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道勝
摘 要:當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著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陳舊,課堂教學以教師為中心,忽視學生主體地位,重知識與結論,輕能力與過程,忽視因材施教與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等問題,導致課堂教學高耗低效。從創新教學方式,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因材施教、分層要求,樹立用教材教的觀念,著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等方面提出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
關鍵詞: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當前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整體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抓手。但在農村小學中,受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忽視課堂教學有效性,高耗低效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筆者就農村小學數學課堂高耗低效和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談談自己的看法。
一、當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自身教學實踐和參與教學研究活動,總結發現,當前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存在下列問題。
1.課堂教學模式單一,教學方法陳舊
課堂教學仍舊沿襲傳統的“講授式”教學,教師講,學生聽,學生練,教師改。教師教得累,學生學得苦,效果低下。
2.忽視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
在課堂教學中以教師活動為中心,課堂教學成了教師完成教案的場所,學生只是觀眾,是教師的配角,學生只顧“學什么”,不掌握“怎樣學”,沒有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習效率差。
3.重知識、輕能力,重結果、輕過程
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基礎知識的獲取,輕視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能力的培養;重視教學結果的訓練,忽視學生經歷學習過程的指導。嚴重忽視學習習慣、興趣、情感態度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導致學生不愿學習,不會學習,不會創新。
4.照本宣科,忽視因材施教
教師用統一的內容、相同的要求、一樣的方法開展課堂教學,嚴重忽視學生的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思維水平等個體差異,導致課堂上好學生學不好,學困生學不了,造成整體效果低下。
二、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
如何提高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改變高耗低效的局面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
1.創新教學方式,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讓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匯報交流、教師點撥成為課堂的主要形式,讓學生通過猜想驗證、動手實踐等參與學習過程,主動獲取知識。如,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教師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列出兩個不同的算式,指導學生進行觀察什么發生變化,什么沒有變,進而提出猜想。然后讓學生通過小組合作舉例進行驗證,集體匯報交流,進而總結出結論。這一過程充分讓學生參與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形成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保證了學生主體地位的落實。
2.因材施教,分層要求,促進課堂效率的整體提高
農村學生在知識基礎、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教學中要針對學生的現實水平,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從目標要求、學習方法、練習鞏固、評價考核上分層要求,讓“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發展”,促進學生的整體發展。如,在教學求平均數時設計難度不同的題目供不同的學生選用:(1)已知四年級三個班參加植樹活動,一班植樹127棵,二班植樹129棵,三班植樹128棵,平均每個班植樹多少棵?(2)一輛汽車上午3小時一共行使165千米,下午3小時,每小時行使67千米,這輛汽車這一天平均每小時行使多少千米?(3)小明語文、英語兩科的平均成績是90分,數學成績公布后,三科平均成績提高3分,小明的數學成績是多少分?這樣做,既保證了所有的學生都能掌握基本的解決辦法,同時又能促進學有余力的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3.正確把握課標要求,樹立用教材的觀念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起點和歸宿,教材是課標的體現。在教學中,要準確把握課標要求,理解教材編寫意圖,不能照本宣科,只教教材,要把教材當作例子,用教材教。如,西師版教材在教學分數與除法的關系時設計一個例題:圖中有2只兔子,3只鴨子。(1)兔的只數是鴨的幾分之幾?(2)你還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如果對(2)的處理僅僅停留在提出鴨的只數是兔的幾分之幾的話,學生今后就無法解答求一個數比另一數多(少)幾分之幾的習題。正確的處理應是引導學生提出兔比鴨少幾分之幾和鴨比兔多幾分之幾,拓展學生知識,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4.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升課堂效率
課堂教學不但要重視學生獲得知識的技能,而且要通過開展各種活動和教師的評價激勵,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形成認真勤奮、獨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質疑等良好學習習慣,促進課堂效率的提高。
總之,我們必須本著“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以課改理論做指導,不斷實踐和創新,努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作者單位 重慶市云陽縣鳳鳴鎮院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