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初中語文中,文言文的教學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文言文教學與其他的教學模塊相比而言,難度較高,很多學生都有畏難情緒。就現(xiàn)階段來看,我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過程中也存在著教學形式陳舊的不足,課堂教學效果一直難以得到改善。本文主要分析現(xiàn)階段下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現(xiàn)狀并提出相應的改革方式。
關鍵詞:初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研究
在初中語文中,文言文的教學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文言文教學與其他的教學模塊相比而言,難度較高,很多學生都有畏難情緒。此外,很多教師受到應試觀念的嚴重影響,片面追求文言文教學的應試功能,忽視了文言文對學生整體素質(zhì)的提升,導致文言文的教學為與教學改革的步調(diào)相統(tǒng)一,教師作為教學中的引導者,必須要意識到這一嚴峻的問題,采取科學的方式提升文言文的課堂教學效果。
一、初中語文文言文的教學現(xiàn)狀
由于文言文與白話文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很多學生認為文言文的學習枯燥無味,整體的學習效率也不高。就現(xiàn)階段來看,我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著以下的問題:首先,教學形式陳舊。在現(xiàn)階段的文言文教學中,大多使用的是填鴨式的教學模式,教師帶領學生閱讀,再逐字的進行翻譯和注音,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只能夠被動的進行接受;其次,學生也沒有意識到文言文的重要性,大多數(shù)的學生都認為文言文復雜難懂,實用性也不強,因此,也不會好好的進行學習,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未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的指導,導致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一直不高;最后,教師在進行文言文教學時,不注重情感的傳授,往往只要求學生會背課文、理解字詞即可,沒有深入的對學生分析文言文中蘊含的深刻情感,難以引起學生在思想與情感中的共鳴。
二、提升文言文教學效果的策略
2.1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升文言文的教學效果,就要采取科學的方式激發(fā)出學生的學習興趣。
2.1.1 營造出朗讀的氣氛
文言文與白話文相比而言,更加的講究韻律,多讀、熟讀也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基礎,為此,教師需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語言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多開口朗讀,這樣就能夠很好的優(yōu)化文言文的教學效果。為此,在教學前,教師可以先利用錄音資料或者進行范讀,充分的表現(xiàn)出文言文蘊含的獨特韻味,營造出一種語境,讓學生積極的進行學習。在教學的過程中,也可以使用多種誦讀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1.2 利用故事來提升文言文教學的趣味性
文言文的內(nèi)容生澀難懂,教學的方式也較為單一,這就很容易導致整個課堂的氣氛沉悶,教學效果難以提升。為此,教師在教學前,可以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渠道來搜集資料,了解文章的寫作背景,鼓勵學生走進文本。初中生的年紀較小,他們很喜歡聽故事,在絲絲入扣的故事面前,教師無需再采取其他的方式就可以很好的調(diào)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甚至愿意主動的去探尋文章的精髓。為此,教師在講課時可以多介紹一些與課文及作者有關的科學知識、歷史事件和人物故事,來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加深學生對于課文的理解。
2.1.3 利用多媒體來拉近文言文與學生的距離
將多媒體應用在文言文教學中能夠再現(xiàn)古詩文的情景,也可以很好的提升出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也能夠打破時空界限,讓文言文的教學課堂變得更加直觀、形象。
如在《唐雎不辱使命》這一課的教學中,可以在課堂上播放關于《晏子使楚》的視頻,這兩個故事聯(lián)系起來,這兩個相似的故事有著相似的主題和相似的背景,將其結合起來能夠在短時間內(nèi)拉近學生與課文間的距離,激發(fā)出學生的求知欲望。當然,多媒體的使用要把握好度,過多的使用反而會給教學帶來一些反作用,因此,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必須要把握好使用的“度”。
2.2 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
2.2.1 重視預習
加強預習可以很好的提升教學效果,新課程標準要求,初中階段的學生應該能夠借助工具書、注釋和相關資料理解簡單的文言文內(nèi)容,這實質(zhì)上是過程與方法的體現(xiàn),為此,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各異差異提出預習的要求。
在預習過程中,學生需要借助工具書找出生僻字,將其中的重要詞語標示出來,找出重復的古今異義詞、通假字等,還要結合注釋對文章做一個基本的理解。在情況允許的條件下,可以查閱一些與文章寫作有關的背景資料。通過這種預習就能夠幫助學生找出學習中的難點,在教學中就能夠根據(jù)這些難點開展針對性的教學。
2.2.2 重視積累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可見,對于語文學習而言,積累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學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詞匯,了解其中通假、詞類活用的現(xiàn)象,才能夠讀懂文章,領會到詩詞的寫作方法和語言運用特點,才能夠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2.2.3 重視感悟
目前初中教材中收錄的文言文,大多都是名篇佳作,這些課文具有一定的特征,有的文筆精煉、講究章法;有的故事性強、情節(jié)跌宕起伏;學習這些文章,無論是在寫作借鑒還是在思想情感上,有能夠讓學生受益終身。除了要加強預習、重視積累以外,教師還應該指導學生進行感悟,提升語文素養(yǎng)。
三、開展有效的練習
積累是為了應用,在課堂教學完成后,教師就需要針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制定好科學的練習方式,這樣能夠很好的鞏固課堂教學效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避免陷入題海戰(zhàn)術的困境,題海戰(zhàn)術實質(zhì)是一種低級的重復狀態(tài),浪費精力,浪費時間,學生往往也容易產(chǎn)生逆反情緒。為此,教師應該與現(xiàn)行的課程標準相結合,在此基礎上多開展一些針對性的練習,同時,也可以選擇一些與課文類似的課外文言文,對學生進行重點練習,這樣就能夠培養(yǎng)出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周成榮.激發(fā)學生興趣,展現(xiàn)文言魅力——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思路淺探[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10).
[2]藍秋燕.初中文言文課堂有效性的教學策略探究[J]. 柳州師專學報,2011(04).
[3]吳小勤.“三導三讀式”職教語文文言文教學模式淺探[J]. 資治文摘(管理版) ,2010(06).
[4]周葉輝,陳吉.初中文言文快樂課堂教學實踐與探究[J]. 劍南文學(經(jīng)典教苑),2011(04).
作者簡介:陳巧云(1976-05-02-)女,湖南省衡陽市人,工作單位:湖南省衡陽市祁東縣步云橋鎮(zhèn)鎮(zhèn)中心中學,大專,職稱:中教一級,研究方向:語文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