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波
一、問題的提出
人教版英語的模塊9、模塊10、模塊11為選修課程,粵西地區各高中開設情況各有不同。部分學校主張開設這些課程,可是開設的范圍不一,有開課到模塊9的,有開課到模塊10的,極少有開課到模塊11的。某些年比較重視,開了模塊9-11,某些年時間緊,就不開課,無一定論。這種混亂現象引起了筆者的注意。到底有沒有必要開設人教版高中英語教材選修模塊9-11的課程?這些選修模塊在新課標中又有何作用?
二、對選修教材相關內容的理解
必修課程是為高中畢業生達到的共同英語語言能力基礎而設置的課程,共有5個模塊,模塊1-5。學生完成必修課程后,即達到高中畢業要求。選修課程由順序選修課程和任意選修課程構成。順序選修課程在完成必修課程之后供學生選修,可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學生完成模塊6-8的學習,可以達到八級目標要求,完成模塊9-11的學習可以達到九級要求。課程標準中要求所有學校應保證開設模塊6-8的課程,使學生有機會選擇達到八級的課程。同時,新課標指出“各個學校還要積極創造條件盡快開設模塊9—11的課程”,保證有興趣和有能力進一步學習9級課程的學生有機會選課。
三、選修教材模塊9-11開設的意義
1. 話題貼合生活實際,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能力。開設模塊9-11選修課給了學生一個機會接觸跟學習和生活都有聯系的閱讀材料。學校和老師應該給予他們充足的時間和空間,以及必要的時候給予指導。老師也可以通過讀后的討論會、辯論賽等一些靈活的形式,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提高學習興趣。選修教材模塊11還多了一個部分,就是項目(making a project),目的在于提高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
2. 擴大視野,增加英語學習的背景知識。學校開設了模塊9-11的選修課程后,必然按九級目標中的要求建立聽力的材料庫。學生接觸到的就不僅僅是課本中的英式音或美式音,他們還能接觸到澳大利亞音,或加拿大音,亦或非洲口音的英語。這對擴大視野很有好處。
以選修教材模塊11的閱讀部分編寫的意圖為例,這一部分比模塊1-8的閱讀語篇的篇幅增加了,其中不乏模塊1-8中未出現過的詞匯。能夠積累更多的詞匯,學生就能加快閱讀速度,他們獲得的信息量就能增多。筆者連續任教2012屆和2013屆的高三,明顯發現,同一個班、同一層次的學生,選修過模塊9-11課程的學生閱讀速度和理解文章的準確率比沒有選修的學生高。這在他們平時的寫作當中也有體現。
3. 為大學學習或就職做好充分的準備。這三本選修教材經過了嚴格的審定和校對,并對學生的自學或作為選修課的材料提供了學法的指導、學習程度測試,讓學生隨時可以檢測自己自學的水平。這對學生自學習慣的養成是很好的引導。在“語言運用”部分,設計了一系列的任務型活動。一方面,擴充了有關話題的跨文化交際的信息,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另一方面為他們提供了發展綜合運用語言能力包括演講能力的空間。筆者曾經對選修過模塊9-11并進入大學學習的20個學生做過跟蹤調查,發現他們在大學第一年就通過英語四級考試的比例極高,幾乎是100%,在大三時的六級通過率也達到了90%。雖然影響這兩場大型考試的因素還有許多,但是,筆者與他們交談發現,模塊9-模塊11中的很多知識和話題在大學英語學習中也會出現,對這些知識的熟悉感,讓他們對自己在大學的英語學習產生了極大的信心和動力。
四、開設模塊9-11選修課程需要注意的事項
1. 從校領導到任課教師,都應該正確理解新課程標準的內容和課程設置的要求。只有在思想上達到了一致,在開設選修課的時候才能夠對學生做好宣傳。教師對選修課開設的形式也能夠做到心中有數,提高課程開設的有效性,做到事半功倍。
2. 不能搞“一刀切”的形式,全部不學或全員參與。應該按照新課標建議的那樣,讓對英語學習有興趣和學有余力的學生自主報名參加。
3. 既然是選修課程,就要求教師調整教學程序,靈活安排課程環節。應該從高中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給予充分的時間和空間,更大程度的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通過合作和探究方式學習,發揮團隊效應,更充分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
責任編輯 魏文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