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新
摘 要:針對技工學校學生特點,在教學中如何能更有效地讓學生在學習專業課時,提高其學習興趣和在學習過程中的一些學習方法的介紹。
關鍵詞:課堂教學;興趣;知識;啟迪;智慧
“當老師容易,上好一堂課難。”可是想上好技工學校的一堂理論課更是難上加難。很多技工學校教師都有這樣的感覺,現在的技校生越來越難教,學生逃課、上網、厭學,以至失學現象非常嚴重。發生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源素質不高,教學內容陳舊,課堂教學呆板,教師教學水平低,教學方法單一,“滿堂灌、一言堂”等,都是這種現象的根源。
如何改變這種狀況,提高專業理論課課堂教學效果,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我們廣大一線教育教學工作者亟需解決的問題。
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教師不想方設法使學生進入情緒高昂和智力振奮的內心狀態,就急于傳授知識,那么,這種知識只能使人產生冷漠的態度,而不動感情的腦力勞動就會帶來疲倦。”俄國大文豪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育不是壓制,而是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我國偉大的文學家郭沫若也說過:“興趣出勤奮,勤奮出天才。”學習興趣是學生進行智力活動的前提,是產生學習積極性的主要誘因,如果學生對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就能孜孜不倦地鉆研、探討、攻讀和創造。廣泛的興趣可以使學生從多方面獲得知識,濃厚的興趣可以使學生注意力集中、思路敏捷、想象豐富、記憶牢固。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并不是因為他們笨,而是因為缺乏學習的動力和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提高他們的素質,培養他們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就無從談起,因此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育教學工作重要的任務之一。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起點,是學生的健康心理素質之一。那么,在專業理論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呢?我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嘗試。
一、創設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平和的學習場所
杜威說:“教育即生活。”課堂就是學生與教師共同生活的場所。在這里,平等、民主、安全、愉悅,沒有人會被無情地打擊,更沒有人會受到“法庭”式的審判。良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學生敢于參與教學活動的先決條件。學生只有在不感到壓力的情況下,在喜愛授課教師的前提下,才會樂于學習。教師首先要放下架子,與學生多溝通,跟他們交朋友,在生活上、學習上都關心他們,從而激起他們對教師的愛、對課程的愛;其次,教學要平等,要面向全體施教,不能偏愛部分學生。
二、先肯定學生現在的成績,繼而引導學生樹立學習的目標
學生最需要被肯定其現在的成績。一位前輩對教育有12個字的秘訣:“低起點,小坡度,勤奮到,大發展”。什么意思呢?給學生個低起點,把基礎的東西打扎實,如何上好課,如何做好作業。這些基本的東西趕快讓學生消化。小坡度,讓學生嘗到甜頭,通過自己努力上一個臺階,夠得著果子,嘗到甜頭后更努力,這是階梯教育的一部分。總的來說家長也好,教師也好,一定要找到適合學生水平的教育。
人有目標的時候肯定走得快,沒目標的時候肯定走得慢。理論課中的基礎知識,通過學習,學生能夠掌握,學生會很期待實習階段的到來,因為理論講過的內容,他們想在實踐的過程中得到證實,在這種動力的驅使下,對后續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起到了促進的作用。
三、對學生的學習提出恰當的要求
“沒有要求就沒有方向,就沒有教育。”但要求從實際出發,要恰當。孔子的學生子路和冉有兩人曾先后問孔子相同的問題,可是孔子卻作了不同的回答,孔子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意思是說,因為冉有平日膽小怕事,所以就鼓勵他積極去做;而子路過于膽大莽撞,則要求他慎重一點,與父兄商量好再去做。
當今的教育學及心理研究已經比較深入,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征、個性差別,制定出分階段、分層次的計劃,提出具體要求,增強教學中的可操作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獲得成功,產生成就感,而不要將后進生拋棄,相反,對他們應特別的關心,引導他們,幫助他們獲得成就感。
四、培養學生自學、探究知識的能力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是為了不教”。我們在學校學習的知識總是有限的,所以不光讓學生學會,還要讓學生會學,終生學習,不斷進取。
對某些章節的某些內容,通過學生看書、討論完全可以掌握的,就放手讓學生自學,讓學生在課堂上合作學習,“兵”教“兵”是典型的合作學習,教師進行必要的點撥、評定、補充、更正與總結。教師在課堂上針對學生自學時暴露出來的問題以及練習中的錯誤,引導學生討論,會的學生教不會的學生,這也符合新教學方法的應用:“課堂應給予學生選擇與自由的空間”,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成功是最好的激勵
學習成功得到快樂的情緒體驗是一種巨大的力量,它能使學生產生學好課程的強烈欲望,也是提高學習興趣的有效策略。要使學生獲得成功,教師必須設計好探索課程知識的臺階,包括設計好課堂提問和動手操作的步驟等,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都能拾級而上。當學生在探索學習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或出現問題時,要適時、有效地幫助和引導學生,使所有的學生都能在課程學習中獲得成就感。特別是后進學生容易自暴自棄、泄氣自卑,教師要給予及時的點撥、誘導,如,畫出線段圖幫助他們理解應用題、讓他們換句話理解題意、舉個例試試等,半扶半放地讓他們自己走向成功。黑格爾在《美學》全書的緒論中舉了一個耐人尋味的例子:“一個小男孩把石頭拋在河水里,以驚奇的神色去看水中所出現的圓圈,覺得這是一個作品,在這個作品中他看出自己活動的結果。”這里的“他看出自己活動的結果”就是一種“成就感”。也就是說,成就感就是當人在學習上或工作中取得成功,愿望達到時產生的滿足感。如果由于成功而受到鼓勵和表揚,就更加強了這種感受,并會產生繼續追求滿足的需要,從而產生進一步學習或工作的興趣和動機,促使人們再次去獲得成功。
六、多媒體教學的應用
隨著現代教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技術已廣泛應用于課堂教學中,聲音、圖像、文字,大大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特別是給專業理論課帶來了革命性的變革,很多的焊接方法、工藝流程、成品展示等,都可以通過課件展示給學生,增加了教學的直觀性、趣味性。但在教學實踐中,我發現這也不是萬能的,它目前只能作為一種工具使用,還不具備智能化,人機交流還是淺層的。再好的工具都離不開教師的作用,人機交流永遠代替不了人與人的交流,教師的思想、情感、關懷是計算機無法替代的。人要生活在社會上,就要與人進行情感的溝通、思想的交流,目前計算機還做不到。計算機網絡只能是一種補充、延伸,隨著網絡智能化的發展,各種教育軟件的開發,我們的學習會越來越輕松,我們獲得知識的能力將會大大提高。教師不僅要教學生知識、技能、方法,更需要教學生思想,運用所學知識創造新知識。
總之,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方法很多很多。如,課堂教學,有演練式、講練式、行為導向法、目標案例法、觀摩法、討論法、講座法等等。沒有哪一種最好,所以要根據科目內容,靈活選用教學方法,開動教師和學生的積極性。因為再好的手段、再好的教學模式,還要一線的教師去實施、去貫徹才能收到一定的教學效果,不要指望專家、學者給我們靈丹妙藥,一切要我們自己去經歷、去體驗、去感悟、去探究,和我們的學生一起健康成長。
(作者單位 中船澄西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