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必蘭 李茂文
在教學中,為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可以特意對一些問題進行設計,以定向培養和訓練學生創造性思維中的某一方面的能力。
一、通過引導學生轉變看問題的角度,培養創造性思維的靈活性
中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往往會犯單向性思維的錯誤,這種情況下,教師引導他們轉換思考問題的角度是至關重要的,往往有“驀然回首”之功效。如:有學生問:“老師,你曾說過南海諸島中,島嶼都很小,而且盡是珊瑚礁”,“這樣的島還值得保衛嗎”?問題提得很幼稚,但很實際。因此教師僅從島嶼本身去解釋是很難有說服力的。但如果轉換一個角度來思考,學生就很容易接受了。根據“海洋法公約”島嶼擁有與大陸一樣的權利??梢試@島嶼劃定其領海、毗連區、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等等各類管轄海域。據海洋學家測算,一個面積為2平方千米的小島,從圍繞該島的領海基線起劃定寬度為12海里的領海,則該小島即可擁有面積為400平方千米的領海海域,此外還有12海里的毗連區及從領?;€起算寬度為200海里的專屬經濟區和大陸架,可想而知,為什么不能放棄哪怕是再小的看似毫無價值的孤島了。象這樣把審視問題的角度進行變換而使問題變得明了,極易鍛煉學生創造性思維的靈活性。
二、通過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同一問題,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廣闊性
同樣是上面的小島問題,教師在引導學生思考時,可以從多個角度切入,充分讓學生理解其保衛的價值,小島作為國土的一部分,不僅具有主權意識(國防意義),而且具有廣闊的資源價值(海域內的石油、天然氣、礦產品、魚類及其他生物),更具有開采捕撈形成的經濟價值。例如在“南海諸島”的教學中,南海諸島,絕大部分是水下暗礁、暗河和暗灘,島嶼不多,其共同點是海拔低(最高的石島海拔不超過15米),面積?。ㄗ畲笥琅d島僅1.85平方千米),南海諸島分布范圍展布在南北縱長1800千米,東西橫寬800多千米的南海廣闊海域,約160萬平方千米,占我國管轄“藍色國土的一半還多,其主權方面政治意義可想可知。同時從自然資源方面思考,島上長夏無冬,林木繁茂,海島眾多,鳥糞積藏量十分豐富,為農業發展提供理想的天然有機肥,具有相當的經濟開發價值。再者,之所以聚集眾多海鳥,緣于就近海域具有豐富的漁業資源,所以這里也是中國第二大漁區和重點開發漁區。第四,據科學勘測表明,南海盆地如同其他海底盆地一樣,均已發現有大型儲油、氣的地質構造。因而保衛南海每一個看似不起眼的珊瑚小島,其意義遠不在于小島本身,而在于它是捍衛國家的領土主權,保衛豐富的海洋漁業資源和豐富的石油及礦產資源。因此通過引導學生多角度思考同一問題,可以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廣闊性。
三、通過引導學生轉換問題形式,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深刻性
教學中最忌學生對問題淺嘗則止,似懂非懂,一旦碰到實際解題,就變得束手無策。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就同一問題,從不同的形式引導學生加以思考判斷,以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如在“森林資源”一節的教學中,通常學生往往只傾向于對森林作為自然資源的認識,而忽視作為環境資源的認識,不僅要讓學生明白森林作為一種自然資源在工農業生產、人民生活、國家建設中的作用,更要讓學生懂得森林作為大自然的總調度室在環境保護中作為一種重要的環境資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通過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獨特性
許多發明創造,最初往往源于想象,以往在人們看來似乎異想天開,而今經過研究都一一成為現實,對于學生在課堂中的一些突發奇想,作為教師首先應從保護的角度表示理解,充分呵護這種具有創造性的思維,以培養學生思維的獨特性。盡管在今天用臺風發電還是一種奇想,但有誰能肯定,明天不會成為事實呢?為收集雷電而獻身的富蘭克林,用自身體溫去孵化雞蛋的愛迪生,當時不也是被人們視為瘋子嗎?例如學生在學習季風氣候中的“臺風”這一知識點和第七章風能發電之后,學生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既然風能發電,那么我們為什么不能用臺風發電呢?臺風來時,往往是狂風暴雨、停電、交通中斷、通訊受阻,給人類帶來不可預料的災難、損失。如果把臺風用來發電,便可化害為利,保持通訊暢通……”在我看來,這就是可貴的創造性思維。如果這時候對學生這種“無稽之談”進行批評甚至取笑,那么,勢必會扼殺學生積極思考、活躍思維的積極性,因而必須采取肯定的方式給予鼓勵。這樣不僅大大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而且我們可以利用學生的想象,培養其創造性思維的獨特性。如,學生中有人喜歡集郵,一張精心設計的精美的郵票,可產生種種相關的聯想:如從“引灤入津”的郵票引導學生聯想我國水資源的現狀與分布和利用,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要提出南水北調?從“礦石”郵票引導學生聯想我國礦產資源的種類、儲量、分布。只要因勢利導,利用郵票中諸多與地理知識相關的題材,引導學生就相關的地理知識進行聯想,自覺地思考。事實上就我國發行的郵票而言,如果不是受發行時間和學生個人藏品的局限,初中許多部分的地理知識都可以從郵品的不同角度反映出來。利用這種想象,通過人腦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引起與之相聯系的另一個或一系列新的事物的表象觀念的出現。只要引導得當,讓學生通過想象和聯想等心理活動,體會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系,形成較為全面系統化的地理知識,而且這種知識或能力的形成,受原有基礎的局限很少,很大程度取決于學生對郵品的熟悉程度。心理學家丹尼爾·戈爾曼在《情商》一書中曾指出“過去一般人認為高智商就等于高成就,研究表明:人生的成就至多只有20%歸于智商,而80%則受情商的影響?!鼻樯淌侨松鷤€體最重要的生存能力,影響著學生學習的各個層面。通過對郵票畫面的地理知識題材的想象、聯想,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由此掌握相關地理知識的系統性,正是一種情商的牽引,其間的努力正是要實現從20%到80%之間的轉化。
五、結論
思維是人類智力的核心,青少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和知識面的拓寬,思維也逐步地從具體的感性思維向抽象的理性思維過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引導是強有力的影響因素,無論是從思維的模式、方法或就其深刻性、廣闊性、靈活性和創造性都有一定的影響,這里借用某位名人的話說:“庸師向人奉送真理,名師則使人發現真理”?!八汪~”固然鮮美可口,但終究是暫時的,而“贈網”才是永久的,它促使你學會怎樣捕魚,并將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