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守華
摘 要:教師要在作文教學中實施“放”和“導”的策略,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表達欲望,并逐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寫作;放;導
寫作是一種創造性的心智活動和實踐活動,也是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創新能力的最佳途徑之一。但寫作訓練同時又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包括知識技能訓練系統、心理能力訓練系統、思想內涵積蓄系統和語言交際功能發展的系統。因此,寫作往往被看作是極艱苦的創造過程。宋朝的陸游曾感嘆道:“蓋天下之事,唯此為最難。”作為教師,如果對學生的寫作實施有效的放與導,則可以事半功倍,達到教者輕松,學者進步之功效。
一、大膽放,讓學生做主人
1.為學生松綁,減少束縛,主張“我手寫我口”
葉圣陶給《中學作文指導》作《序》時談到,教師往往只顧到學生作的文,卻忘了作文的學生。作為教師,切不可將學生看作頭腦被填塞知識的生物,而應將其看為有思想、有主見的生動活潑的個體。
大同小異的應試作文給老師戴上了緊箍咒,老師總教會學生一種套路,因內容、體裁、風格等都有限制,學生作文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為了學生個性發展和作文水平的提高,還給學生寫作的自由,從體裁到文體,從寫作范文到評價打分,都要開綠燈,減少不必要的束縛。各種文體都可以讓學生選,只要是學生想說的話,想表達的情,都可以寫。只有讓學生張揚個性,寫自己想說想寫的話,才能從源頭上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
2.讓學生主動,不拘形式,倡導自由表達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學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教學應貼近學生實際,要為學生的自由寫作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減少對學生寫作的束縛,讓學生易于動筆,樂于表達,應引導學生關注現實,熱愛生活,表達真情實感。現實生活是豐富多彩的,要鼓勵學生隨時記下自身的見聞、感受和想象,并采取自己喜歡的方式寫作。教師不搞步調一致,不要求學生作文采用統一的模式,不讓學生挖掘同一主題,不以文體論優劣,讓學生自由表達、自覺創造。
3.讓學生想象,運用聯想,鼓勵想象作文
想象能有效彌補學生的生活缺陷,豐富生活內涵,賦予形象極大的審美價值。其次,可讓學生填補文章的“缺陷”,文學作品中缺陷處(即未定點和空白處)比比皆是,只要教師留意,恰當指導學生介入,進行“補白式”的想象訓練,學生即可產生豐富的想象。再次,可進行再造想象的作文。即利用語言、繪畫、音樂等載體顯現具體形象,創造新形象,并寫之于文。如,教師在黑板上畫出圓,讓學生進行想象作文,最后,教師可鼓勵學生對原有意象進行熔鑄,把平時生活的積累化為新的畫面,即創造想象作文。
二、有效導,帶學生勇攀登
1.引導學生留心觀察,發現生活之美,捕捉事物特征,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觀察是重要的寫作品質,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觀察中學會客觀分析,綜合考慮,因事而用。
培養良好的觀察品質,一是要引導學生有條理、分層次地觀察,使學生在寫作文時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二是要引導學生敏銳地觀察,捕捉到容易被忽略或不易發現的東西,從日常生活中寫出有創意的作文,如從父母關心自己的小事中寫出濃濃的關愛之情。三是要引導學生主動地觀察事物,讓學生主動搜集材料,體會樂趣,創新表達。
2.引導學生寫真人,說真話,抒真情,克服三虛現象
三虛現象由來已久,學生寫虛無人,說虛假話,抒虛假情,要么無話可寫,要么受作文要求所限。在格式化的作文教學中,學生不能想己所想,寫己所寫,只得生搬硬套,用別人的感受罩住自己,無中生有,編假事,湊假情。
克服三虛現象,教師要引導學生尋求貼近生活的話題,循循善誘,使學生從說假話到想說真話,從復制感情到情感的自然流露。另外,教師要引導學生善于交流,教師不要做學生作文的考官和裁判,而要做學生作文的讀者、教練和編輯。學生作文時,或小組評議,或班內交流,或師生互動,使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氛圍中互議互改,共同進步,則三虛可變為三實。
3.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突破框架,改變定勢,形成靈活的思維品質
思考問題的方式多種多樣,如果學生永遠只會朝著一個方向看齊,全班甚至全校學生作文大同小異也就不足為怪了。教師要引導學生反其道而行之,學會從多角度思考問題。例如,學生寫蠶的優秀品質,不僅可寫它無私奉獻,也可寫它作繭自縛。以磚為題,不僅可提煉出“團結力量大”這一主題,還可發掘出“表里如一”“忠于職守”“甘為人梯”等思想內涵。
引導學生把思維發散開來,尤其要注意使用逆向思維,既要使學生看到事物在正常情況下的一般表現和正常屬性,又要注意把握事物在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表現和超常屬性。如,學了《武松打虎》一文后,要求學生寫人物評價。學生寫了武松的英雄氣概,這是一般情況,如有學生寫時代發展了,老虎是保護對象,不能打……老師也應予以肯定和表揚。使用逆向思維也要提醒學生它雖然超常,但不反常,雖然奇特,但不荒唐,它是求異,而不是求謬,是創新而不是復舊。
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基于這一原則,在作文教學中實施“放”和“導”的策略,兼顧了學生身心發展和寫作訓練的特點,有利于滿足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求,充分激發了學生的主動意識和表達欲望,并逐步形成了全面而獨特的寫作能力,說我想說,寫我想寫,那么在這個最能綻放生命個性光彩的舞臺上,學生會為我們演繹他們最激情、最精彩的一幕。
(作者單位 山東省煙臺市牟平育英藝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