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秀芹 李茂文
低年級學生的說話、寫話訓練是作文起步訓練的主要途徑。有效地指導學生說話和寫話,不但能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還能發展學生的智力。我在低年級說話、寫話教學中,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樂說,會說,樂寫,會寫。要如何才能達到這種境地呢?我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的:
一、聽故事,豐富語言
故事是兒童最喜愛的一種文學形式.故事是打開兒童心靈的鑰匙,故事是兒童認識世界的窗戶.對兒童來說,再沒有比聽故事更加重要的了.我每天課前五分鐘都要安排一名同學上臺講一個故事.聽故事之前,我要求同學們認真聽,聽完后告訴老師故事里講了一件什么事,你從這個故事中受到什么教育?同學們興趣十足.他們通過聽故事,不僅記住了故事內容,還領會了所含的思想感情,而且促進了語言的發展。
二、閱讀豐富語言
早期閱讀能力的培養,對兒童的學習產生很大的影響,因為它能提高兒童的語言能力.閱讀還能促使兒童積累和掌握一定的語言材料,為作文打下堅實的基礎.二年級學生識字比一年級小朋友多了,我在教學中注意引導學生盡量擴大自己的課外讀物面,我想學生推薦一些《低年級看圖注音作文》,《安徒生童話》等課外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多讀,廣讀。并指導學生將課外書中的優美詞句記錄下來,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每天下午課后十分鐘安排1---2名同學把自己最喜歡的文章或童話故事讀給大家聽。(全班同學輪流)。同學們興趣甚濃,沒天都自覺的去閱讀,準備好自己要讀的文章,每日一聽一讀,久而久之,兒童有了語言的積累,有了作文的興趣,有了自覺表達的愿望。隨后,他們會在不斷的訓練中,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三、剪、貼、寫
剪一剪,寫一寫。當兒童吸收和貯藏了足夠的語言信息,還必須通過實踐,從而在實踐中認識事物,收集素材。最后達到分門別類地整理材料,只有這樣按部就班地扎實訓練才能將這些已進入大腦皮層的知識逐漸消化,從而完整地表達
出來。我的作法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喜愛,選擇剪貼的材料,只要色彩鮮明,
思想內容健康的畫面都可以。我要求學生用剪刀剪下圖片,貼在作業本上,讓他們通過“觀察---想象----說----寫”的順序,把圖片的內容寫下來。如:唐舟同學選擇了一幅小鴨在水中游的圖片,她是這樣寫的:這天,我來到湖邊散步,天空萬里無云,太陽光照得湖面金光閃閃,湖面上有兩只鴨子在慢慢的游動,它們全身長著雪白的羽毛,好看極了。你瞧,它們把扁黃的嘴潛入水里一張一合,吃得多香啊。它們形影不離得玩得多開心啊??吹街闱榫?,我心里想: 同學之間也要和睦相處。
我要求學生一周兩剪,剪貼寫話時間一般安排在周末進行,老師對學生的作業及時的檢查,對剪貼寫得好的同學進行表揚,作業本展示在“學習園地”里,對差點的同學進行鼓勵,找出不足,這樣堅持訓練,取得事半功倍的作文訓練效果。
畫一畫,寫一寫
畫畫也是兒童喜愛的項目,自畫自寫不但可以培養學生動手的能力,而且會更好地發揮想象力。對班上一些優秀學生,在培養寫話能力方面增加一定的難度,我經常會布置一些自己畫一幅想象畫,然后把自己畫的內容用文字描述下來,其實是由一個簡單的定向思維有機的向發散思維而邁進,這一點,對開發學生的潛在智力很有必要。如:周小為同學的想象畫是:“春天來了”,根據自己的畫,他是這樣寫的:春天來了,春天來了,地上的小草從松軟的泥土里探出它們嫩綠的小腦袋,柳樹在微風的吹拂下,跳起了搖擺舞,小鳥在枝頭嘰嘰喳喳的叫著,仿佛在唱著春天里的歌。粉紅的桃花開得那么鮮艷,就像小姑娘的笑臉。小溪里的水嘩嘩地流著,小鴨、小魚在水里歡快地游玩,春天多美啊,我愛春天。
“剪一剪,貼一貼,畫一畫,看一看,寫一寫,”手腦并用,它不僅可以對學生進行美育和勞動教育,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思維、想象和創造能力,同時豐富了學生的知識、開發了智力。
四、憑借教材多練筆
課文插圖是文本內容的濃縮,是語言文字形象的直觀反映,能加深學生對課文語言材料的感悟。教學時,我根據低年級小學生的特點,活用語文教材中的插圖,著力對學生進行說話、寫話的訓練,收到較好的效果。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時,我讓學生利用課文中的插圖寫一段描寫池塘美麗的話,于宇同學是這樣寫的:夏天到了,池塘里的荷花開了,粉紅的花瓣上清水滴滴,碧綠的荷葉挨挨擠擠,像一個個大圓盤,亮晶晶的水珠在荷葉上滾動著,仿佛一顆顆珍珠在陽光下閃閃發亮。幾只青蛙身披綠衣,眼睛鼓鼓的,嘴巴寬寬的,肚皮白白的正在荷葉上乘涼呢。池塘里的水清澈見底,小蝌蚪在水里游來游去,是那么的悠閑。夏天的池塘真美。
五、展開想象,培養想象力
看圖寫話的畫面是一個靜止的人或物,而且比較單調,我們要引導學生通過仔細觀察畫面,通過老師適當的提問,進行合理的想象,把單調的人或物寫活,那么怎樣才能掌握一些描寫畫面的技巧呢?
1、首先把畫面圖粗略地看一遍,初步了解這畫面表達的是什么意思。
2、按照一定的順序如從上到下、從近到遠、從左到右、從人物到環境等順序仔細觀察,這樣就能準確把握畫面的人物、事物、環境、時間、地點等,以及它們之間的關系。
3、展開想象,把畫面中的事物動起來,使他們有動作,有語言,有思想,寫出畫面上沒有的氣味、聲音和人物的語言和心理活動等內容,使文章有聲有色。
4.、準確用詞,準確運用修辭手法,使文章生動有趣味性。
作文起步教學,教師通過讓學生聽故事,講故事,大量閱讀課外讀物,采集好的詞句、段落來豐富學生的語言之外,還可充分憑借教材進行練筆也是行之有效的作文入門方法。另外重視教材中安排的“口語交際”它是訓練學生說話、寫話能力的一個好平臺。新課標指出“讓低年級學生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有助于促進學生智力和思維的發展,有助于他們書面表達能力的發展,其效果對以后中、高年級的習作質量產生深遠的影響。”
“剪一剪,貼一貼,畫一畫,看一看,寫一寫”這樣的作文起步訓練的方法,這樣的作文,雖然缺少些文采,層次結構也未必完善,但是,兒童的作文已經順利起步。這既培養了學生的語言表達和書寫能力,又使學生養成勤讀勤寫的好習慣。當學生進入三年級開始練寫作文時,即可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