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胡雙其
生活在節(jié)奏越來越快的今天,你是否也跟大多數(shù)人一樣曾有過這樣的困惑:電腦越來越聰明,手機越來越智能,生活越來越方便,按道理說我們應(yīng)該越來越輕松才是啊,怎么就越來越累了呢?
對于“壓力”一詞,每次一提到我們似乎總?cè)菀讓⑺c疲憊、負擔、痛苦等消極的詞匯聯(lián)系在一起。盡管心理學(xué)研究證實,壓力是把雙刃劍,有利有弊,但這卻也在一方面真實反映了當下人們深感“壓力山大”的嚴酷事實。
在工作和生活中,壓力就如同我們周圍的空氣一樣,如影隨形。我們每天都生活在各種大小不一的壓力之中。
“剛參加工作不久,因為缺乏經(jīng)驗,工作起來真是困難重重,我腦子里的弦就這樣一直繃著,生怕自己出一點差錯。”
“每天面對形形色色的客戶,有時會因為各種刁難而感到窩火、委屈,發(fā)又沒處發(fā),所以經(jīng)常會把火氣帶回家,愛人做得稍微一點不對,我都忍不住大發(fā)雷霆。看著日益淡漠的夫妻關(guān)系,我該怎么辦?”
“在單位工作好幾年了,雖然一直很努力,但卻始終沒干出什么業(yè)績來,晉升自然無望,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我和愛人的那點工資真是不夠用,小輩的人才濟濟,真不知哪天就失去這份工作了。”
在日常工作中,你是否也曾遇到過類似的難題,并因此而感到不堪重負呢?
從心理學(xué)的角度來說,所謂壓力,是指當時間和責任超出個人所能應(yīng)對的能力范圍時,我們所產(chǎn)生的焦慮狀態(tài)。與此同時,我們的身體也會很快作出反應(yīng),誠實地告訴我們它所感到的壓力狀態(tài),表現(xiàn)出來就是身體的疲憊和受折磨程度。
面對或突如其來令人猝不及防、或瑣碎細小但卻綿延不絕的工作和生活壓力,我們常常會覺得壓力很“苦”:記憶力減退,總感覺時間不夠用,感到沮喪、焦慮、睡眠質(zhì)量下降、失眠、情緒低落、意志消沉……
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壓力?要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首先需要解答:哪些事情會給我們帶來壓力?
根據(jù)壓力對我們產(chǎn)生的不同影響,心理學(xué)家將壓力分為正性壓力、中性壓力和負性壓力。
所謂正性壓力,是指使人感到愉悅、能夠激發(fā)我們活力的積極壓力。比如,在單位中得到上司獎勵、丈夫聽到妻子懷孕的消息、逛街時淘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這些正性壓力往往不會被視作威脅,而且會給我們帶來一系列的生理和心理喚起:心跳加速、精神興奮、手舞足蹈……
所謂中性壓力,是指一些不會引發(fā)我們的后續(xù)效應(yīng)的感官刺激,無所謂好壞。比如,看到一則關(guān)于遙遠的智利發(fā)生火災(zāi)的新聞,或是聽說某明星的婚姻出現(xiàn)危機……
正如其名,所謂的負性壓力,即我們?nèi)粘Kf的壓力,是指不好的壓力。比如,開車在路上險些發(fā)生交通事故、工作中頻繁的加班、夜晚隔壁鄰居家吵鬧的音樂聲等。
心理學(xué)研究發(fā)現(xiàn),無論我們是得到獎勵還是被領(lǐng)導(dǎo)批評、是買到物美價廉的商品還是購物被騙損失錢財,這些正性和負性壓力都會令我們的身體“激動萬分”“雀躍不已”。因此,即使是看似無害的正性壓力,當它積累到一定程度時,也會超出我們身體的負荷,轉(zhuǎn)化為負性壓力。
當然,壓力并非總是有害的。只要處理得當,適當程度的壓力也可以如“鴨梨”一般甘甜——不僅能通過生理喚起保證多個器官處于最佳的功能狀態(tài),促進我們的身心健康,還能激發(fā)我們的潛能,提高工作效率,減少錯誤發(fā)生。事實上,心理學(xué)中著名的耶基斯-多德森法則(Yerkes-Dodson principle)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心理學(xué)家耶基斯和多德森通過大量研究發(fā)現(xiàn),壓力水平與工作績效和身心健康水平間呈“倒U”形相關(guān)。即當壓力水平適中時,人的工作績效和健康狀況是最佳的:此時,與壓力有關(guān)的荷爾蒙可以幫助我們提高身體的效能和信息處理能力。而當壓力低于或高于這個適中水平時,人體各方面的機能就會開始下降,工作績效降低,患病幾率也會增加。
當然,對于每個人而言,壓力過大對身心造成的影響無疑要更嚴重。這時,出于自我保護的本能,我們會采取各種減壓方法,但有時,一些方法會對我們的身心產(chǎn)生不利影響:
山洪暴發(fā)法:當突然遇到較大壓力時,情緒會如山洪般突然暴發(fā),并導(dǎo)致各種破壞性行為,如:打砸物品、與人爭執(zhí),甚至各種自傷行為。
醉生夢死法:面對壓力,采用瘋狂購物、酗酒、無節(jié)制地打牌或玩游戲、狂歡等行為來逃避壓力。這種“麻痹作用”通常只能在短時間內(nèi)奏效,過后壓力感反而更大,心靈仍然空虛,人生更加無趣。
全盤改變法:由于習(xí)慣將壓力歸因于外部原因,比如工作、環(huán)境或戀人,并因此寄希望于通過諸如辭職,換個工作或與戀人分手等“大動作”來達到消除壓力的目的。
事實上,無論是正性壓力還是負性壓力,它們的存在都是有意義的,并且適合每個人的最佳水平也是不同的。因此,解決“壓力山大”的辦法并非是一味地減壓,而是需要科學(xué)地對壓力進行管理,找到適合自己的最佳壓力水平,并在當壓力超出負荷時,使用合適的應(yīng)對和放松技巧使自己遠離壓力過大的危險區(qū)。
如何才會管理好我們的壓力,完成這堂職場必修課呢?也許,你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1.卸下壓力,給心靈放個假
倒?jié)M一杯水,你能舉多長時間?
拿一分鐘,誰都可以;拿一個小時,你可能會覺得手酸;拿一天,可能就得進醫(yī)院了。
這杯水的質(zhì)量沒有變,但你拿得越久,就會覺得越重。
我們所承載的壓力也一樣,如果一直背著它卻從不處理,時間長了,就會覺得壓力越來越沉重,我們也越來越痛苦。
這時,我們所要做的就是:放下這杯水來休息一下,這樣才能拿得更久。
在生活中也是一樣,時不時地把壓力卸下來,享受片刻的輕松與愜意,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該做,并會做的事。
(1)眺望窗外,深呼吸
走到窗前望窗外,深呼吸,并將注意力集中到深呼吸上,體會空氣在肺里的進出。這聽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卻有著非同一般的效果:立即讓你的心情平靜下來。
(2)列出你喜愛的3件事情
列出生活中你喜愛的3件簡單的事情,比如:這個屋子里我最喜歡的3個地方,或這個星期我最喜歡的3件事,或是周末逛街時看到的3種喜歡的裝扮。
不要小看這個方法,它在你因堵車或排隊而感到無聊的時候顯得尤為有用,能立即把你的無聊感一掃而光,取而代之的是幸福和平靜。
(3)記錄下你的心情
寫心情日記無疑是一個很好的宣泄渠道。當你有了心事,又不便對他人提起,或者有委屈和怨恨時,都可以記錄下來。在寫的過程中,你會感到情緒漸漸穩(wěn)定下來。與此同時,通過記日記還可以幫我們對自己的心理變化和成長進行梳理,逐漸增強我們的承壓能力。
(4)洗個熱水澡
下班回家洗個熱水澡,無疑是一種放松身心的好方法。站在熱水中,持續(xù)10分鐘左右,體驗水流過時帶來的放松感,并讓這種放松感慢慢地流淌到手臂、肩膀直至全身,這時做一下自我按摩,暫時排除外界的一切干擾,靜靜地享受這份屬于自己的心靈休憩空間,洗去一天的疲憊,給心靈一個短暫的假期。
2.時間,請帶著我的工作共舞
什么樣的人最需要做時間管理呢?臺灣知名女作家吳淡如給出了答案:
① 感覺時間有限,而工作無限的人。
② 努力工作,卻收不到成果的人。
③ 努力工作,卻不是很快樂的人。
④ 想要趁早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人。
⑤ 常連吃飯都沒有時間,但不想過勞死的人。
如果,你正屬于上述五種情況中的一種或幾種,那就真的需要馬上行動起來,認真地做一下時間管理了。
(1)巧用工作計劃
不知不覺已經(jīng)又過去半天了,但工作卻還沒什么進展。怎么辦?
不要著急,之所以會出現(xiàn)這種問題,也許是因為你的時間安排缺乏計劃性。
通過“手段目標分析法”,在經(jīng)過找終點、設(shè)節(jié)點、逐個擊破三個步驟后,不僅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規(guī)劃時間,還可能使你的任務(wù)目標更加明晰,工作過程更有節(jié)奏感。
步驟一 找終點。為工作任務(wù)建立清楚的、可達到的目標,如果目標不止一個,需先確立每個目標優(yōu)先順序。
步驟二 設(shè)節(jié)點。將每個大目標拆分成若干個小目標,并確保每個小目標可在一天內(nèi)完成。
步驟三 逐個擊破。逐個完成每個小目標,并在任務(wù)完成后對每個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估。
(2)跟拖延說再見
盡管不是有意為之,但由于受到其他人或事的影響,你的工作經(jīng)常被打斷,于是,各種工作開始積壓起來。
“我并不想拖延,但事情真的太多了,根本沒時間做!”很多人會這樣為自己分辯。但該怎么才能跟拖延說再見呢?
其實,通過上面的“手段目標分析法”,就可以幫你充分地利用你的很多小塊時間,幫你告別拖延。方法很簡單:確定每天工作需要完成的小目標,然后將完成任務(wù)的過程劃分成各個小步驟,并確保每步可以在15~30分鐘內(nèi)完成。這樣,你就會發(fā)現(xiàn),很多看似短暫“干不了什么事”的零碎時間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起來。
(3)聚精會神中,請勿打擾
如果你在工作時間總是會受到各種打擾,你不妨給自己設(shè)立一些“集中精力工作的時間”。比如,選定一個每天你工作效率最高、狀態(tài)最好的時刻,在這段時間,你要排除所有的外在干擾:不收發(fā)郵件,也不接打電話,只是將所有的精力放在工作上。
一般來說,“集中精力工作時間”不宜過長,以30~60分鐘為宜。之后,要進行適當?shù)姆潘珊托菹ⅰ?/p>
3. 體驗冥想,享受最愜意的當下
每一天,我們的大腦像一個超大的無線電接收器,不斷地接收來自四面八方的電波,前一秒的信息還沒有處理完,下一秒已接收了新的信息。如果你正為此困擾,那么冥想可以讓你的大腦靜下來,休息一下。
你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冥想:可以在洗臉時留心水滑過臉頰的溫度,也可以在上班路上感受走路時身體重心的轉(zhuǎn)變,還可以在煩悶的下午、享受一個美味的蘋果。如果此刻你的手中恰好有個蘋果(當然,也可以是任意一種食物),建議你采取這樣的步驟來進行冥想:
(1)坐:以舒服的姿勢坐在椅子上,保持后背挺直。
(2)摸:拿起一個蘋果放在手中,細細感受蘋果的質(zhì)量,然后通過撫摸感受蘋果表面的紋理和曲線。
(3)看:接下來觀察它。它是什么顏色?它和別的蘋果有什么區(qū)別?認真地審視這個蘋果,試著將它熟悉到把它放在任意一箱蘋果中,你都能再找到它——它就是你的那個蘋果。
(4)聞:然后,閉上眼睛,聞它的味道。它散發(fā)著怎樣的清香?
(5)品:咬一口這個蘋果,品嘗它的味道。咀嚼時,感受果肉的紋理和你的舌頭、下巴的運動;吞咽時,感受你的呼吸。然后,接下來的每一口蘋果都這樣仔細地品味和感受。
(責任編輯: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