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玥玲
忙碌的工作之余,你是否想過抽出空來放松身心,將一身的疲憊甩在腦后?于是,旅行便成了很多人緩解壓力的重要途徑,平日工作繁忙的職場人,也終于有機會獲得身心的雙重釋放。雖然一個普通職場人的年假時間有限,不足以暢游祖國的名山大川,但短途旅行絕對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一次,讓我們來到山西的古城平遙。
多年之前在高中的課堂上,老師向我們講述從平遙歸來的見聞,而紅極一時的《喬家大院》,更讓人們對這片古老又神秘、封閉又開放的古城心向往之。
到達平遙的時候還是四月中旬,那天,東北剛剛急促地下了一場雪,春天離我的家鄉仿佛還很遠,而三晉大地上的樹木早已萌發了綠意,一路上桃杏吐蕊。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山河之間,孕育了山西豐茂的物產,誕生了平遙古城這座活在現世的傳奇之城。
平遙古城始建于西周,至今已有2700年的歷史。它是我國目前保存最完好的四座古城之一,1997年12月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除此之外,平遙古城還是晉商的發源地之一。道光年間,清王朝的日暮余暉灑向三晉大地,平遙誕生了我國首家現代銀行的雛形——日升昌票號。平遙的票號一度多達22家,迅速成為全國金融業的中心。
雖然如今的平遙不復從前的輝煌繁華,但古城中卻有很多人一如既往地生活在這座祖先們世代流傳下來的地方,從未離開。對于他們而言,古城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外來的商人將外面的花花世界帶到這里來,想要成為古城的一部分,而事實上,在本地人眼里,他們從未融入古城。那些處處皆可見的琳瑯滿目的玩意兒不是平遙獨有,而利欲熏心的商人也永遠學不到晉商身上的精魂。
群山巍巍,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高樓塌,但在這里,一座座大院硬是保持著一種莊嚴的氣息,讓人們對這里的歷史發自內心地尊重,不忍輕慢。
平遙古城有四大街、八小街、七十二巷。古城內的建筑嚴格遵照封建禮制,城墻和大街小巷組成一個龐大的八卦圖案。西大街古樸之中風骨尚存,在明清街的繁華喧鬧之中,仍不難尋覓到一份屬于自己的寧靜。走在平遙的大街小巷,古韻迎面而來,仿佛在時光中漫步,伸手觸摸厚重的城墻,內心定會升騰起對滄桑歷史的感懷。
或許你住過許多星級酒店,但在平遙古城里,它們有統一的名字——客棧,云錦成、裕豐恒、鴻錦泰……沿著大街走去,無數古韻悠遠的名字融化在舌尖唇邊,一呼一吸之中,滿滿地都帶著那么一股深久的氣息。如果你愿意,可以選擇住在鬧中取靜的客棧,在傍晚時分坐在院落中看日暮斜陽,品嘗一杯淡淡的清茶,或是帶著些許酸甜感覺的沙棘汁;嘗一嘗平遙的牛肉,讓味蕾得到一次從內至外的美妙享受。
入夜的平遙,客棧門前的紅燈漸次亮起。我到平遙的第一天,曾在傍晚時偶遇打更人,他穿著古式的服飾,口中一遍遍地喊著“天干物燥,小心火燭”——他們在這座古城里喊著同樣的一句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而一年又一年,往來的游人過客,也都在這座古城中被震撼,被洗滌。
人生中,總有那么一次旅行,不為山山水水,不為拍下美景,只為尋覓心中的某些答案,就如此刻的我,走入這春風沉醉里,走在這誘人的小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