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廚曾磊
【實話食說】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我總是把布丁和果凍混為同一種食物,甚至以為布丁只是果凍的另一個名字。因為確實有不少果凍是打著布丁的名義出售的,網上的解釋也是五花八門。直到在甜品店吃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布丁,我才意識到布丁與果凍根本就不是一回事,兩者頂多也就是個習性相近的同胞吧。
布丁是英文Pudding的譯音。布丁的由來,最早可以追溯到工業革命之前的大航海時代。由于當時的遠航船只并沒有現如今的強勁動力,因此每一次的航程都會特別漫長,而航船上對食物的補給和供應也不像今天這樣便捷,因此船上的廚師們會想方設法降低食物的浪費程度。
面包是西方人的傳統主食。烘焙師往往會將烤好的大個面包切成片供大家食用,切片的過程中就會不可避免地出現很多的面包屑,由于太過細小而又不便于烹調或者食用,這就給船上的大廚們出了一個難題——怎么把這些面包屑充分地利用起來,變成大家喜歡的食物呢?當時的大廚們想到的絕佳辦法,就是用雞蛋液和面包屑進行混合,再加上一些肉屑等其他食材的邊角材料,在蒸制成型之后給船員們食用——這就是最早的布丁了。
原始的布丁著實有些像小時候媽媽經常蒸給我們吃的雞蛋羹,以咸味為主,并非現在我們吃的這些香甜的口味。經歷了不知多少年的“驚濤駭浪”之后,原本為了讓船員充饑的布丁逐漸從船艙走進了大眾的視線里。隨著制作工藝變得越來越精細,材料也變得越來越細膩,人們也就很少能遇到那種能夠吃出來面包屑的經典布丁,布丁的成形方式和口味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如今,當我們能夠用簡單的食材做出甜品店里那種味道的布丁時,原本糾結于布丁還是果凍的艱難選擇也就煙消云散了。其實,無論這個世界上有多少種關于布丁由來的傳說在流傳,真正能夠被我們最終認可并且留在腦子里面的,還是人類的神奇創造能力。
這一晚,我給剛做好的布丁在冰箱里“安排住處”。在整理被塞得滿滿當當的冰箱時,我很偶然地發現了被藏在角落里面的一小瓶藍莓醬。依稀記得,這還是前段時間自己用朋友給的配方精心熬制后密封保存的。雖然沒有放任何防腐劑,但是擰開蓋子后發現果醬在時隔三四個月后依然完好。我隨即打開布丁瓶蓋倒進去一些藍莓醬,第二天打開冰箱門的時候,發現果醬里的藍色汁液已經順著布丁與瓶壁間的縫隙慢慢滲流下去,彩色的紋路給人一種“天作之合”的感覺。這精美的圖案雖讓人不忍“破壞”,最終還是取出一些慢慢品嘗,在藍莓與布丁相得益彰的美妙滋味中,時間似乎都凝滯了,我的一顆心也慢慢趨于平靜,這一刻,只想在當下享受靜謐的幸福,不再去計較紛紛擾擾的世故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