鄒濤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率、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與效果。因此,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成了教學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在多年的中學數學教學中注重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關鍵詞: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方法
數學是一門開闊和提高人的智力的重要學科,學生對數學不能產生興趣,就難以進入數學之門。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運用興趣在學生和數學知識之間架起橋梁,讓學生通過橋梁進入數學大門,才能研究、探索數學知識,在實踐中應用數學知識。
一、明確數學教學目的,努力改進教學方法
數學教學目的,就是規定了數學教學應當完成的知識傳授、能力培養、思想、個性品質等方面的教育任務,是根據我國教育的性質、任務和課程目標,并結合數學科學的特點和中學生的年齡特征而制定的。特別是現行初中數學的教學目的,就明確提出了要“運用所學知識解決題”,“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要讓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形成用數學的意識”。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必須對數學的教學目的有明確認識,并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展開教學。因為它是考核學生成績和檢查、評估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重要標準。因此,我們必須全面、深刻地掌握數學教學目的,并在教學過程中,經常以此來檢查和評價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從而不斷改進數學教學方法。
二、注重創設數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主動性的體現,也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動力源泉。古往今來,很多教育家都非常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引導和利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說明“好學”對教育的重要性。作為教師要做到以“趣”引路,以“情”導航。所以在教新知識的之前,創設情境,能有效地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在數學教學中,不能照本宣科,對學生灌輸數學知識,而應積極創設教學情境,啟發學生的思維。如學生都喜歡聽故事,猜謎語,作遐想。教師應當適時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起他們學習的動機,使他們興趣盎然地投入學習中,變“要我學”為“ 我要學” 。在平時的教學中,努力挖掘教材,恰當穿插有關的數學趣題、典故以及數學謎語,巧設懸念。如講 “填幻方”,以及希臘數學家丟番圖的“墓志銘”代數的故事,黃金分割,高斯的故事等等。如在講授相似三角形應用時,一開始就應設下懸念(你能否不過河測出河寬?不上樹測出樹高?)。這種懸念促使學生對所學的知識比較感興趣,學生通過這種方式學會了運用知識解決問題,并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產生了進一步學習的愿望。作為教師就應該認真研究學生的這種心理傾向,并通過這種途徑培養學生的求知欲望,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傾向,要充分相信每一位學生的潛能,鼓舞每一位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三、 不斷改革教學模式,培養學生數學能力
長期以來,許多學校的課堂教學存在一個嚴重問題,即只注重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教”與“學”,而忽視了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和學習,從而導致學生自主學習空間萎縮。長此以往,學生在學習上依賴性增強,缺乏獨立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導致厭學情緒,致使學習效率普遍降低。教學中,在教師的主導下,堅持學生是探究的主體,引導學生對知識的發生、形成、發展全過程進行探究活動。讓學生學會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逐步培養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激起他們強烈的求知欲和創造欲。讓學生從思想上產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轉變,真正實現主動參與,不斷培養學生“聽、說、讀、寫、想”的數學能力。
在數學教學活動中,“聽”就是學生首先要聽課,教師可以向學生傳授一些聽課技能。例如:在聽課過程中怎樣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與教師同步;怎樣才能更好地領會教師的講解;怎樣學會歸納要點、重點;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辦等。“說”就是學生對所學的數學知識能夠用自己的語言進行描述,對數學中的概念能夠做出解釋,與同學之間進行討論,向老師提出問題,使得自己的見解和提出的問題易于被別人理解。“讀”就是學生的閱讀能力,從某種層面上講,也是為今后“說”的技能打基礎。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和課外資料,既豐富了知識面,又養成了自學的習慣,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過程中的獨立性。“寫”就是學生將學到的知識具體運用到學習活動中去。 “寫”能力的高低,直接影響他們對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和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并決定著他們數學思維能力的發展。“想”就是要發揮學生思維的“自由想象”。讓學生充分發揮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體驗,這樣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讓學生在想象中對所學知識得到了進一步的鞏固。
四、融洽師生關系,加深學生的數學熱情
俗話說:“親其師而信其道。”師生情感不僅是師生交往的基礎,而且是使學生對教學產生興趣的關鍵。教師是學生情感的主導者,熱愛學生是進行數學教學的前提,只有當老師的情感傾注于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時,學生才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這是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的一條有效途徑。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因材施教,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確定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與教學要求,使各層次的學生都能學習到實質性的東西,使各層次的學生都“有事做”從而提高全體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練習,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所收獲,從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
總之,在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關鍵是我們教師如何采取策略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這樣,學生會越學越有興趣。
參考文獻:
[1] 蘇永軍.培養中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途徑[J].學周刊.2011.3.
[2] 陳智勇.淺談如何提高初中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J].現代教育科研論壇.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