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憲卓 張敏
關于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概念界定,有的主張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者按照一定的目標,遵循人們思想活動規律、思想政治工作規律采取恰當的方式、方法和手段,對職工進行思想教育,轉化企業各類人員的思想,處理、解決、協調各種思想關系,最大限度地激發職工的政治熱情,調動職工的積極性,推動企業生產經營的發展,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勝利實現。有的認為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在黨和國家的路線方針指引下,圍繞企業的目標,對本組織的成員施加意識形態和心理的影響,以期轉變其思想政治品德,引導其行為的工作。還有的將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看做是以馬克思主義作為自己的指導思想,結合各個時期革命和建設的實際,去宣傳、武裝、動員和組織群眾,提高職工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調動起職工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旳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為實現黨在當前企業的中心任務和長遠的奮斗目標而奮斗。
這幾個概念的切入點都是從思想政治工作的實際出發的,我們在發揮黨組織在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領導作用以保障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結合時代特點將現代企業制度下的生產經營與思想政治工作有效結合的基礎上認為,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是指在完成黨中央對國有企業領導任務的基礎之上,通過思想政治工作的政治引導、經濟參與和塑造企業干部職工完美人格,提高國有企業的綜合實力、保證國有企業經濟職能和社會職能順利實現的一項綜合性教育工作。可見,在現代企業的發展過程中,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具有重要的功能。
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與穩定功能
在企業生產過程之中,由于員工心理和現實狀況的動態性,使得員工在協調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長遠利益與目前利益等關系時可能出現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運用思想政治工作引導員工來處理這些問題。一般而言,在企業中易出現如下三種問題: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的矛盾。總體而言,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是一致的,但不排除二者會出現相互矛盾的狀況。在處理這一矛盾時,可利用思想政治工作來對員工進行有效的引導,使其明白個人利益與整體利益的利害關系,在個人利益與集體利益相沖突時應做到個人利益服從集體利益,在保證集體利益實現的前提下引導員工通過合理的追求以實現其個人利益。長遠利益與目前利益的矛盾。與個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相類似,盡管長遠利益與當前利益一般是能夠實現統一的,但現實的易變性和未來的不確定性也會導致這二者在某些情況下產生矛盾。而在處理這一矛盾時,如若僅僅只考慮某一利益而忽視另一利益,將會導致顧此失彼而對企業無益,這就要求我們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引導下來全面和發展的認識和處理這一矛盾,使員工認識到長遠利益乃是當前利益的源泉,要在保證實現長遠利益的前提下正確對待當前利益。報酬與奉獻的矛盾。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實行的是“各盡所能、按勞分配,多勞多得”的利益分配模式,一般而言獲得報酬和講求奉獻是不矛盾的,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由于國家和集體利益的需要導致報酬與奉獻不能實現統一,這就需要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引導人們在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精神下正確認識獲得報酬和講求奉獻的關系,在國家需要之時貢獻自我的力量。
企業組織的穩定運行建立在員工與企業理想的追求一致和組織內成員有機配合的基礎之上。但在具體現實中,由于企業組成人員在個性、閱歷、抱負、修養、家庭與交際圈等方面的差異,使得在同一個企業組織中難免出現形形色色的矛盾,這些矛盾如若不能及時處理將導致其擴大化而不利于企業的和諧。除非其成員為了共同的目標而貢獻其才能、興趣和資源,否則所有社群都不能維持很久。企業的發展與和諧也需要企業內部的各個成員貢獻自身的才能、興趣和資源,而思想政治工作正是通過合理有效的措施,說服員工將自身的行為服從于企業文化之下,進而化解矛盾、消媽分歧而實現統一,達到企業內部關系的平衡、人際關系的和諧和企業秩序穩定的目的。
思想政治工作的協調與凝聚功能
國有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在面對員工人際關系矛盾、情緒低落等方面具有較強的調節功能。思想政治工作通過民主協商、互相溝通等方式來調控員工的情緒,從而調整員工的人際關系和思想狀態,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而消除心理障礙和化解矛盾,達到心理平衡而實現企業內部的和諧。隨著現代企業制度的建立,在面對復雜的內外部環境時企業內部難免會出現各種矛盾,尤其是在面對經濟關系和利益關系的重新調整時,員工若按照以往的模式或自身的目的和價值觀來參與企業生產時,就極易出現員工個體心理和企業目標的不一致。思想政治工作以其科學的理論、價值觀和道德規范來協調個體心理和企業目標,使之由無序、混亂轉變為有序和統一,使二者趨于一致。
國有企業思想工作的凝聚功能指的是通過思想政治工作使員工具有共同的價值觀和較強的團隊精神,從而能夠增強國有企業的凝聚力。無論是從人的自然屬性還是社會屬性來講,只有凝聚才能夠使人更好的生存和發展。從人的自然屬性來看,“一切人類生存的第一個前提也就是一切歷史的第一個前提,這個前提就是:人們為了能夠‘創造歷史,必須能夠生活。但是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衣、食、住以及其他東西。”人是為其自身的生存和發展來進行生產活動的,但單個人的追求目標卻是分散和異向性的;而從人的屬性上來看,人是一種社會存在物,人必須要在社會中相互作用和依存,“只有在社會中,人的自然的存在對他來說才是他的人的存在。”就企業內部而言,是需要員工將個人目標從屬于企業目標,只有如此才能夠將企業精神和價值觀進行有效的灌輸滲透,從而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和使命感,使之能夠得到企業員工的認可,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粘合劑”的作用而產生向心力和凝聚力,將員工團結起來。
此外,思想政治工作還有著激勵功能。激勵指的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某些方法所具有的激發動機、鼓勵行為、調動積極性的內在機制,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功能之一。正確的激勵行為能夠產生相應的激勵效果,能使人們以高水平的努力來實現組織的目標,“而這種努力以能夠滿足個體的某些需要為條件”。因此在企業中,為實現目標可以通過切實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來產生強大的精神動力,調動員工的創造性和積極性。在具體的操作實踐中,可以通過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相結合的方式來對員工進行激勵。由于“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相關。”思想政治工作則利用理想激勵、目標激勵和信任激勵等形式來調動員工的好勝心、潛在力和成就感,同時通過制度和理念的滲透灌輸,在員工中樹立共同的目標感、責任感和成績觀,從而認同企業文化和企業精神,以積極的姿態參與企業生產,為企業發展提供動力,提高企業的經濟運行效率。