的影像專場等。有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春拍之前,市場透出的幾乎都是寒冷的信號,各大拍賣公司在拍品征集過程中更加注重真、精、稀,在估價方面更加保守而謹慎,因此才有了春拍中很多拍品以超出預估價數倍成交的現象。如中國嘉德“老舍胡絮青藏畫”專題,全部藏品均為老舍夫婦舊藏,且是齊白石、吳昌碩、黃賓虹等人的精品力作,市場預期本應極高,但出于各方面考慮,16件拍品均報出了性價比極高的預估價,自然引來眾多買家的追捧。
雖然,2013年春拍未爆出億元天價讓藏家感到遺憾,但事實上,天價拍品缺乏是自然的市場現象,根據商品的供求曲線,商品的價格越高,其需求量也就越少。市場的繁榮依靠的是中低端價位累積的強大支撐。雅昌網數據顯示,2013年春拍里1OOO-5000萬價位的成交額激增,對此,業內有專家分析道,這顯然是藝術品市場供需關系的合理結構正在形成,對于市場的理性和長久發展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預兆。
從拍品的種類看,中國傳統書畫依然占據了拍賣市場的半壁江山。古代書畫珍品最少,價格最高。近現代書畫保真性高,變現能力強,因此廣受藏家的追捧。而2013春拍字畫市場最炙手可熱的人物當屬張大干,張大干的作品在成交件數同比2012年春拍減少92件的情況下,成交總額增加了4億元之多,單位均價高達211.81萬元/件,同比2012年春上漲了49.06%,僅比最高峰2011年春拍差39.18萬元/件。
而文房雜項和古籍善本正開始逐步為藏家認識和欣賞,未來潛力不可估量。如上海朵云軒的“古錢紙鈔暨開平泉館藏泉幣”專場以5.75萬成交,是最高估價500元的1150倍。只有油畫和當代藝術在內陸市場表現較弱,這和2013年香港蘇富比和佳士得的當代藝術拍賣成績相差甚遠,足以證明其內陸市場尚未完全打開。
市場態勢更趨精細化
在經歷了“億元時代”短暫的爆棚之后,內地藝術品市場持續低幅波動,其發展呈現出復雜、多元、不可預估的態勢。為了維護市場的良性發展,拍賣行和買家,買賣雙方都做了不同尋常的努力。經過一年藝術品市場的試驗,2012年秋拍,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以投資為取向的買家逐漸減少,以收藏為目的的買家再次占領市場主導地位。拍賣行也將更多拍品種類如鼻煙壺、茶道具、香道具、西洋藝術品甚至高爾夫球桿、鳥籠等以收藏把玩為主的藝術品以專場的形式系統地推薦給買家。這種情況發展到2013春拍,再次升級細化。對拍品的推薦不再局限在以門類作為區別,以單獨門類藝術品斷代、以主題性劃分、以私人藏家收藏等更明確與科學的分類方式頻現拍場。
作為中國藝術品市場最古老且藏家覆蓋面最廣的版塊之一,中國書畫的市場走勢一直是判斷市場好壞的重要指標。從2013年春拍各拍賣行的專場設置看,一邊是趨于穩定化,另一方面則是再次求精求細。其中,最大的特點則是私人收藏專場的設置和對當代書畫市場的“包容”。
以嘉德為例,2013年適逢中國嘉德20周年紀念,“大觀——中國書畫夜場”再次贏得滿場喝彩,整個夜場一共收獲6.42億元人民幣。在瓷雜版塊中,嘉德也是做足了功夫。以嘉德推出的紫砂版塊舉例,往往頂多以近現代紫砂和古代紫砂劃分,設置成兩個專場,2013年嘉德春拍卻推出3個專場:“紫泥春華——近現代紫砂臻品”、“紫泥賞心——宜陶古器遺珍”和“寶藏——宮廷·文人名家·精品紫砂器”。前兩個專場依舊沿用以往的方式來設置專場,但第三個專場則從紫砂的收藏方向來設置專場,雖然最終的成交率并不高,但的確是拍賣行在專場設置上的一個突破。
而和上海恒利合并后的北京匡時也于今年春拍首次推出“澄道一中國書畫夜場”,精心挑選了五十余件近現代名家如齊白石、張大干等作品。在私人收藏部分,亦推出書畫類私人收藏專場一挹翠廬藏于右任書法專場,在春拍中都極為搶眼。
對于今年市場適度上漲的整體表現,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認為,雖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今年適逢香港蘇富比40周年和中國嘉德20周年,這兩個慶典拍賣聚集了人氣,再加上拍賣公司也努力征集到了不錯的拍品,拍品整體質量比去年要好,所以就顯得拍賣結果比去年好。”中央美術學院藝術品市場研究中心總監馬學東這樣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